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動亂年代被皇帝忽視的大才

在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中,因為一句話而遭到萬人唾棄的官員比比皆是,而明朝就有這麼一位大臣,他也是因為一句話而悔恨終生,為了能繼續混跡官場而忍氣吞聲並改了名字達到升遷的目的,最終官至內閣首輔,他一生的最大劣跡就是建議英宗誅殺明朝第一能臣于謙,然此人確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這個人就是徐珵,又名徐有貞,天順時官至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封武功伯。

徐珵,吳縣(今蘇州)人,宣德八年(1433年)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正統十二年(1447年)進為翰林侍講。

明朝動亂年代被皇帝忽視的大才

徐有貞畫像

正統十四年(1449年),這一年對於大明來說是坎坷的一年,大明王朝的衰落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同樣這一年對於徐珵也是最悲催的一年,這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北部少數民族瓦剌部族迅速崛起不斷騷擾大明邊境,明英宗在大太監王振的唆使下御駕親征,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瓦剌也先,大軍到達大同後折返,在土木堡(今張家口)被瓦剌也先率領的軍隊全殲,英宗被服,隨行官員全部被殺,其中就有當時的兵部尚書鄺埜。此訊息迅速傳到京師,朝野震動,一時間人心惶惶。朝會上大臣們商量對策,突然一個聲音響徹大殿:而今天命已去,唯有南遷可以避禍。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主人公徐珵。

他為什麼敢說這句話呢?

徐珵是翰林官,可謂是學識淵博,除了四書五經、聖人之言,對地理、兵法、水利、陰陽方術之書,也非常有研究。據記載,在英宗出征前徐珵夜觀天象,大驚失色,慌忙對自己妻子說:我觀天象,皇帝此戰必敗,你趕緊回蘇州老家避禍,結果真如徐珵所言,英宗兵敗被俘。結合陰陽方術之學及分析當前的時局分析,所以徐珵給出的答案是“南遷”。

明朝動亂年代被皇帝忽視的大才

“建議南遷者該殺”,于謙力排眾議,建議抵抗。就是這一天兩個人的命運徹底交織在了一起。

北京保衛戰在於謙的帶領下打響,並取得了勝利。而徐珵從此得到了眾人的鄙視和嘲笑,被看作是貪生怕死的小人。被派往河南為監察御史之職,北京保衛戰勝利後繼續在北京擔任翰林院侍講。徐珵在工作能力非常強,再加上對當官的慾望非常強烈,多次走關係在景帝面前舉薦自己,而景帝想到的就是建議南遷的那個無能之臣。

此事的徐珵雖然有一身真本事,但不能得到升遷,同時還時常遭受別人的指指點點。他冥思苦想到吏部改了名字——徐有貞。

明朝動亂年代被皇帝忽視的大才

景泰四年級景泰六年,徐有貞被派往山東治理黃河水患,因有功,封為左都御史。

徐珵從此走向了人生的正軌,然而這對於他來說終究不能忘記自己受盡屈辱的日子,還在繼續等待機會。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他終於等到了機會,此時的明景帝朱祁鈺已經病入膏肓,無法舉行一年一度的郊祀活動,就找來了武將石亨代為行使祭祀權力,而這個決定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石亨早就不滿足自己的位置,把兵部尚書于謙和景帝朱祁鈺看成了敵人。於是歷史上有名的“奪門之變”就此發生了。

“奪門之變”,此變故改變了四個人的命運,景帝含恨而死、英宗再次登上皇位、于謙被殺、徐珵官拜內閣首輔。

明朝動亂年代被皇帝忽視的大才

影視劇中的于謙

徐珵、石亨、張軏、曹吉祥這四個人都和景帝有仇恨:徐珵被壓制不能升遷、石亨因詬病于謙被景帝訓斥、張軏曾被景帝下獄、曹吉祥則是大太監王振的同黨,此四人因此聯合在一起,推舉英宗奪權。徐珵作為“奪門之變”的智囊團並一舉獲得成功。

英宗復位後,徐珵被封為兵部尚書,入內閣。徐珵得勢後首先就以于謙意圖造反罪上奏英宗,經審理後而查無實據,徐珵不愧是博學多才,“雖無顯跡,意有之”,這與“莫須有”罪名如出一轍。

徐珵被英宗尊為功臣成為內閣首輔,他畢竟是有理想和抱負的人,立刻著手國家大事,而兩外的兩個卻是地地道道的小混混。

“道不同不想與謀”、“過河拆橋”這兩句應用到奪門之變的四個人身上恰到好處。此後宮鬥中在“奪門之變”四個月後開始了,徐珵失敗,同年七月被貶為平民,充軍雲南。

明朝動亂年代被皇帝忽視的大才

天順四年(1460年),英宗赦免徐珵,允許回鄉。成化元年(1465年),徐有貞獲准“冠帶閒住”,恢復官員身份,仍賦閒在家。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十五日,徐有貞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回顧徐珵的一生,他博學多才,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陰陽、方術之書,對於書法行草也有很深的造詣。著有《武功天全集》、《史斷》、《奏疏》、《雜文》、《樂府通》若干卷。

明朝動亂年代被皇帝忽視的大才

徐有貞書法

徐珵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而封建帝王沒有給他展示的平臺或者說展示的平臺時間太短,不足以顯示他一生所學,如英宗,景帝真的是伯樂,則此“千里馬”必將帶領大明王朝走形不一樣的結局。徐珵是悲哀的,有人認為徐珵就是徹頭徹尾的投機分子,但小編認為他只不過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沒有找到適合自己施展抱負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