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為啥滿人自稱奴才,漢人自稱臣?

“奴才”和“臣”都有自貶之意,但在清朝時,滿人自稱為“奴才”,漢人卻只能自稱為“臣”,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都知道,面見乾隆皇帝時,和珅稱自己為“奴才”,而紀曉嵐則是自稱“臣”。要想弄清楚其中緣由,就要先講明白何為“奴才”、何為“臣”。

“奴才”一詞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意指侍奉主人的僕人,是下人的專屬稱謂,帶有鄙薄輕視之意。“臣”字則源於商代甲骨文,因形如人在低頭時,豎立著的眼睛,故有“俯首屈從”之意,後演變為官員的自稱。

一般而言,“臣”要比“奴才”尊貴許多;但到了清朝,情況卻反過來了,“奴才”變得比“臣”更加高貴。例如對滿族大臣而言,只有四品以上的才能自稱“奴才”,四品以下的要自稱“臣”。

清朝時,為啥滿人自稱奴才,漢人自稱臣?

又比如清朝入關以後,當局對漢族進行了強有力的打壓,滿族地位高貴,漢族地位低下;滿族大臣才能稱自己“奴才”,漢族大臣只能稱自己“臣”。為什麼在清朝時“奴才”的地位高於“臣”呢?這還要從宮裡的“奴才”說起。

康熙朝時期,“奴才”是指宮裡的太監和宮女們。一方面太監和宮女本就身份卑微,以“奴”自稱無傷大雅;另一方面,透過自我貶低的方式還可以實現討好主人的目的。

雍正朝時期,“奴才”一詞從太監、宮女的口中跑到了一些家臣的嘴裡,用以顯示自己與家主之間更加親密的關係。因為家臣自稱“奴才”,表明了其甘願做主人的奴隸,供主人一生驅使。

隨著自稱“奴才”的現象越發普遍,就連皇帝也認可了這種自稱“奴才”的自貶行為,這也導致一些大臣和嬪妃開始將“奴才”或“奴婢”作為自稱。至此,自稱“奴才”的風氣可謂是自下而上、廣泛地流行起來了。

清朝時,為啥滿人自稱奴才,漢人自稱臣?

清朝是滿族統治,滿臣對清朝皇帝,天然就有一種親近感。因此滿臣為表忠心,當然可以對皇帝稱“奴才”;這也算是滿臣獨享的特殊恩寵。

但是,如果有漢人官員自稱“奴才”,就相當於自抬身價。當然,也曾有漢人大臣為向皇帝表明忠心,會以“奴才”自稱,以求自己儘快升遷。

“奴才”和“臣”的用法,實質上是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奴化臣民的一種手段。因此清朝統治者十分重視區分“奴才”和“臣”二詞的用法。

如雍正皇帝就曾在湖廣總督楊宗仁的請安奏摺旁邊要求改稱,並註明“稱臣得體”。又比如曾有一滿一漢兩位大臣共上奏摺,因為滿臣在前,於是稱謂便成了“奴才某某、某某”;故後面的漢臣也無意冠上了奴才的稱謂,這讓乾隆大為惱火,於是下令以後再有滿漢臣子同上奏章的情況時,都稱臣!

清朝時,為啥滿人自稱奴才,漢人自稱臣?

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皇帝們或許是覺得,這樣一一糾正大臣們上奏的稱謂,過於麻煩,因此乾脆下令“禁止亂用奴才和臣”。

在清末溥儀皇帝在位時期,清廷也推行過“滿漢一體臣”政策。溥儀作為一個接受了許多現代新思想的末代皇帝,他希望朝堂之上能夠真正地“滿漢一體”。

之所以強調“真正的”滿漢一體,是因為此前清初統治者為了緩解清朝入關後,客觀存在著的尖銳民族矛盾,推行尊儒從文的政策。為了爭取士人階層,清初統治者甚至祭祀孔子,修繕孔廟,開科取士,以求儘快穩定民心。

但當時施行滿漢一體政策,畢竟是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而不是為了實現民族平等,不是真正的“滿漢一體”。

清朝時,為啥滿人自稱奴才,漢人自稱臣?

同時遺憾的是,因為從溥儀上位到清朝滅亡,時間實在是過於短暫,因此這個政策其實並沒有施行多久、也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清王朝區分“奴才”與“臣”的稱謂,利用“奴才”和“臣”內涵的親近、疏遠之意的不同,來實現奴化臣民的目的。

或許清朝時期,大臣們還能因自己能有幸自稱為“奴才”而沾沾自喜;但今天的我們在瞭解“奴才”與“臣”的區別後,卻會為被奴化者因為“跪久了”而喪失自己的尊嚴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