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主孫權想用言辭挫敗伊籍,結果,伊籍一席話,令孫權無語以對

公元214年,劉備成為益州新主後,派遣自己的幕僚伊籍出使東吳,在東吳的內廷之上,吳主孫權召見了伊籍,孫權見伊籍儀表堂堂,頗有儒士之分,便想用言辭挫一挫他的銳氣,孫權面帶微笑嘲諷地說道:你侍奉無道的君主,很是辛苦吧!伊籍一聽,知道孫權這是有意刁難自己,於是乎,也微笑著回道:稟告吳主,我只是對無道之君行行跪拜禮,算不上辛苦,此言一出,吳主孫權竟自愧不如,無語以對。

吳主孫權想用言辭挫敗伊籍,結果,伊籍一席話,令孫權無語以對

伊籍,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兗州山陽郡人,他本是荊州牧劉表的部下,為人學識淵博,有謀略,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他與荊州牧劉表是同鄉,在機緣之下,受到了荊州牧劉表的賞識,被其委以重任,擔任劉表的重要幕僚,為其出謀劃策。

公元201年,劉備兵敗南下,率領殘部依附於荊州劉表處,荊州劉表念及劉備與自己同宗同族,對劉備予以善待,並且,還時不時地派遣幕僚伊籍前往慰問。

在這期間,劉備和伊籍二人無話不談,談及天下的紛爭和走勢,聊及當世的英雄,聊的是不亦樂乎,兩個人就此有了交際,也有了聯絡,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公元208年,荊州牧劉表在襄陽去世,蔡瑁和張允之流,趁機將荊州軍政大權掌握在手中,並且還將劉表的幼子劉琮推到了荊州之主的位置,以方便二人操控,伊籍對此行徑,頗為不恥,於是乎,就率領家眾轉投劉備,成為劉備麾下的幕僚。

公元214年,劉備先後將荊州和益州兩地收到自己的囊中,隨後兼任益州牧,並在成都大擺筵席,犒勞三軍,並對一些功臣進行了封賞,伊籍被任命為左將軍從事中郎,在劉備帳下的職務僅次於昭德將軍簡雍和秉忠將軍孫乾這些元老級人物。

伊籍才學卓著,言辭辯論一流,為此,公元214年的時候,劉備特意派遣伊籍擔任使者,出使東吳。

當時,吳主孫權早就聽說伊籍乃當今之辯才,便想用言辭搓一搓他的銳氣,便在吳國內庭之上,用語言意圖激怒伊籍,但是伊籍不卑不亢,不為所動,在辯論孫權的話語上,言辭得體,恰好處處,使得吳主孫權自嘆不如,不敢再言辭刁難伊籍。

吳主孫權想用言辭挫敗伊籍,結果,伊籍一席話,令孫權無語以對

而伊籍這一次的出使,不僅僅讓劉備和孫權增加了互信,也讓自己贏得了尊重!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他升任伊籍為昭文將軍,與諸葛亮等四位蜀漢重臣共同制定蜀漢政權的律令,制定完成後,將其命名為《蜀科》,而《蜀科》也成為了蜀漢政權從建國到亡國一直使用的律令。

吳主孫權想用言辭挫敗伊籍,結果,伊籍一席話,令孫權無語以對

從參加制定律令這件事情上,伊籍在蜀漢政權中的

分量

可想而知。

在三國的歷史上,伊籍絕對是一個被低估的謀士,他的才能不亞於法正等人,但是由於蜀漢初期人才輩出,使得伊籍沒有用武之地,導致其在三國曆史上鮮少有記載,但這卻這絲毫也沒有影響其在蜀漢政權中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