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一生愛極明月,月在其詩歌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李白留世的一千餘首詩歌中,有月出現的就有300餘首,佔總數的三分之一。月下的李白,,充滿了對故鄉、故人的深情眷念;對平民、女性的樸素情懷;對人生、宇宙的深沉思索;對詩意人生、精神家園的執著追求。

月在天,人在地,月與人之間,始終隔著無盡的空間距離。而李白筆下的月亮,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一輪孤月,而是更富有生命情態,與人相親,與人相近。他用各種手法縮短人與月的空間距離,在空間上明月無處不在。

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一、江中月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此詩是青年李白出蜀時所作,大約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一向生活在四川,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離別家鄉,發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詩人初次出四川,依戀家鄉的山水,寫在舟中所見的夜景:高峻的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晶亮月影。詩人將月之倒影置於江海之中,讓無法觸及的天上月化為伸手可及的江中

月。詩篇

首句是仰望,寫靜態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之景。第三句寫出發和前往的地點,第四句寫思念友人之情。全詩連用五個地名,透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語言自然流暢,構思新穎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顯示了青年李白的藝術天賦,是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此詩是李白出蜀途經渡荊門時所作。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短短十個字,描繪了四種景象:起伏的山嶺,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長江,遼遠的荒原。每一種景象都是那樣的闊大,讓人窮盡目光,思接千里。寫出了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用流動的視角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度到平原,山巒從視線中一點點地消失,江水衝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畫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其中用“隨”字把“山”與“野”聯結在一起,用“入”字把“江”與“荒”聯結在一起。

“隨”字描繪出山脈的走向與趨勢,富有流動感和空間感,彷彿一幅圖畫在你面前徐徐展開。隨著山脈的走向越來越低,最終沒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廣闊,詩人的視野也更加開闊,而“盡”字則道出了山脈消失,平原呈現時,詩人眼前豁然開朗的喜悅感覺。“入”字則帶著強烈的楔入感,描繪出了長江衝擊荒原的力量,也激發著作者的豪情。作者內心的激昂奮進,也隨著水流奔向遙遠的天際。“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初次離別故鄉,心中有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到了荊門,河道迂曲,長江江水流速已減緩。晚上,江面平靜,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此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把生活在蜀中的詩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二、杯中月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將進酒》

此詩是沿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七言歌行

,在同題作品中影響最大。詩人豪飲高歌,借酒消愁,抒發了憂憤深廣的人生感慨。詩中交織著失望與自信、悲憤與抗爭的情懷,體現出詩人強烈的豪縱狂放的個性。全詩情感飽滿,無論喜怒哀樂,其奔湧迸發均如江河流瀉,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變化劇烈;在手法上多用誇張,且常以鉅額數詞修飾

(“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

,既表現出詩人豪邁灑脫的情懷,又使詩作本身顯得筆墨酣暢,抒情有力;在結構上大開大闔,張弛有度,充分體現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篇開頭是兩組整齊的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氣勢豪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借黃河來起興。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景象壯闊。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為空間範疇的誇張,這二句則是時間範疇的誇張。悲嘆人生短促,不直接說出自己感傷生命短暫而人一下就會變老,卻說“高堂明鏡悲白髮”,顯現出一種對鏡自照手撫兩鬢卻無可奈何的情態。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誇張。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恆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至極,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

悲感雖然不免,但在他看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詩人將天上月化為杯中影,將月與酒同飲。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一個逆轉,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表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行路難三首·其二》)又似乎並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並不就此消沉。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鼓掌讚歎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需要大寫的。於是,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積極的態度。“長風破浪會有時”,實現自我理想的這一天總會來到的,應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破費又算得了什麼!

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只能常借飲酒來發洩胸中的鬱積。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詩人“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

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青天上的明月是什麼時候升起的?我現在停下酒杯想問一問。人追攀明月永遠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明月皎潔,如明鏡飛上天空,映照著宮。遮蔽月亮的雲霧消散殆盡,幽幽月光盡情揮灑出清冷的光輝。人們知道這月亮晚上從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早晨也從這雲間消失?月亮裡白兔搗藥自秋而春,嫦娥孤單地在月宮住著又有誰與她相伴?現在的人見不到古時的月亮,現在的月卻曾經照耀過古人。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過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我只希望在對酒當歌的時候,皎潔的月光能常照杯中,使我能盡情享受人世間的美好歲月。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迴環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雲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覆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問》,下啟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情理並茂,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三、懷中月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此詩作於安史之亂前不久。李白於742年(天寶元年)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二年後,因被讒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新開始了漫遊生活。大約是在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雲行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

詩人說:棄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亂我心緒的今天,使人無限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雄心壯志,酒酣興發,更是飄然欲飛,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攬月入懷。“上天攬月”,詩人把面對“長風萬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揚情緒推向最高潮,彷彿現實中一切黑暗汙濁都已一掃而光,心頭的一切煩憂都已丟到了九霄雲外,讓我們感覺到了詩人對高潔理想境界的嚮往追求。

這首餞別抒懷詩並不直言離別,詩人重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詩雖極寫煩憂苦悶,卻並不陰鬱低沉。全詩語言明朗樸素,音調激越高昂,如歌如訴,強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漲落,一波三折,如奔騰的江河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騰挪跌宕、跳躍發展的藝術結構完美結合,韻味深長,斷續無跡,達到了豪放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明人評此詩“如天馬行空,神龍出海”。

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四、山月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對故鄉峨眉月始終未能忘懷,就是萬里遠遊之後,也一直既看且憶,更感覺峨眉月與他相伴而行。而黃鶴樓前來自故鄉的僧人,帶來了峨眉月,讓李白百感交集而追憶峨眉山月。詩中的“峨眉山月”既是貫穿始終的主線,也是詩人與蜀僧晏關係的紐帶。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我以前在巴東三峽之時,曾西望明月遙憶峨眉。詩句寫在異地“看”蜀,表達了李白思念蜀地,讚美那裡的心境。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家鄉的峨眉山月從峨眉而出,普照滄海,長與人萬里相隨。描述異地之月,借月抒懷。由故人聯想到許多,同月不同境,緣由心境來。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在黃鶴樓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這位從家鄉峨眉來的客人。描寫倆人相見默契相談暢懷的情景。憶故談今,別有心意。人生如月,陰晴圓缺,己是浮雲,來去自如。瀟灑超脫,浩然脫俗。也影射了作者雖身不能脫俗,心卻早已超脫世俗的暗意。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四句說,這明月定將伴送他到長安去,這明月不僅照到江夏,還照到長安以及周圍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等您一振高名,譽滿帝都之時,再舊來故地,與我一起玩賞峨眉的山月吧。其實,萬里共明月,本無所謂這裡明月那裡明月之分。但是,這一方面可見李白對故鄉月亮情有獨鍾,另一方面對比自己身似浮雲,滯留吳越,羨慕蜀僧歸時還可見到峨眉月。

全詩以月為媒,貫徹始終。從“我”到月,從月到僧,再寫到月,侃侃談來,動感強烈,毫不氣窒。

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五、石上月

東風扇淑氣, 水木榮春暉。

  白日照綠草, 落花散且飛。

  孤雲還空山, 眾鳥各已歸。

  彼物皆有託, 吾生獨無依。

  對此石上月, 長歌醉芳菲。

--李白《春日獨酌·其一》

這首詩作於李白因貧病來當塗投其族叔李陽冰的第二年(寶應元年,762年)初春。抒寫作者對美好春光的愛惜之情,表達了作者因年老求仙不得而產生“吾生無依”的孤獨之意。

詩篇前四句寫作者對春天美景的愛惜,也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慨。

春天,天氣暖和,

東風吹來美好之氣遍於天地之間,樹木在春光中欣欣向榮。燦爛的陽光照耀得芳草遍地生綠。但到了暮春之時,花朵散落飛揚,因此感嘆自然規律的不可轉移。後六句從日暮時孤雲眾鳥各有所歸,想到自然中的萬物皆有所託,而自己卻漂泊無依。因此舉杯對著石上之月,邀之共飲,以達長醉歌春日之芳菲。情調既是感傷,也是豁達。

李白唱醉的明月無處不在:抬頭在天低頭在水,伸手在指尖回首在心間

李白寫明月的詩歌,在空間上無處不在:人行至山中,山有月;渡於江上,江有月;步行溪邊,溪有月。所以在李白詩歌中,有“山月”“湖月”“江月”“溪月”“石上月”……明月隨處可見。

真可謂是:抬頭月在天,低頭月在水;伸手月在指尖,回首月在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