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攻入南京,靖難之役以朱棣的最後勝利而告終。建文帝的實力要遠超朱棣,難道就沒有機會贏得勝利。其實名將瞿能曾有兩次機會擊敗朱棣,一舉滅燕。那瞿能為何沒能打敗朱棣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武將世家

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瞿能出身武將世家,為明朝都督僉事瞿通之子,所以他自幼受父親影響,喜歡軍事與武藝,長大後勇猛善戰。後來瞿通病逝,瞿能於是襲任都督僉事。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青藏諸部侵擾四川,朱元璋於是派涼國公藍玉前往征討。四川都指揮使瞿能於是隨藍玉渡過大渡河,擊敗了當地部落,使得四川安寧。

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建昌指揮使月魯帖木兒原為元朝高官,負責鎮守雲南行省的建昌路。後來明朝進軍雲南,清除殘元實力,月魯帖木兒這才投降明朝。雖然明太祖朱元璋給予月魯帖木兒厚待,但仍對其有所提防。月魯帖木兒對此十分不滿,便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起兵反叛。

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朱元璋於是派藍玉、瞿能前往平叛,但藍玉當時正在甘肅平叛,瞿能便以副總兵的身份前去討伐月魯帖木兒。隨後瞿能就在雙狼寨等地大破叛軍,打得月魯帖木兒倉皇而逃。隨後藍玉抵達,設計將月魯帖木兒擒殺。

二,靖難伐燕

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不滿建文帝削藩而起兵反抗,建文帝於是先派大將軍耿炳文前去討伐,結果其屢次失利。建文帝便命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瞿能因此隨李景隆伐燕,參與了圍攻北平。

唯都督瞿能奮勇,與其二子帥精騎千餘,殺入張掖門,銳不可當,後不繼,乃勒兵以待。景隆忌能成功,使人止之,候大軍至,俱進。(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

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當時朱棣因為輕視李景隆並想獲得弟弟寧王朱權的支援而出兵大寧,所以圍攻北平的明軍多達五十萬,正是李景隆及眾位將領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都督瞿能於是和兩個兒子帶領一千多騎兵拼死力戰,很快就攻入張掖門,但因為兵少只能等待援兵到來。

於是燕人夜汲水沃城。方大寒,冰凝不可登,景隆卒致大敗。(明史·瞿能傳)

李景隆得知瞿能攻入張掖門,竟然擔心他立下蓋世奇功而威脅到自己,於是命瞿能停止攻城,等候自己與大軍前來。結果當天夜裡燕軍就在城牆上潑水,導致城牆結冰而無法攀登,明軍因此屢次攻城不克。就這樣明軍錯失了攻克北平的大好良機,瞿能也喪失了一次大顯身手的機會。

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不久朱棣就吞併大寧行都司的精銳部隊與朱權所轄的朵顏三衛精銳騎兵,帶著他們回救北平。隨後明燕兩軍在鄭村壩大戰,因為李景隆指揮失當而導致明軍大敗。然後李景隆就棄軍而逃,這可害苦了還在圍攻北平的明軍。接著燕軍回救北平,圍城明軍潰散,瞿能父子只得帶兵逃走。

三,力戰身亡

安驍勇善戰,鋒初交,安奮矛率眾而前,都督瞿能父子亦奮躍,所向披靡,殺傷燕兵甚眾,燕兵遂卻。(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

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建文二年(1400年),李景隆重新集結六十萬大軍,再次北上伐燕。四月己未(5月13日),李景隆與朱棣在白溝河大戰,瞿能帶領兩個兒子奮勇衝殺,所向披靡,再加上前鋒都督平安也是身先士卒,奮勇直前,所以明軍殺得燕軍是節節敗退。

第二天,

明燕兩軍繼續大戰。瞿能父子和平安又是一馬當先,殺向燕軍,打得燕軍名將張玉等人有些害怕。朱棣為了鼓舞士氣,只得親自殺嚮明軍陣中。瞿能於是命人射箭,但顧及建文帝不願背上殺叔之名的詔書,只能是多次射死朱棣的戰馬。

明日復戰,燕王幾為所及。王急佯招後軍以疑之,得脫去。薄暮,能復引眾搏戰,大呼“滅燕”,斬馘數百。諸將俞通淵、滕聚復帥眾來會。會旋風起,王突入馳擊。能父子死於陣。(明史·瞿能傳)

都督瞿能:攻入張掖門,血戰白溝河的悍將,靖難之役差點生擒朱棣

然後瞿能向朱棣衝去,就在他就要追上朱棣並將其擒獲的時候,朱棣假意向遠處揮手,似乎有燕軍要前來救他。瞿能擔心有埋伏,只得後退。朱棣這才得以逃脫,指揮燕軍繼續死戰。

兩軍大戰至傍晚,瞿能父子再次一馬當先殺向燕軍,還大呼“滅燕”以鼓舞明軍士氣。很快明軍就士氣大振,打得燕軍快要潰退。可突然颳起一陣大風,把李景隆的帥旗颳倒,導致明軍將士有些心慌。朱棣趁機反擊,打得明軍大敗,瞿能父子不願撤退,於是力戰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