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憑一己之力殺死魏延的馬岱,後來去了哪?結局如何?

提起魏延,不得不說他著名的作死三大問,誰敢殺我?誰敢殺我?誰敢殺我?重要的事情喊三遍。

第三遍剛剛喊出口,背後閃出一人,“我敢殺你!”刷的一刀,魏延人頭落地,殺魏延的人正是馬岱。

諸葛亮死後,憑一己之力殺死魏延的馬岱,後來去了哪?結局如何?

魏延與其無冤無仇,馬岱為何要殺魏延呢?

《三國演義》記載,諸葛亮臨死之前,算定魏延必定會謀反,於是給馬岱和楊儀一人一個錦囊妙計,讓楊儀在明,馬岱在暗,待魏延喊出“誰敢殺我?”之時,馬岱趁其不備,背後來這麼一刀。

一切果然不出軍師所料,諸葛亮像幕後總導演似的,燈光就位!攝像就位!演員就位!action,魏延人頭落地。

然而,以上畢竟是演義,不足為信,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真實的歷史是,諸葛亮知道魏延是個刺兒頭,心高氣傲,一般人他看不上,一般人也管不了他,所以在臨終前說了這麼一句:

“如果他死了,讓姜維和楊儀負責退兵,讓魏延負責斷後。假如魏延不願意斷後,就不用管他了,你們自己跑就好了。”

諸葛亮死後,憑一己之力殺死魏延的馬岱,後來去了哪?結局如何?

如此看來,諸葛亮臨終遺言就沒有要殺魏延的意思,他知道魏延和楊儀矛盾很深,加之姜維初來乍到,擔心魏延可能會不服從指揮,單獨採取行動,所以才留下遺言,讓楊儀帶大部隊先撤,以最大限度儲存有生力量。

然而,楊儀卻故意曲解了諸葛亮的遺言,派遣馬岱追殺魏延,並且還殺了他一家老小。《三國志 魏延傳》記載: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

馬岱為何要和楊儀攪和在一起?而且甘願充當楊儀的劊子手呢?

因為諸葛亮死了之後,馬岱沒了靠山,作為一個西北外來戶,他急需尋找一座大山,找來找去,就相中了楊儀。

又或許楊儀對馬岱有過許諾“假如自己以後幹了丞相,定然不會虧待你”之類,所以馬岱這才心甘情願地充當楊儀的馬前卒。

諸葛亮死後,憑一己之力殺死魏延的馬岱,後來去了哪?結局如何?

楊儀殺了魏延之後,與馬岱一唱一和,向劉禪哭訴一番,丞相怎麼安排殺魏延的,魏延怎樣投敵的,我和馬岱怎麼智勇雙全除掉魏延的等等。

楊儀將一切推給了死無對證的諸葛亮。

劉禪本是個智商令人捉急的人,他真的輕信了楊儀的一面之詞,而且還封他為中軍師,然而,這個職位,比楊儀預想的低很多,他想幹的是丞相。

楊儀心懷不滿,不甘屈居於新任丞相蔣琬之下,於是整日牢騷滿腹,後來居然說出了“當初寧願投魏”的反動言論。

結果,有心之人聽到了,就把這話傳到了劉禪的耳朵裡,劉禪一怒之下,就把楊儀貶為庶民,不久鬱鬱而終。

諸葛亮死後,憑一己之力殺死魏延的馬岱,後來去了哪?結局如何?

大靠山死了,馬岱怎麼樣了呢?馬岱因為是楊儀一夥的,也逐漸被排斥出權力中心,不久鬱鬱而終。

馬岱政治上確實低能。馬超臨終之時,曾向劉備託付後事,說了這麼段話“唯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臨終遺言,馬超不提他僅存的兒子馬承,反倒將馬岱託付給劉備,可見在他內心,對這個堂弟是有多麼不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