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的三國亂世,為了一統中國北方,曹操打贏了這一場戰爭

前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每次談到古代中國發生的戰爭,各位讀者都會知道是浩如煙海,成千上萬,而官渡之戰就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如果交戰雙方旗鼓相當,那麼結局一般會是平手。

而當一方在人數裝備上優於對手,則會有很大機率取得最終勝利。今天我想給各位介紹的就是曹操以較為微弱的兵力戰勝了將士較多的袁紹的戰役——官渡之戰。

在這場被稱為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的戰爭中,袁紹與曹操在官渡戰場上屯兵對壘,兩大軍事集團進行了殘酷激烈的決戰,這場戰爭以其程序曲折、結局的出乎意料在歷史上留下令人難忘的一筆。

曹操以較少的兵力取得重大勝利,併為以後在中原與北方的統治與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自古以來,便有不少人為之思考懷疑,曹操為什麼能打敗數十萬軍隊的袁紹?究竟是什麼讓實力雄厚的袁紹遭遇失敗,從此一蹶不振?這篇文章將會為你揭開迷惑,找尋答案。

兩千年前的三國亂世,為了一統中國北方,曹操打贏了這一場戰爭

山雨欲來風滿樓

東漢末年,統治腐朽的漢朝王室逐漸喪失了控制社會的實力,來勢洶湧的農民起義戰爭使大半個中原土地捲入到戰火中。

雖然東漢政府動用了大量時間與人力最終將起義鎮壓平息,但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政府組織體系與自身力量也受到了嚴重打擊。

平定起義後,各方的豪強諸侯就地割據,各自對抗中央政府。

隨著一場場腥風血雨的諸侯混戰,曹操和袁紹逐漸成為長江以北中國北方實力最強的兩大諸侯,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為了爭奪搶佔更多的土地與人口,得到更高的權力,雙方野心逐漸膨脹。

雖然東漢政府動用了大量時間與人力最終將起義鎮壓平息,但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政府組織體系與自身力量也受到了嚴重打擊。

兩千年前的三國亂世,為了一統中國北方,曹操打贏了這一場戰爭

大幕拉開 好戲登場

曹操方面憑藉著智士謀臣與勇猛武將逐個掃除異己,擴張地盤,戰勝了除袁紹以外的多個諸侯,互相仇視的兩方勢力意圖戰勝吞併對方的決戰呼之欲出。

袁紹的這些軍事行動隨著情報刺探傳入了曹操的軍營,軍營中不少謀士與士兵心理受到震懾,十分害怕,認為袁紹軍隊數量十分強大,而自身力量無法抵禦,必然失敗。

但是曹操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卻是從容淡定,他深入分析了袁紹自身謀略不足的弱點會由於他軍事統帥的地位而無限放大,由此將自己計程車兵部署在了雙方軍事分界上的重要地點,做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準備,而曹操求賢若渴,選人用人的不拘一格也使得袁紹方面的一些將士趕來投靠。

首先袁紹為了這場決戰的開展進行了一系列部署,開始招兵買馬,晝夜練兵。

兩千年前的三國亂世,為了一統中國北方,曹操打贏了這一場戰爭

首先袁紹為了這場決戰的開展進行了一系列部署,開始招兵買馬,晝夜練兵。

戰端一起,劉備選擇了與袁紹同一立場去攻擊曹操,但是曹操深知二人短暫的聯盟基礎並不牢靠,並且劉備實力最弱,率先向劉備發起攻擊。

袁紹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藉口去挑起戰端,當時漢獻帝為了鞏固皇位,暗中派出刺客刺殺曹操,但是刺殺失敗,曹操發怒將參與刺殺的刺客全部殺盡。

袁紹得知情況之後,身旁謀士對他建議一舉將曹劉全部擊敗,永除後患,但是他沒有采納正確建議,錯過了消滅曹操的最佳時機。之後袁紹再次動兵,試圖尋找隱藏起來的曹操部隊主力進行作戰,派遣顏良準備南渡,但是曹操佯攻袁紹後方,

袁紹得知此事後十分興奮,認為向曹操開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正式向曹操宣戰。

兩千年前的三國亂世,為了一統中國北方,曹操打贏了這一場戰爭

曹操精心設計的陷進使袁紹損失了一員愛將與一部分兵力,雖然袁紹遭受失敗,但之前積攢的實力過於強大,袁紹統率的兵力數目依然很多,他並不甘心在白馬之戰中的失敗,準備韜光養晦,養精蓄銳之後在捲土重來,準備修養幾個月之後夏季再次起兵。

袁紹得知此事後十分興奮,認為向曹操開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正式向曹操宣戰。

為了保持之前奪得的勝利,曹操暗中進行著戰略謀劃。

兩千年前的三國亂世,為了一統中國北方,曹操打贏了這一場戰爭

丟盔棄甲,一潰千里。

戰爭的天平似乎已經傾斜,但是就當曹操即將支撐不住的時候,袁紹帳下的一位謀士許攸突然叛變,深夜到曹操的營帳來訪,這位許攸之前與曹操是同學,曹操正在洗腳都顧不得擦乾,赤足便出來迎接,驚呼”局面有救了。

劉備無法抵抗曹操的猛烈攻打,吃了敗仗,他察覺到戰場形勢危急,準備立刻動身前往袁紹部。

許攸在地圖上指出了袁紹糧庫的位置,曹操立馬決定將這些糧草搶奪過來。

在他的安排下,士兵們都偽裝假扮成袁紹的人馬,趁著天黑,一把火將糧草全部燒盡。袁紹得知糧草危急,回師援救卻已來不及,並猛烈攻打曹操大營。

準備趁袁紹分散兵力的時機再率部隊輕裝前進攻擊顏良,袁紹成功上當,使大量軍隊回後方應戰,關羽誅殺顏良,白馬之戰袁紹徹底失敗,奠定了之後的敗局

。曹操抓準時機率軍傾巢而出發起總反攻,面對勢如破竹的攻擊,袁紹

兩千年前的三國亂世,為了一統中國北方,曹操打贏了這一場戰爭

至此整個北方再也沒有哪個諸侯可以與曹操對抗了,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一統北方的基礎。回顧了官渡之戰的基本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役之初,優勢幾乎全部屬於袁紹一方,而曹操似乎必輸無疑。

雙方的軍隊在三個月的時間裡互相對壘,相持不下。場面陷入了雙方舉棋不定的膠著狀態,但此時曹操的軍隊內部的糧草已經不足,一線士兵在曠日持久的膠著對戰逐漸疲勞,而糧草的後勤供應卻無法解決,如此下去註定失敗。

反觀袁紹雖然擁有大部優勢,但性格弱點十分明顯,多謀寡斷,多端寡要。

《三國志》中說袁紹“憂喜不形於色,而內多忌害,皆此類也。”

甚至對自己出謀獻策的謀士也不人盡其用,沒有認識到正確的戰略戰術對戰爭成敗的關鍵作用。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可見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強大的敵人我們也要絕不屈服,勇敢動用一切智慧與力量進行戰鬥,最終獲得勝利。希望從官渡之戰汲取到的智慧可以助各位讀者戰勝一個個艱難險阻。

"曹操一面強化軍營內部的保衛巡邏,另一面在謀士的幫助下襲擊袁紹的運糧車。袁紹擁有的軍糧逐漸減少,增派了護送運糧車的人馬。

面對來勢兇猛的攻擊,曹操深溝高壘,堅守不出,一次次攻勢都被化解。曹操燒掉袁紹糧草之後,又向敵軍士兵中散佈謠言,傳播開來的謠言動搖了基層官兵作戰信心,而袁紹集團內部也開始分化瓦解,至此袁紹軍隊的戰鬥力開始直線下降,無法作戰了

但是曹操並沒有舉手投降,反而在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充分運用戰略謀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每一步都正好勝於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