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發建立周王朝之後,過了2年便抑鬱而終,他到底有何憂慮?

前言

在封神演義的最後,周武王姬發在姜子牙等人的輔佐下,成功滅掉了商朝,不管是從哪一點看,他都給人們留下了英明神武的印象。只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中,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後,僅僅兩年便抑鬱而亡。那麼,隱忍百年,好不容易開啟賢明治國的一代聖主,到底有何憂慮呢?

姬發建立周王朝之後,過了2年便抑鬱而終,他到底有何憂慮?

周朝興於周文王

追根溯源,周王朝的崛起過程,與秦國非常相似,他們都是經過幾代國君的持續奮鬥,才為自己以後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姬發之所以能夠完成推翻商朝的這一歷史壯舉,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他的父親周文王姬昌。要知道,在商朝還是武乙統治時期,姬發的爺爺季歷,為商朝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因此,部落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

後來武乙去世,商朝改由文丁統治,他忌憚季歷的實力,便將其封為西伯侯,軟禁在了都城,不出所料,季歷在都城被害死,他的兒子姬昌繼承了諸侯實權。按理來說,自己的父親被害死,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報仇雪恨這條路,但姬昌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一副溫順模樣,繼續在商王手底下卑躬屈膝,光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姬昌並不是魯莽之人。

姬發建立周王朝之後,過了2年便抑鬱而終,他到底有何憂慮?

雖然說,他當時接手的諸侯國實力已經相當強大,但姬昌並不滿足於此,反而勤政愛民、廣施德政,尤其是“九一而助”的政策,將田地重新劃分,讓百姓可以選擇幫助耕種公田,並且只收取1/9的農業稅,在當時的環境下,這樣的稅率可以說是很低了。不過,這樣一來,就給了農民很寬鬆的生存空間,也增強了群眾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漸漸的,社會財富就開始積攢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姬昌貴為一國之君,身上卻從來沒有一絲奢侈風氣,有時候,還穿著普通百姓的衣服,親自到田間勞作,如此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讓他的名聲很快傳遍諸侯國。或許在現在看來,姬昌的政策理念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在那個時候的封建王朝,能夠制定“敬老慈少”“禮賢下士”的要求,已經算是超越時代的思維認識和執行力。

姬發建立周王朝之後,過了2年便抑鬱而終,他到底有何憂慮?

像姜子牙、伯夷、叔齊等人才,都心甘情願為姬昌效力,而且,類似這樣的德政措施還有很多,比如減輕刑罰,廢除犯罪妻子連坐的規定等等,讓姬昌在人民百姓中的公信力變得越來越強。

《荀子·哀公》中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也就意味著, 民心的重要性,而姬昌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就說明他是一個非常睿智的人。

周王朝的建立

況且,為了實現心中隱藏的目標,他也很善於暗中鋪路架橋,表面上是用自己封地中洛河西岸的土地,換取商紂王廢除“銅烙”這一殘酷刑法,實際上,引起了百姓對商紂王的更大仇恨,而他在眾人的心中,便留下了一個聖君

明主

的形象。再加上,他遷移都城的過程中,吞併了密國、黎國等諸侯國,這樣一來,就打通了通往商朝統治核心的道路,而這也為周朝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姬發建立周王朝之後,過了2年便抑鬱而終,他到底有何憂慮?

雖說商紂王昏庸無道,但在他的身邊,還有很多足智多謀的臣子,所以姬昌勢力的迅速膨脹,也為他引來了殺身之禍。那個時候的姬昌,其實已經具備了討伐商紂王的實力,可他卻一直隱忍蟄伏,直到去世,都沒有發動戰爭。後來姬發成為新一代諸侯,也沒有急功近利,不過他的心思已經非常明顯,只是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

姬發起兵之際,四方諸侯紛紛前來投奔,強大的實力讓商紂王的軍隊一觸即潰,最後的結局大家也清楚,商紂王無力迴天,在鹿臺自焚而死,自此,商朝滅亡,周王朝建立。姬發為了鞏固周朝的統治,在返周後選定伊水、落水一帶夏人的故居地,準備建立新的都邑,但還沒有實行計劃就已病逝,而這距離周王朝建立,僅僅過去2年時間。

姬發建立周王朝之後,過了2年便抑鬱而終,他到底有何憂慮?

周武王為何抑鬱而終?

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雖然姬發建立了周王朝,但在滅商之後,天下並未太平,再加上,殘餘的殷商勢力依然存在,不可能一下子剷除乾淨,而且周邊封國也有殷商的擁護者,所以不能用太激進的方法。為了安撫東方的殷人,他便讓紂王之子武庚繼續居住在朝歌,統領殷商舊部,並派了自己的弟弟管叔、 蔡叔、霍叔在旁監視,沒想到事與願違,採用的這種懷柔政策,讓武庚將殷商勢力越發的擴大。

本身周武王就是以小邦之主統治萬國,一方面既要牽制原商朝的勢力,另一方面還要鞏固自身的統治,不穩固的根基,便成了姬發最大的憂心之處。為了不讓各國為虎作倀,姬發便廣施仁政,給予了各國很多好處,可這樣做,不僅沒有得到各路諸侯國的誠服,反倒讓那些國家,與武庚關係走得越來越近,尤其是徐、熊、盈等國,甚至都不來朝貢,這讓姬發深感不安。

姬發建立周王朝之後,過了2年便抑鬱而終,他到底有何憂慮?

在父親姬昌時代,姬發的精神就一直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伐紂之戰時,就已經耗盡了精力,如今又被殷商舊部的發展形勢所困擾,為了鞏固全國政權,他每天夜不能寐,就這樣,因為過度操勞導致身體嚴重受損,到最後身心不支,憂鬱病倒。作為周王朝的第一代天子,姬發的去世,勢必會引起天下大亂,所以大臣們在得知他的身體情況後,都在想辦法極力挽救,奈何忙活了一場,還是

抵不過

天意。

臨終前,他的心裡依然掛念著周王朝的前途,可殘酷的現實,讓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把自己十幾歲的兒子,託付給了自己最信任、最有才能的弟弟,希望他能輔佐朝政。據《禮記文王世子》記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也就是說,姬發去世時,已經93歲高齡,也算是壽終正寢。不知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文獻:

《荀子·哀公》

《禮記文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