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真篇(上)

三國良將系列之曹真(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被並稱為八虎騎的曹魏八名曹氏、夏侯氏將領,之前已經講完七名。今天開始,就將為您講述這最後,也可能是曹魏政權影響力最大的一名,曹真。

在演義中曹真作為諸葛亮與司馬懿鬥智的犧牲品,被描述成傻瓜一樣,智商與人品都遭到極大的貶低,甚至最後被諸葛亮的一封信給生生氣死。不過這些都是小說情節,歷史上的曹真不僅能征善戰,其品行也非常值得尊敬。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真篇(上)

曹真重大事件之一——本家之謎

曹真(?—231),字子丹,曹操養子。對於曹真的身世,歷來說法不一,不過最流行的觀點為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為幫曹操而死,曹操收養其子,視同己出。然而就連曹真的父親到底姓什麼,其實也有不同記載。

第一種說法,

即曹真本姓秦的說法的根源出自《魏略》。

裴松之注引《魏略》載:真本姓秦,養曹氏。或雲其父伯南夙與太祖善。

根據《魏略》記載,在一次袁術與曹操之間的戰爭中,曹操為躲避袁術追兵,逃入秦邵家中。秦邵為保護曹操,對追兵假稱自己就是曹操,慘遭殺害。曹操為報答秦邵救命之恩,把秦真改姓為曹真,收養為義子。

《魏略》為魏晉時期著名史學家魚豢所著,與《三國志》一樣,是私修史書。雖然魚豢活到了晉朝,但其始終以曹魏忠臣自居,不認同司馬家族,所以通常認為《魏略》的記載比較嚴謹。這也是曹真本姓秦的說法最廣為流傳的原因。

第二種說法,

曹真本就姓曹,是根正苗紅的曹操宗族,出自《三國志》。

《三國志·曹真傳》載: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眾,為州郡所殺。太祖哀真少孤,收養與諸子同,使與文帝共止。

曹真本傳開篇第一句,直接給出“族子”的身份認證。既然是族子,當然姓曹。其父之死因也有所不同,乃為幫助曹操招募士兵的過程中被反對派勢力殺害。

《三國志》作為研究三國曆史的最重要史書,可信度與嚴謹性歷來也廣受認可。

第三種說法,

曹真父親是曹操的親信,出自《魏書》。

裴松之注引《魏書》載:邵以忠篤有才智,為太祖所親信。初平中,太祖興義兵,邵募徒眾,從太祖周旋。時豫州刺史黃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獨遇害。

這段史料也可算第二種說法的補充遞進,即曹真父親在幫助曹操募兵時被殺,而兇手則是豫州刺史黃琬。筆者將這段話單獨立為第三種說法,原因請注意:全篇沒有記載“邵”這個人的姓。到底姓曹還是秦,作者似乎也拿不定主意。

注意這本不是《三國志》寫曹魏的部分,而是魏晉時期王沈、荀顗、阮籍所作單獨的《魏書》。據有關學者考證,裴松之作注時引用最多的資料就是這本《魏書》,比第一種說法中的《魏略》還高,可見至少裴松之還是很認可這本史書的。

前兩種說法針鋒相對,第三種說法含糊其辭,實在不好認定。而且要命的是,第一種與第三種說法是被裴松之並列記注在第二種說法即《三國志》原文之後的,等於裴松之也提出了疑問,而沒能給出答案。

實際上,

還有第四種說法

。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件藏品,為清代道光年間在西安出土的曹真碑。據鑑定,這塊碑確實是三國時期物品,是曹真的部下們為紀念其功勳與恩德而立的記功碑。碑上文字損毀嚴重,只有部分內容斷斷續續殘存。

《曹真碑》碑文有這樣一句殘語:之後,陳氏有齊國,當愍王時伐宋,並其…

這半句話說的是戰國時期齊國伐宋,齊愍王透過三次戰爭滅掉了宋國。那宋國與曹姓又有什麼關係呢?原來,春秋時期宋國與曹國世代聯姻,但最後宋國攻滅了曹國。曹國後裔便以國名為姓,這便是曹姓最主要的發源,所以宋國境內有大量曹國遺民居住。

既然曹真碑中記有齊國伐宋,雖然後半句已不可知,但顯然是在講述曹姓人的動向。這句追本溯源之語,

表明曹真本家就是曹姓。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真篇(上)

好了,四種曹真身世的記載全部為您介紹完畢。您選擇相信哪種呢?

先談個人的觀點吧,

筆者認為曹真本就姓曹。

首先,在三國時期收養義子雖然不是稀罕事,但是否有血緣非常重要。古人的宗族觀念濃厚,正如筆者認為曹操本姓就是曹一樣,在人丁興旺的曹氏宗族,沒必要從夏侯氏抱養孩子。這個問題在夏侯惇篇有簡要分析,在此就不贅述了。但凡需要改姓的,基本是出於無嗣的擔心,如劉備收養劉封,朱治收養朱然。但曹操當時至少有曹昂與曹丕,192年曹植也已經出生,加上曹操除曹真外也收養了秦朗與何晏,而秦朗與何晏壓根就沒改過姓。曹真後來成名,根本原因在於其能力,至於曹操的態度,他其實對每個乾兒子都很照顧。總之,看不出曹真改姓的必要。

其次,曹真繼曹仁、曹休之後為曹魏帝國第三任大司馬,是全國軍政第一號實權大臣,曹丕遺囑中四大輔政大臣之一,與曹休共擔宗族大任。在曹真的年代,諸曹夏侯們還遠未凋零,即便水平不如曹真,找別人頂替也可以勝任,沒必要讓沒有血緣關係的曹真站在本該屬於宗親的位置。就算曹真功勳蓋世,僅憑養子身份其影響力也不足以恩澤給曹爽。曹爽能夠崛起,絕大部分要歸功於有個超級厲害的父親曹真。曹真如果不是曹氏本家,曹爽絕得不到足夠的影響力。

再次,《魏略》中所謂秦邵為曹操擋刀的記載,實在太過細節化與小說化,太過離奇。史料原文的記載曹操為躲避袁術追兵而逃入秦邵家中,對此,筆者實在想不起有哪次袁術能把曹操打得如此狼狽。曹操在與袁術的戰爭中始終佔據優勢,即便被袁術發動匈奴、黑山軍、陶謙的聯合攻擊,也取得了大勝。如果曹操真有落荒而逃的經歷,軍隊必定已被打散,進而遭遇潰敗。這與同期戰況不符。

最後,筆者無責任猜想,會不會因為秦與曹在某些方言中發音相近,而被《魏略》作者誤會呢?已經有一個秦朗,再加個秦真可能性不大,畢竟秦姓在當時不算大姓,這兩人卻沒有親緣記載,同屬兩支不同的秦姓家族可能性更低。

綜上所述

,既然《三國志》與《魏書》都記載曹真父親是在募兵時被殺,可以互相印證;而《三國志》又與曹真碑文可以印證,那麼筆者排除《魏略》中秦邵、秦真一說,認為曹真就是曹操同族,與曹休一樣是曹操的子侄輩。當然曹真與曹休誰跟曹操關係更近,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真篇(上)

曹真重大事件之二——利箭射虎,將才初現

古人大多喜歡打獵,既能娛樂放鬆,又能展示尚武精神,曹操就經常打獵。作為一方霸主,曹操打獵的陣仗自然很大,衛隊數量不能少,而且宗族、部下也都會跟隨。在一次打獵過程中,樹林中突然鑽出一隻大虎,這虎追著曹真不放,情形非常危險。曹真一邊催馬飛奔,一邊張弓搭箭,回身就是一箭,正中要害,老虎應聲而倒。

老虎作為爆發力極強的猛獸,年輕的曹真能夠臨危不懼,一箭將其射倒,展現出非凡的心理素質。

曹操見曹真如此勇武,覺得這孩子是可造之材,便把他召入虎豹騎任職。

在曹操北征烏桓時間前後,曹真首次得到單獨領兵機會,在冀州中山國的靈丘討伐賊寇。靈丘賊在三國志中僅出現過這一次,所以規模應該不大,可以認為是曹操為曹真安排的鍛鍊機會。曹真順利獲勝,被封為靈壽亭侯。

根據曹真本傳記載,被收養的曹真與曹丕一同成長。之前筆者介紹過,同樣被記載與曹丕一同生活的曹休其實比曹丕要大十幾歲,所以這種記載實屬附會。但曹真的記載則真實性更高。根據相關史料證明,曹休與長輩曹仁的年齡差距不超過十歲,至於曹真,雖然沒有相關記載,但曹操北征烏桓時曹丕二十歲,曹真則第一次領兵,年紀應該與曹丕更接近。

此後曹真的記載出現較長時間空檔,以曹操徵烏桓的207年起算至217年漢中之戰爆發,有十年時間未有出戰記錄。筆者認為,這段時間曹真年紀尚輕,在曹魏第一代將領人才濟濟的情況下曹操也不急於派曹真出戰。作為虎豹騎將領,更多的時候承擔著曹操的宿衛任務,所以露面機會不多。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真篇(上)

作為曹魏八虎騎的最後一位,曹真歷史上的重要性很可能是八人中最高的,而對於這位重要人物的介紹才剛剛開始。本篇主要分析了曹真的身世之謎以及剛出道的情況。至於曹真後續參與的幾次重要戰役,我們下期繼續聊。

感興趣的話,敬請點選收藏與關注吧,您的支援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