轉眼六千年,滄海變陸地 廣州考古人正在破譯金蘭寺“古墓密碼”

轉眼六千年,滄海變陸地 廣州考古人正在破譯金蘭寺“古墓密碼”

■墓葬整取遷移保護。據介紹,有關專案重達六噸,整體提取回庫房後,將擇機進行公眾考古發掘相關活動。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轉眼六千年,滄海變陸地 廣州考古人正在破譯金蘭寺“古墓密碼”

■金蘭寺遺址發掘現場的一具古人類遺骸。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攝

轉眼六千年,滄海變陸地 廣州考古人正在破譯金蘭寺“古墓密碼”

新石器時代晚期 M8隨葬陶豆

轉眼六千年,滄海變陸地 廣州考古人正在破譯金蘭寺“古墓密碼”

宋代 青瓷碗

轉眼六千年,滄海變陸地 廣州考古人正在破譯金蘭寺“古墓密碼”

清代 陶硯滴

轉眼六千年,滄海變陸地 廣州考古人正在破譯金蘭寺“古墓密碼”

■在金蘭寺遺址發掘現場,出土了大量的貝殼。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攝

■收藏週刊記者 潘瑋倩

六千年前的滄海已經退盡,是日,我們站在這個小小高地上,陽光猛烈。泥土之中,先人們用身軀給我們寫下漫長留言。我們看到了它。

公元2021年,廣州增城金蘭寺,成為公眾關注焦點。這裡新發掘出34具古人類遺骸,把目前廣州行政區內已發現的“人”,從3500年前,推進到4000多年前。見“肢”如面,未失未忘——他們的骨骸,透露出一個前所未有的資訊。

以什麼姿勢“躺倒”,很重要

先人們以不同的“躺倒姿勢”告訴我們,他們的“朋友圈”很廣,而且喜歡“點贊”。

在已經出土的34具古人類骨骸中,大多是仰臥,為典型廣東葬俗風格,而還有兩個“人”,以身體屈起的姿勢往生。一個看似簡單的姿勢的區別,在考古工作者眼裡,卻極其重要。

“從考古觀點來看,‘仰身直肢’葬俗基本是在東南沿海出現,從山東大汶口文化延續下來。而‘屈肢葬’,從目前我們學者的認識來看,基本是從廣西一帶過來。那麼,在金蘭寺這個地方,仰身直肢葬和屈肢葬這兩種葬俗能同時並存,說明當時的人群已有遷徙和互動,而且,應該是一種和平的交往,不會是因為戰爭。這個資訊相當重要,我們覺得還可以做很多的研究。”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易西兵,在烈日下,對新快報記者說這番話的時候,他的眼裡透露出興奮來。

他們已經在這裡工作接近半年,然,從無倦意。去年11月開始,配合廣汕高鐵石灘段專案進行,考古人員按照“慣例”,先行進入遺址區域進行勘探。寒冬過去了,烈日來臨了,時日更替下,他們就這樣蹲在地上,用手鏟、邊鏟、竹籤,用各種看似簡單的工具和實質上非常辛苦的姿勢,把數千年前古人留給我們的“密碼”,逐條破譯。

“為什麼你們不拿張小凳子坐著?”陪同考古人員蹲著工作了幾分鐘,感到累極了的記者忍不住發問。

“不行的,凳子太高,必須蹲著才能好好挖掘。”考古人員友善地解釋完,又開始用一把尖尖的一掌可握的小鏟,一點點剔開黑色土壤。

我們來的時候,他們就是這樣的姿勢。也不知道已經維持了多久。他們一點點剔著黑色土壤,彷彿在一篤一篤地、小心翼翼地敲門。

門開了,皎白珠亮的貝殼出現了。

大量的貝殼讓遺骨得以“不朽”

小小貝殼,揭秘了增城金蘭寺的變遷,而金蘭寺的前世今生,又是珠三角滄海桑田的一個縮影。從6000年前的大海,到現在的陸地,洛陽鏟一剷下去,提取出一部立體的群居“日記”。

廣州增城金蘭寺,是一個“貝丘遺址”。成千上萬堆積的蜆貝,以高密度,鑲嵌在深灰色的土壤之中。那土壤溼潤,和隔壁發掘出人骨的相對乾燥土質,形成鮮明對比。

感謝這些貝殼,它讓我們看到了“人”,看到了珠三角的直觀滄海桑田變遷。

“在嶺南地區,出土人骨是很難的,因為土質大多呈酸性,多少的堅固,都被歲月腐蝕無痕。但是,因為貝殼的大量存在,它們提供了鹼性物質,營造了合適的環境,所以,貝丘遺址中的人骨,才得以再度在四千年後和我們相見”,在現場,考古研究部負責人曹耀文說。

貝殼提供的第二個資訊,就是證明,這裡當時,海水已經退去。“這種淡水蜆殼的出現,表明在4000年前,這個地方已經基本上以淡水為主,說明海水已經退到可能在我們的南邊更遠的地方。而6000年前後,我們估計這個地方是鹹淡水交界。”

增城金蘭寺的變遷,是珠三角滄海桑田的一個縮影。現代珠江三角洲的滄海桑田之變,在我國古籍上曾有詳細記載,並有言簡意深的見解,如“昔者五嶺以南皆大海耳,漸為洲島,漸成鄉井,民亦藩焉。”(馮奉初,1853,《順德縣誌》卷3)這不僅指出了珠江三角洲昔日為大海,而且概述了珠江三角洲形成和開發的基本過程。

“6000年前後,金蘭寺所在地,一個海淡水交界的地方,它可能是島;4000年前後,可能就慢慢淤積成陸地。我們知道,珠江三角洲是從距今6000年開始淤積,自東江、西江、北江而來的泥沙,慢慢淤積成現在的大片陸地。我們現在發掘的遺存主要是4000年前到4500年前後,有埋葬、有隨葬品,所以我們判斷這個時期就是海水已經退了,出現大片陸地,開始有人類生活。”

他們食用貝殼,食用之後,把它們“垃圾分類”集中堆積在“小區旁邊”,年年如此,代代如是。幾百年過去了,貝殼越積越多,越來越密實。他們是最早的“貝丘遺址”的塑造者。

歷代都愛的“風水寶地”

貝殼越積越多,人煙越來越稠密,他們繁衍、生息、歡樂、悲傷,再在同一個太陽下永遠長眠。在金蘭寺這個漸漸形成的小小高地上,他們度過了一生又一生。

直到一條最現代化的高鐵,即將在其上呼嘯而過。後人噠噠前進的步伐如風,再一次把前人的日記逐頁翻開。

逐頁。從新石器時代晚期(4000多年前)到清代,一個個文化堆積層,就在考古人員的眼前呈現。在金蘭寺考古發掘現場,有一個臨時搭建的棚屋,裡面擺放了本次挖掘的部分文物。從最早的“新晚”期陶釜陶豆(就是炊器和盛器),到宋代青瓷,再到清代陶硯滴,從簡樸拙稚到精雕細刻,證明——

數千年來,在珠三角這個“貝丘”上,在順應自然環境的前提下,發揮著人類本體智慧,我粵地先人,生命從無停歇,不斷傳承與超越。

“這次的發掘成果遠超我們預期”,易西兵說,“古人類遺骸,在廣州地區應該是目前發現最多的一次。重點有三,第一,人骨將給我們提供包括體質、病理、交流互動等多方面進化資訊;第二,發掘將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摸清金蘭寺遺址的分佈範圍和它的歷史內涵;第三,可以透過多學科的攻關研究,復原距今4000年前後金蘭寺遺址所在地的歷史地理環境,這對於我們認識珠江三角洲的變遷,以及這一時期人地關係的相處,就是人與自然怎麼樣和諧相處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背景連結

金蘭寺遺址位於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金蘭寺村北部,縣江河西岸,為珠三角平原北緣一處重要的史前貝丘遺址。1958年至1961年間,曾發現距今約6000年的彩陶遺存。金蘭寺遺址是廣州目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史前遺址。

2020年11月起對金蘭寺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面積800平方米。截至4月13日,發現墓葬44座。其中新石器時代晚期42座,已清理33座,出土人骨33具,有兩個為屈肢葬,其餘為仰身直肢葬;戰國墓葬2座,已清理2座,出土人骨1具,仰身直肢葬。出土陶鼎、陶豆、陶釜、石錛、石鏃、青瓷碗等183件/套,以及貝殼、魚骨、豬骨等標本240件。

【來源:新快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