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冷豔鋸,本來叫龍刀,直到完成一個任務,才改名青龍偃月刀

歷史演義燦星河,老樂斗膽鼓唇舌。看到“關羽的冷豔鋸,本來叫龍刀,直到完成一個任務,才改名青龍偃月刀”這樣一個標題,估計不少三國迷可能會覺得費解。關老爺的大刀,不就是叫青龍偃月刀嗎?哪來的這麼多門道?對於這些問題,老樂將簡單跟各位介紹一下。

關羽的冷豔鋸,本來叫龍刀,直到完成一個任務,才改名青龍偃月刀

首先,關於“冷豔鋸”的說法,這是《三國演義》作者定義的,因為這種長柄大刀的學名,就叫冷豔鋸,而且是從宋代以後才開始大面積應用在戰場上的,換句話說,漢末三國時代,冷兵器戰場上不可能有冷豔鋸這種兵器。因此,我們可以確定一個前提,無論是叫關王刀,大關刀,還是青龍偃月刀,都是小說的一種合理想象,但冷豔鋸這個名字沒錯。

關羽的冷豔鋸,本來叫龍刀,直到完成一個任務,才改名青龍偃月刀

老樂之所以要說清楚這個問題,主要還是確定一個簡單的範圍,那就是我們的討論圈子,是以依託於歷史,但對歷史適度誇張的評書小說為主,否則的話,總有人抬槓,老樂有點受不了。只有確定這個範圍,我們才好往下聊,關羽這把大刀名稱的細緻來歷,畢竟在《三國演義》中,已經明確提到了,冷豔鋸既青龍偃月刀,跟隨關羽從出道,直至走麥城。而這所謂的任務,是另一個版本,評話《三國》中關聯出來的內容。

關羽的冷豔鋸,本來叫龍刀,直到完成一個任務,才改名青龍偃月刀

在評話中,關公的大刀最開始就叫龍刀,這個含義也取自民間傳說,說關羽本是龍王下凡,他的青龍護衛一直跟隨在左右,也就化成了龍刀,所以,這柄大刀本來就是靈物。關雲長用此刀從不傷害普通兵卒和不騎馬的將領,只對在馬前跟他正面交手的敵人動真格的,所以跟偃月二字無關。直到他過五關斬六將之後,得罪了曹操手下的老將蔡陽,引發了古城會的故事,龍刀才得以圓滿。

關羽的冷豔鋸,本來叫龍刀,直到完成一個任務,才改名青龍偃月刀

因為蔡陽在評話中被稱為刀祖宗,關羽在他面前都是後起之秀,也就是說,在關羽成名前,天下用刀最好的就是蔡陽,而蔡陽之所以有這個名頭,就是因為他有一手絕招叫偃月刀。這個所謂的偃月刀,就是抖出刀花,虛實結合,形如偃月,看得人眼花繚亂,即使沒有散光近視的人,看見蔡陽的“偃月刀”,也像眼睛出了問題一樣,但是,蔡陽這絕招被關羽輕鬆破解了。因為蔡陽一方面是人老力衰,刀法不如以前精奇了,所以刀花也沒有過去掄動得那麼圓;另外,蔡陽急於除掉關羽,給自己的外甥秦琪報仇,所以虛招用的不太純屬,實招又發力過猛,這就讓關羽這位久經沙場的“刀魁”一眼看出了破綻。

關羽的冷豔鋸,本來叫龍刀,直到完成一個任務,才改名青龍偃月刀

結果,蔡陽的刀被關羽成功招架,偃月刀就此被破,蔡陽自然就沒有更強力的必殺,最終在古城下,被關羽刀斬。憑藉如此毫不留情的做法,關羽也重拾張飛的信任,兄弟再次團圓,但對於關老爺自身來說,收穫更多——破了偃月刀的青龍刀,從此才開始得到“青龍偃月刀”這個全稱。這就是評話《三國》的內容,看似有些荒誕,而且是明顯的評書體,但老樂之所以喜歡這套書,就是因為評話版本,可以給《三國演義》做一個有效的補充,讓我們看過之後,別有一番滋味。因此,老樂在今後,也將繼續在邊讀邊思考中,挑出我個人覺得比較有趣的內容,跟大家分享,謝謝各位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