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談劉備遺詔,及他死前最後安排的用意,已經放棄北伐之念?

三國:談劉備遺詔,及他死前最後安排的用意,已經放棄北伐之念?

蜀漢章武三年(223年),蜀漢政權的開創者劉備病逝於白帝城。

劉備死前,曾定下包含三權

分制內容

的安排和遺囑,試圖用這種方式讓繼任者劉禪能夠安邦定國。

劉備在世時,其皇權、政權、軍權獨自掌握,而自己將要離世,不能不把權力交出去,怎樣才能交接得好,這是很費心機的,也是很有玄機的。

劉備一生都在征戰,都在奮鬥和積極進取,而在其後事的安排上則沒有提及征戰與進取之事。

他是從執政和輔政兩個方面來安排的,對劉禪兄弟的希望是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唯賢唯德,能服於人。”

而對諸葛亮和李嚴則是從輔政方面來安排的。

他明白打天下與守江山的關係,

能征慣戰

之將,智謀勇略之士如今還剩幾許?

保境、安國、以德為政,把現有的國家治理好,就是今後的方針、政策。

後來,作為劉禪首輔大臣的諸葛亮,以劉備的遺志取替了遺囑。

三國:談劉備遺詔,及他死前最後安排的用意,已經放棄北伐之念?

那麼遺志與遺囑有什麼不同呢?劉備一生奮鬥是要

“信大義於天下”

,也就是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而自己將要離世,也不可能做到了, 這是遺志。

遺囑就是要根據客觀現實情況辦事,安邦定國最為緊要。

突擊提拔李嚴為尚書令,又令其

“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這是遺囑很重要的內容。

諸葛亮為了貫徹劉備的遺志,也為了實踐自己的管、樂之志,統攬了蜀漢的一切權力。

“管”

之權, 劉備是授予諸葛亮的,

“樂”

之權則沒有,這個權是發給李嚴的,後來也被諸葛亮拿了去。

劉備遺託是由兩個步驟、三個部分構成的。

三國:談劉備遺詔,及他死前最後安排的用意,已經放棄北伐之念?

第一步驟也是第一部分,那就是簡拔李嚴。

在222年夷陵覆軍,退駐永安,且與吳言和罷戰後,疾疫而臥床不起,初感不妙,於是提拔李嚴為尚書令,為以後的託孤長遠考慮。

為什麼要突擊提拔李嚴,這背後隱藏著什麼玄機?

學者們猜測紛紛,不一而論。

筆者認為,這與劉備立國大策關係密切。

何為立國大策?就是諸葛亮

“隆中對策”

所云的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其中地跨荊、益是前題,其後是方略。

當劉備集團沿著

“隆中對策”

的路線推進到地跨荊、益的大好局面下,卻疏忽了

“保其巖阻”

這一重要方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7月,關羽錯誤地判斷了形勢。

他在沒有全域性觀念的情況下,剛愎自用,盲目冒進,發動了襄陽戰役及戰役的無節制而丟失了荊州的地盤、人眾、軍隊和將領,連自己也身首異處,可謂悲慘之極。

關羽的行為使蜀漢興旺發達的事業失去一足,幾損一半。

劉備稱帝后,企圖恢復荊州,又在夷陵覆軍,此前張飛也遭部將所害。

這些接二連三發生的災難,在劉備看來,已使自己闖蕩一生的業績損失過半,恢復荊州與鉗擊中原是再也不可能的事了。

於是他接受了孫吳的請和要求,接下來又老病不起,漸漸加重,已感時日不多,自己奮鬥一生的結果也只剩益州。

追隨劉備創業的精英人才又所剩無幾,劉備自己也將離開人世,為了保住這份基業,這才簡拔了李嚴,讓其統領內外軍事。

劉備在世時,自掌軍權,無有委託。

對於諸葛亮和李嚴的才幹能力,劉備是心中有數的。

劉備在世時,諸葛亮基本沒有領兵打仗,主要是搞後勤工作和治國理民,猶如漢初之蕭何。

而李嚴卻是有軍事和其他才幹的,在過去的時日裡發揮出色,這裡不贅述。

三國:談劉備遺詔,及他死前最後安排的用意,已經放棄北伐之念?

第二步驟就是臨終安排,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一,將其江山社稷託付與諸葛亮和李嚴;其二,皇位傳接與執政理念的定位。

諸葛亮做事嚴謹,慮事周全,蜀漢僅存的這點基業也是在

“隆中對策”

宏觀指導下取得的。

而且諸葛亮治國理民的才幹、秉公無私的品格是有目共睹的,讓其全盤負責其內政外務,是最恰當的人選。

再有像李嚴這樣有軍事才幹的人,劉備也是經過多年考察的。

劉備的眼力一般不會出差錯,如法正、魏延、黃忠等。讓李嚴掌軍權並暫守吳、蜀界,應是不會有大的差誤。

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至高無上,皇權無可凌駕。

朝廷是以皇帝為中心而組建的。一般是開國皇帝最具皇權的真諦,而後傳則賢愚難測,故而執政理念則起著關鍵作用。

“諸葛亮集載先主遺詔敕後主日:‘朕初但下痢耳,……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猶,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唯賢唯德,能服於人……’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這個遺詔有豐富的內涵,這裡不作分析,但有兩個中心內容需要說明:

三國:談劉備遺詔,及他死前最後安排的用意,已經放棄北伐之念?

一個是執政理念的問題,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唯賢唯德,能服於人。”

儘管劉備把政權交由諸葛亮,軍權交由李嚴,但

“唯賢唯德,能服於人”

的執政理念 應是皇權,是尚方寶劍。

一個是維護尚方寶劍的要求,就是與魯王劉永的交代:“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這就是說,讓劉永與諸葛亮共同維護劉禪的皇權,而且要他們兄弟謙恭地對待諸葛亮。並尊諸葛亮為相父,

“父事丞相”

,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要劉禪兄弟從德從善,使之服。

劉備在世時,諸葛亮是心悅誠服的。劉禪兄弟是否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未知數了。

這基本上可以說明劉備託孤時的心思。和自己一起創業的第一代人,是從全國範圍內糾集的精英,現已屈指可數,也是不可再生的。

又加之目前的境遇,只有閉關息戰,以德為政,富民強國,才是今後的治理模式;只有以德為政,棄惡揚善,儒法並重,皇權才有威望,才能使臣下心悅誠服。

實際上,劉備的遺託也是在貫徹

“隆中對策”

的路線,就是

“保其巖阻,西和諸戒,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三國:談劉備遺詔,及他死前最後安排的用意,已經放棄北伐之念?

這些雖是諸葛亮提出來的,但卻是被劉備所肯定的,而現實更是看重,讓李嚴掌內外 軍事,守吳、蜀界,就是保巖阻的舉措。

魏、蜀界的守備,劉備是放心的,守魏、蜀界的魏延也是劉備簡拔的,當初擢拔魏延更是出乎常人所料,

“一軍盡驚”

這就不難看出,

“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就是今後的基本國策。

這個國策後來被諸葛亮改易了,搞了明知不可為

而為之的北伐戰爭。

當然,北伐也是

“隆中對策”

的重要部分,但是必須要有

前提

條件,這個條件就是

“天下有變”

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要變得有利於自己而不利於敵方,方可實施。

然而荊州丟失,夷陵覆軍,先帝崩殂,越來越不利於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實施北伐,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就顯得有些刻舟求劍,不太現實。

三國:談劉備遺詔,及他死前最後安排的用意,已經放棄北伐之念?

劉備的身後安排,或日託孤遺囑,是其在生命終結時的大徹大悟,非常

妥帖

若按位操作,諸葛亮與李嚴盡心輔政,秉公辦事;劉禪兄弟以德為政,就不會出現

《後出師表》

描述的那般悲慘光景。

也不會使蜀漢在第一次出師北伐後就顯現出

“民窮兵疲”

“突將無前”

的局面,更不會出現蜀亡時民有菜色的普遍不健康狀況。

若按位操作,蜀漢仍有富民強國的希望。

可惜,劉備的苦心安排終究沒能達成,反而因為一系列原因,蜀漢成為三國中第一個滅亡的國家。

備註:本文為轉載文章

推薦閱讀:

三國:劉表死前曾讓荊州給劉備,劉備真是因為心有不忍才放棄嗎?

早期的劉備到處投靠,完全養不熟,為何收留他的諸侯卻不願殺他?

劉備丟失荊州後,實力成為三方中最弱的,為何還要捏著鼻子稱帝?

三國:劉備兩次入主徐州,但兩次都沒能守住地盤,原因到底在哪?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孤寡老人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