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最近,漢代背景的古裝劇《星漢燦爛》熱播,劇中,考究的漢家服飾,不落俗套的劇情,吸引了大批觀眾,奇韻也忍不住在追劇。

奇韻追劇的過程中,驚喜地發現,這部劇裡無論是整體時代背景還是具體人物,大多都是有歷史原型的,而且很大程度地還原了歷史。

首先,時代背景是東漢初期,劇中的文帝的原型是漢光武帝劉秀,宣皇后的原型則是郭聖通,越妃的原型則是陰麗華。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劇中除了主線人物的情節很精彩,許多支線人物也都個個性格鮮明,其中對皇帝攜恩自重的汝陽王妃便是精彩支線人物的代表。

劇中,汝陽老王妃經常拿當年送給文帝一碗救命飯說事兒,把自己當成是文帝的救命恩人,甚至想拿這個事去脅迫文帝順從自己的意思,賜婚凌不疑和孫女。

但是汝陽王和越妃毫不留情地揭開了當年的真相,原來汝陽王妃當年只是給了文帝一碗餿掉的飯而已,而且文帝兄弟姐妹幾人危難之時,老王妃這個當嬸嬸的竟然冷漠相待,沒有給半分幫助。

汝陽老王妃可是惹怒了不少觀眾,那麼,汝陽王和王妃有歷史原型麼?歷史上的他們到底品行如何呢?對皇帝真的只是一碗餿飯之恩嗎?

咱下面就慢慢講來。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一。文帝的叔叔汝陽王,歷史上確有其人

首先肯定地告訴你,汝陽王和王妃在歷史上確有其人,那就是漢光武帝劉秀的親叔叔劉良和妻子,劉良在侄子劉秀做了皇帝后,便被封為趙王。

劉良其人,是個文質彬彬、知禮守節的讀書人,更是一個道德水準比較高的人。

他在年輕時,曾經被舉孝廉,從而做了個縣令。

舉孝廉大家想必記得吧?中學語文課是講過的。這裡簡單說兩句。

舉孝廉是漢代一種基層推薦選舉人才做官的制度。什麼樣的人有資格當選呢?

首先你得是有文化知識的儒生,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大老粗可不行,其次道德品格這方面要優秀,所謂孝廉,得是品行端正孝敬長輩的好青年,品行不端的可不行。

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劉良這個人肯定是一個人品學識都出眾的人。

那麼,年輕時便做起了縣令,這個官職看上去雖小,可在當時也算是一個有實權的地方官了,可以說是相當有身份地位了,而且有朝廷給發工資,生活水平應當還是很不錯的。

劇中對汝陽王兩口子的設定還是挺符合歷史的,劇中,他們在侄子當皇帝之前,確實也是過著富裕的小日子,亂世之中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二。叔承父責,撫育子侄

歷史上的劉良和劉秀,其實還不僅僅是叔侄關係,實際上還是養父和養子的關係。

歷史上,劉秀有兄弟三個,姐妹三個,劉秀總排行是老五,底下是個妹妹。

說起來,劉秀還是正兒八經的大漢朝皇室成員,他是西漢景帝的七世孫。

他的祖上有皇帝,有親王,有侯爵,只不過爵位這東西往下傳的時候只傳給一個人,其他兄弟也就落不下啥有實際用處的頭銜了,除了襲爵的一支,其他支不用說,肯定越往下一代落得祖宗的好處越少。

劉秀家裡就是這種情況。

到了劉秀爺爺這,尚且做了個鉅鹿的都尉,還算過得去,到了劉秀爸爸這,就只做了個縣令。

要說做縣令,倒是也能維持一個稍富裕的生活,然而,劉秀的爸爸偏偏命短,劉秀9歲那年他就過世了。

可憐劉秀的媽媽,一個女人要拉扯一堆孩子,生活難以為繼。

這時候,劉秀的親叔叔劉良站了出來,擔起了撫養6個侄子侄女的責任。

劉秀是叔叔嬸嬸待他們是相當不錯的,《後漢書》上這樣記載:

“光武兄弟少孤,劉良撫循甚篤”。

其實我們可以推論一下,劉良作為一個舉孝廉出身的縣令,人品上首先是過關的;其次,他能在兄長早亡後,主動承擔起撫育子侄的擔子,說明他是主觀自願的,既然自願,肯定是盡力好好養育了。

至於劉秀是嬸嬸,雖然史書上沒說她怎麼樣,但是作為縣令夫人,理論上是不敢反著丈夫的意思來的。

也就是說,劇中關於這裡的改動是比較大的,歷史上光武帝的叔嬸可沒那麼差勁。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三。侄子奮起搞事業,叔叔棄官相助

劉秀少年到青年這一段的時代背景,是西漢末年到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當時屬於一個亂世,朝廷不行,民間起義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俠義之士和亡命徒遍地跑,鬧著要除掉王莽的也不少。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作為正經八百的漢朝皇室後人,劉秀和兩個哥哥看著外戚王莽坐在皇位上,也是熱血沸騰,分外仇恨。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他們經常結交這些“搞事業”的俠義之士,心裡早已埋下了起義幹事業的種子。

而這一切,都是瞞著叔叔劉良的。劉良作為一個吃官家飯的,是想要規規矩矩本本分分生活的,壓根不想搞什麼”事業“,成什麼大事。

他也敦促侄子們遠離那些來路不明的人,好好生活。

然而侄子們長大了有主意了,他再管也是管不住的。

三兄弟就這樣揹著叔叔,竟然真的搞起了一支起義隊伍,眼瞅著要正式起兵,動真格的了,他們才和叔叔攤牌了。

劉良一聽仨侄子的所作所為,差點一下子氣死,我千叮嚀萬囑咐,你們竟然還是做了這種大逆不道的事!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劉良抱著一線希望,又勸了仨侄子一次,然而三兄弟已經準備良久,如今箭在弦上,又怎麼肯聽勸回頭呢?

劉良勸阻失敗,劉秀三兄弟起義計劃照常進行,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無心起義的叔叔只好硬著頭皮加入了他們。

因為不加入也沒辦法,你堂堂一個縣令,仨侄子都搞起義去了,都要和朝廷作對,你這個做叔叔的能把自己摘乾淨嗎?皇帝能放過你嗎?

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劉良當時是怎樣一種憋屈的心情,心不甘情不願地拖家帶口跟著起義軍走了。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四。妻子兒子皆喪,助侄兒代價慘重

起義的代價的巨大的,犧牲是無法避免的,想搞一番”事業“談何容易?

公元22年,也就是劉秀兄弟舉兵起義的第一年,他們的部隊一路打到小長安。在這裡,他們遭到了朝廷派出的軍隊的伏擊,劉秀隊伍遭到了壓制般的攻擊,死傷了很多人。

其中,光劉氏宗族的人就死了好幾十號,而劉良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也在這場戰役中丟掉了小命。

其實說起來,劉良還是挺委屈的,自己好好的當個縣令,日子過得也不錯,一夜之間,被迫參加起義軍,而且幾個月後,自家死了三口,實在是悲慘。

不過,劉良這人還是很明智的,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再怎麼抱怨悔恨也沒用了,不如好好輔佐侄子們成事吧。

分析了這段歷史,我們也就鬧明白了,劇中那個攜恩自重的汝陽王妃,在歷史上,其實根本就沒等到封王妃享福的那一天,早就歸西了。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五。侄子感念大恩,竭力相報

劉秀兄弟起義後,劉良就一直盡心輔佐著,在軍中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重要,隨著隊伍的逐漸壯大,劉秀給叔叔的封賞也越發多了起來。

一直到公元25年,劉秀完成統一,建立東漢,做了皇帝。第二年,劉良被封為關內侯,後來又被封為趙王。

劉秀建朝之後,感念叔叔對自己的恩情,對叔叔一家一直是特別照顧。

這裡要說一下,劇中,文帝叔叔一家,子女均在戰亂中殞命,而在歷史上,劉良死了兩個兒子,還剩下一個兒子,一直在劉良身邊侍奉,直到給他養老送終。

歷史上劉良的晚年生活,遠比劇中的汝陽王要幸福。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六。叔叔臨終所託,終成憾事

公元41年,66歲的劉良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他病重臥床不起,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了。

劉秀懷著悲痛的心情來看望叔叔。

這時,一向對侄子所求不多的劉良,竟然強忍病痛,開口求了劉秀一件事。

事情是這樣的,劉良有個好朋友,叫李子春。

李子春做過官,後來退休回了老家。李家在家鄉屬於豪強大戶,挺有實力。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所以李家子孫也就很是驕縱跋扈。有一天,李子春的兩個孫子竟然殺了人,更奇葩的是,沒人敢管這事,任由兇手逍遙法外。

終於等到新任縣令上任後,關注到了這個案子,不顧李家勢力龐大,著手追查。結果李子春的兩個孫子自盡,李子春也被拘捕。

李子春託了關係,先後請了十幾個有頭有臉的向縣令求情,可縣令就是不答應,就是要堅持按照法令處理李子春。

李子春沒辦法,求到了劉良這裡。

所以,劉良拖著病體,開口向侄子求的,就是寬恕李子春的罪過,將他無罪釋放。

可劉秀聽完卻十分為難,當時朝廷正在著手治理豪強肆虐的問題,若是在這個關頭,寬恕了李子春,那麼接下來就難以服眾了。

於是劉秀委婉地拒絕了叔叔。

劉良見侄子拒絕自己,氣的一句話都不說,很快他就嚥了氣。

劉秀得到叔叔的死訊悲痛萬分,又後悔起來,為什麼不答應一個老人臨終的請求?讓老人抱憾而亡呢?叔叔當年養育自己兄弟姐妹六人十分不易,後來又跟隨自己起事,老婆和兩個兒子全都死了。

他越想就越自責,最終還是下令放了李子春。

漢光武帝劉秀,一向是法度嚴明的,赦免李子春是他罕見的一次徇私枉法。

《星漢燦爛》老王妃對皇帝攜恩自重的底氣,並非一碗餿飯那麼簡單

結語

《星漢燦爛》裡文帝的叔叔汝陽王,在歷史上確有此人。

但劇中,汝陽王大體上是按照史實來的,但為了增加戲劇性和人物之間的衝突,也做了一些改動。

但不論是文帝的叔叔汝陽王,還是光武帝劉秀的叔叔劉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好叔叔。

而劇中,汝陽王妃雖然被改編成了戰爭倖存者,還把她設定為攜恩自重的嬸嬸,但是看了歷史人物原型的故事後,她這種做法似乎就得到了比較合理的解釋。

一大家子被迫放棄富裕安定的生活,跟隨侄子起事,結果兒女都因此丟了性命(劇中汝陽王是兒女幾人全都死了),侄子最終成功了,真成了九五之尊,而自己縱使再怎麼跟著沾光,富貴榮耀,終究也是老年喪子的可憐人。

汝陽王妃的攜恩自重,更多的是她放不下前塵往事,放不下兒女皆喪的傷痛。

參考資料:《後漢書。劉良傳》《後漢書。光武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