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匠人”到“館長”——儺雕傳承人秦發忠的“文化自覺”

從“匠人”到“館長”——儺雕傳承人秦發忠的“文化自覺”

圖為秦發忠在博物館。新華社記者羅羽攝

新華社貴陽8月24日電(記者羅羽)中國西南部貴州省大山深處有一座不足350平方米的民間博物館,展品以儺面具為主,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前來參觀。

47歲的館長秦發忠是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劉官鄉周官村人。從事儺雕30多年的他,於2015年建成這座儺雕博物館。2016年正式開館以來,參觀人數逐年增多,還有不少是來自國外的遊客。秦發忠說,越來越多人熱衷於瞭解傳統儺面具文化,他們願意花時間在博物館參觀走訪。

“整個博物館有面具數千件,其中展示出來的有數百件,它們造型不同、顏色不同、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不同。”秦發忠說,作為博物館的館長,同時也是唯一的講解員,他的主要職責就是為遊客介紹面具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

從“匠人”到“館長”——儺雕傳承人秦發忠的“文化自覺”

博物館裡的地戲面具。新華社記者羅羽攝

秦發忠所在的安順被譽為屯堡文化之鄉。600多年前,明朝派大軍南征討伐叛軍,後為鞏固統治,又派出商人、匠人、平民等與官兵一道在安順一帶居住。這些人在語言、服飾、建築等方面沿襲了明代的文化習俗。地戲作為屯堡文化的特徵之一,以特有的裝扮、唱腔及戴在臉上的面具等聞名於世。

秦發忠表示,儺面具是中國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儺儀、儺戲等演出,種類眾多,造型各異,具有祛災納祥的作用。地戲面具屬儺面具一脈,是屯堡文化與當地文化融合的產物。但地戲面具又有自身鮮明特徵,其中的武將面具顏色更為鮮豔,其頭盔多以星宿、龍鳳盔為主,耳朵為組合部分。

從“匠人”到“館長”——儺雕傳承人秦發忠的“文化自覺”

博物館裡的地戲面具。新華社記者羅羽攝

周官村是屯堡文化的核心區之一,曾聚集了大批雕刻地戲面具的匠人。秦發忠14歲就跟村裡的祖輩學習地戲面具雕刻。還曾走南闖北,赴北京、上海等地推廣和銷售地戲面具。後來,他創立公司、建了廠房,事業走上正軌。

但問題也很快顯現。“有一次,遊客問我為什麼地戲面具與其他的儺面具造型不同,文化內涵是什麼,我才突然發現自己完全不懂。”秦發忠說,他下定決心建造博物館,建設儺面具文化研究、展示和傳播陣地。

在正式建館前,秦發忠做了十多年的田野調查,他深入周邊村寨,蒐集古劇本、碑刻、面具等文物,追尋、瞭解地戲面具背後的文化內涵。同時還主動參加省內外舉辦的各種儺雕文化及屯堡文化研討會,加強交流學習,逐步成為儺雕文化和屯堡文化方面的專家。2016年,他被評為首屆十大貴州工匠之一。

從“匠人”到“館長”——儺雕傳承人秦發忠的“文化自覺”

秦發忠正在博物館為遊客講解。新華社記者羅羽攝

博物館建成開館後,秦發忠的身份也從匠人變成了館長。除講解外,他還舉辦儺雕技藝體驗、開辦文化講座等,不遺餘力地傳播儺面具文化。

秦發忠說,儺雕匠人不僅要有文化自信,還要有文化自覺,增強對造像背後歷史和文化的理解,才能更好傳承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深圳遊客宋薇是一位美術老師,慕名前來尋訪。“人們的精神需求不斷增長,民間博物館越來越多,也出現了更多像秦發忠一樣的人,主動深入研究歷史和文化,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加規範和專業的保護、傳承。”

宋薇說,秦發忠的講解讓地戲面具“不再是掛在牆上的冰冷造物,而成了具有生命力的‘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