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1940年的照片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帶來八十年前的回憶

河津,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大西北隅,大河禹門口旁,其有悠久的歷史,遠古傳說時殷商第十三任君王祖乙,在公元1525年以前遷都至“耿”(今河津)。秦朝時期河津被稱作“皮氏縣”,新朝秦昭王的天鳳元年改“皮氏縣”為“延平縣”。圖為80年以前河津的全景圖。

山西河津,1940年的照片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帶來八十年前的回憶

北魏時期的河津被命名為龍門縣,1120年(宋朝宣和二年)改叫河津縣,從那以後“河津”二字應用迄今。圖為1940年河津的街道社群。

山西河津,1940年的照片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帶來八十年前的回憶

圖為1940年的九龍廟發展前景。真武廟,別名九龍廟,位於紫荊山公園,建築年代不早於北魏時期,那時候有禹王廟、藥王廟、破廟等好多個寺院,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僅有真武廟存留了下去,每一年陰曆的三月三、九月九都是有盛大遊戲繁華的廟會圖片。

山西河津,1940年的照片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帶來八十年前的回憶

圖為1940年的覺城寺全景圖,該寺院位於河津老城東區邊關,始建北宋仁宗時期的1023年-1031年中間,圖片中的佛殿完工於604年(元朝仁壽縣四年)。

山西河津,1940年的照片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帶來八十年前的回憶

圖為1940年的司馬遷故居墓牌。《平陽府志》、《水經注》均明晰記述了司馬遷死前為河津人,去世後也歸葬於河津。

山西河津,1940年的照片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帶來八十年前的回憶

拍攝於1940年的卜子夏祠堂。該祠堂位於河津陽村鄉辛封村,卜子夏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人,是孔子的學生——知名的防衝板七十二賢之一。祠堂建築年代不晚於漢朝。

山西河津,1940年的照片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帶來八十年前的回憶

拍攝於1940年的薛仁貴寒窯,此處位於河津修村,是唐代平遼王薛仁貴的故宅。

山西河津,1940年的照片中留下的歲月痕跡,帶來八十年前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