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胡紛紛踏入中原之際,北方胡人是如何與中原漢人進行觀念交匯

西晉末年,五胡紛紛踏入中原,夷狄之興已然是大勢所趨。北方胡族在部分漢族士人的幫助下建立政權,並仿效漢族儒家觀念,開始為所立政權尋求天命、世俗之合法性,以期列入正統之序。此闋風格香豔穠麗,確能追步“花間”。

當五胡紛紛踏入中原之際,北方胡人是如何與中原漢人進行觀念交匯

北魏王朝正統觀的形成

八王之亂後,晉室衰微,永嘉五年(311),劉曜、石勒同寇洛陽,俘虜晉懷帝;晉愍帝在長安即位; 建興四年(313),長安失守,晉室亡。琅琊王司馬睿南遷建康,續晉室之祚,史稱東晉。內遷的北方民族開始向晉室發難,匈奴劉淵第一個脫離晉室建立政權後,其他北方民族和割據勢力紛紛效仿。

一 道武帝拓跋珪時期

1製造祥瑞,讖緯造勢

上古三代的神話傳說為之後的帝王提供了靈感和模板。神元皇帝力微是對鮮卑拓跋氏做出卓越貢獻的第一人,終北魏一朝,力微的“始祖”地位都未被撼動,關於他的記載,很明顯受到了三代傳說的影響。

道武帝拓跋珪“弱而能言,目有光曜,廣顙大耳“可以看出歷朝關於帝王體貌的記載如出一轍。在尤其重視姿容體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者對於奇特體貌的塑造符合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更具有“受命於天”的政治目的。

祥瑞和讖言的不斷出現,被理解為是天帝給天子的委任狀,是王朝將興的標誌。初入中原的拓跋政權順應漢文化中讖緯所規定的帝王徵兆,以讖緯、符瑞造勢,相較於其他割據政權的正統措施,這一步驟看似簡單卻不可或缺。

2、議定國號,由代改魏

拓跋部由代改魏,歷經了十餘年的跨度。登國元年(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但是同年四月,改稱魏王。此後拓跋珪一直以魏王行事。皇始元年(396),拓跋珪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蹕,正式稱帝。天興元年(398),“詔有司議定國號”,引發了群臣討論,主要是國號應繼續從代還是更換為魏的問題。

從雙方爭論的角度不難看出,這主要是拓跋貴族與中原士人的對立。在建國之初,拓跋珪重用了一批中原士人。拓跋貴族希望沿用代國稱號,以此彰顯原來在代國的身份地位,甚至在暗示君主他們擁立的功勳;而漢族士人的目的更多的是改造初入中原的拓跋政權,使其得到漢族人民的承認。最終拓跋珪採納了崔宏的意見,宣告國號為“魏”。

無論是出於何種考慮,此時的拓跋珪已經滅掉了後燕,並且佔據了後燕河北地區的土地,改國號是拓跋政權邁向中原的第一步,“魏”作為中華之大名,無疑比“代”更容易讓漢族人民接受,並且有認同感。

當五胡紛紛踏入中原之際,北方胡人是如何與中原漢人進行觀念交匯

二 太武帝拓跋燾時期

天賜六年(公元 409 年),拓跋珪崩於天安殿,同年拓跋珪子拓跋嗣即位,改元永興。因道武帝拓跋珪晚年喜怒無常,猜忌濫殺,導致統治集團內部人心渙散,矛盾重重,甚至拓跋珪自身都死於其子拓跋紹之手。

拓跋嗣即位後,一方面緩和宗室公卿的矛盾,整頓吏治,另一方面抵禦蠕蠕侵擾,進行小規模的擴張戰爭,拓跋嗣在位十四年,擴張了北魏疆域,鞏固了其在中原的統治。

泰常八年(公元 423 年),拓跋嗣崩於西宮,子拓跋燾即位,是為太武帝。與此大致同時,東晉與劉宋完成了政權更替,劉宋的建立,對北魏政權正統的塑造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經略各地,統一北方

到拓跋燾即位之時,在北方和魏對立的主要有蒙古地區的柔然政權,關隴地區的大夏政權,遼東地區的北燕政權,河西走廊周邊的北涼政權。柔然是北魏最大的勁敵,拓跋燾初即位,柔然便南下侵擾。

拓跋燾二十餘年的四處征戰,終於使黃河流域完全被納入北魏版圖,其政權合法性得到了進一步承認。北魏的統一,使之與南朝劉宋正式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北魏在獲得中原地理正統的基礎上,一方面仍然準備進行軍事活動南下滅宋,一方面將國家中心逐漸向“文治”轉移,以滿足疆域擴大、人口增多的需要,同時更是為了與南朝劉宋爭正統。

2、崇儒尊道,鼓吹正統

伴隨著征伐戰爭的順利進行,拓跋燾在崔浩等漢族士人的輔佐下,由武略向文治轉變。相較於佛教“沙門不敬王者”之論,道教顯然更符合當時統治者的心理。其次,神仙道教與封建王權的“君權神授”論成為雙方合作的基礎。再者,當時北方神仙道教的代表人物寇謙之,是儒家學說的擁躉者。在與崔浩的合作中,可以說,崔浩和寇謙之達成了利用道教推行“繼千年之統絕”的儒家學說的共識。

拓跋燾接受道教理論,使道教成為北魏國教,但當時的太子拓跋晃更信仰佛教,佛教在北魏的勢力逐漸強盛,封建儒學的傳播和發展受到影響。崔浩在保證道教地位的基礎上,宣傳佛教為胡神,極力遊說拓跋燾滅佛。太平真君五年,以沙門串通蓋吳謀逆為由,拓跋燾連下兩詔滅佛。

滅佛詔令後,北方佛教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土木宮塔,聲教所及,莫不畢毀”。崔浩對於佛教毀滅性的打擊,不僅僅是簡單的佛、道宗教之爭,更具有“一齊政教,布純德於天下。除偽定真,復羲農之治”的復興儒教的文化意義。

當五胡紛紛踏入中原之際,北方胡人是如何與中原漢人進行觀念交匯

北魏王朝正統觀的發展

一 孝文帝元宏時期

太祖拓跋燾末年誅殺崔浩後,發動了大規模的南伐戰爭,《太祖紀》大書太祖南伐之功績,但宋軍的頑強抵抗無疑使魏軍遭受了巨大損失這場戰爭給當時國力相當的兩國都帶去了巨大災難,導致拓跋燾儘管橫掃長江以北劉宋國境,但因戰爭消耗內需,國力下降,無力統治震懾新佔有的土地,這些土地在拓跋燾撤軍之後被棄置。

1捨棄土德,承晉為水

戰爭後,雙方都意識到統一全國是不可能的,只能維持互相和平,共同發展。正平二年(452),拓跋燾崩於永安宮,諡太武皇帝,廟號世祖。孫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在拓跋濬即位(452)到顯祖獻文帝去世(476)二十餘年間,北魏貫徹了拓跋燾提出的“偃武修文”政策,整頓吏治,輕徭薄賦,以休養生息。

與此同時,南朝劉宋陷入了政局動盪,大批劉宋邊將北降,獻文帝拓跋弘趁機佔據了劉宋青、齊、徐、兗及豫州、淮西地區,將南朝勢力徹底趕出黃河流域,北強南弱局面正最終形成。

二趙、前燕、前秦“德祚微淺”,相比之下,北魏國祚已有百年,將他們納入正統似乎不太合適。最重要的是,反對者以魏比漢,認為魏承晉從水德可與漢承周從火德異曲同工。孝文帝最終拍板承晉,多是因為正統觀念的轉變,晉朝以儒治國顯然更符合孝文帝的統治要求。

當五胡紛紛踏入中原之際,北方胡人是如何與中原漢人進行觀念交匯

2 遷都洛陽,託周改制

太和十年(486)孝文帝親政前,朝政均由馮太后把持,初開改革之風。馮太后大量任用漢族士人,使其成為北魏政治中的中流砥柱,十年間,馮太后相繼推行了俸祿制度、均田法令、三長制度,這些甚至沿用成為隋唐時期的基本制度。

孝文帝作為馮太后精心培養的接班人,自然和宗室子弟同入馮太后所興辦的皇宗學學習,從此成為儒家文化瘋狂的追捧者。因此在孝文帝掌權後,對現在的形勢進行了評估。

從道武帝建國至太武帝統一中原,拓跋部都將統一中原作為取得正統最重要的標誌,當他們有了“承天之命”的象徵,將自己納入了傳統的五德次序,又統一了中原,無論在“天命”還是世俗上,都達到了正統的標準。

但“熟讀五經”的孝文帝深知北魏政權離正統的標準還遠遠不夠,疆域的劃定、政治體制——皇帝制度與郡縣制度——的定型,禮樂文物的制定,這些共同構造了判定正統的準則。

3禮樂復興,成為正統

當東晉失去中原腹地,就再也不能標榜地域正統了,他們只能標榜自己是儒家文化的傳承者,自稱是“禮儀之邦”,擁有衣冠人物之盛,相對於沒有文化傳承的北方各民族,南朝為正統也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北魏獲得地域上的統一,孝文帝漢化改革之後,北魏基本擺脫了夷狄的政治形象,時人對孝文帝評價之高。

當五胡紛紛踏入中原之際,北方胡人是如何與中原漢人進行觀念交匯

二 地域正統到文化正統

1轉變

從拓跋珪到拓跋燾再到元宏,北魏經歷了從地域正統到文化正統的轉變。北魏政權前期的統治者以少數民族身份進駐中原,為了表現征服者的優越,堅持自己的文化傳統,進行了初步的漢化,所接受的是漢文化中的統治經驗。他們利用漢文化的正統觀念,以期鞏固在中原的統治。

道武帝拓跋珪將塑造正統的重點放在了天命論上,透過感生學說、讖緯學說等營造北魏獲得天命、代天而起的氣氛,又追溯黃帝為祖先,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漢族人民的牴觸情緒,使北魏正統塑造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鞏固

太武帝拓跋燾時期是北魏正統的發展階段,黃河流域的統一,劉宋的建立,使得北魏政權進入到歷史與文化的轉型階段。崔浩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人物。

他接受來自於草原的拓跋氏君主,內心卻充滿著的文化的優越感,他樹正統運動的最終目的是利用儒家文化將北魏完全改造成為漢族政權,但這對當時的統治者來說過於激進孝文帝元宏接受儒家文化薰陶,跟隨馮太后進行了一系列漢化改革,後遷都洛陽,以保證漢化的順利進行,這是北魏正統塑造的決定性階段。孝文帝是儒家正統文化的忠實擁護者,完全漢化也使其最終成為正統。

當五胡紛紛踏入中原之際,北方胡人是如何與中原漢人進行觀念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