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醒讀史:“堯、舜、禹”?

驚醒讀史:“堯、舜、禹”?

真相很簡單,人性把握住才有真相!

想到了就先寫下來,近來再看先秦史前史上,偶然就想到了五帝時代的名號,聯想到了一些另外的事。

黃帝部族接受了炎帝部族的投誠,實力進一步壯大,民豐將多,一舉滅掉蚩尤統治下的東夷成為可能,此舉一舉多得:可以消滅掉炎帝投誠部分的精兵悍將;為炎帝部族復仇,收攏人心,使炎帝部族民眾死心塌地;彰顯黃帝部族強大武力,震懾聯盟其他小部落;掠奪更多財富、土地、人口、奴隸等為統治階層爭取更多利益。

以炎帝部族為誘餌誘惑蚩尤決戰涿鹿,最終透過一系列苦戰將蚩尤統治階層推翻,使東夷陷入部落內部衝突,近期對中原黃帝統治不再構成威脅,中原一統,統治

權力集中

,再無炎帝黃帝之分。

開創統一盛世以後,五帝順序登場: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不言而喻,統一集權開創者,武功教化空前,主要是用野蠻手段統治,殺伐使人信服,傳承數百年。

顓頊:屬於旁支復興,類似於劉秀、劉備借黃帝子孫身份,改良最佳化腐敗社會風氣,統治手段武力為主,輔助教化。因為群落農耕生活為主比較穩定、築有城池、房屋保障安全,而且有戰俘、奴隸供勞作征戰使用,對自然現象觀察、生活聯想、信仰崇拜逐步開啟。

堯:

這個堯是後世儒家通假得來,本字應該是“爻”

。社會進一步發展,文化屬性教育越來越重,教化生存之道,“爻”象形文字意義在於崇尚弱肉強食,信奉武力至上,要求人們在明白強弱現實,堅守自身階層、範圍。另外一層在於,經過長期認知觀察,對自然現象、規律有一定了解,但未認知的現象更多,受限於人的精力,寄託神靈。讖語、占卜、龜甲紋解析等來表示非人為可控事件,同時拉開統治階層、普通民眾認知,將人為混合到神蹟昭示之中,開始愚民、教民時代。以氣象、地址、災難、生老病死做載體呈現,信仰神靈提示,心存天子、天道。

舜:

名字是其人生寫照,出生不好,因為其品德而被人舉薦,這是典型的亂世背景體現,如東漢末年舉孝廉潔取士。說明以“人為天道”引導治理已經造成門閥部落尾大不掉,互相牽制掣肘,引進一個沒有實力的人來坐虛位也比較常見。天道昭示不一定是每一次都靈驗,統治階級不斷壯大,更多人之道天諭的真實意圖,改進勢在必行,新舊交替自然衝突不斷,希望順利、平和,中庸思想由此萌芽。保護好既得利益,服從大多數,“順勢而為”追求最大共同利益,也算是共和思想形成之初。“舜”即為順,同樣是人們賦予他的一個稱呼,不一定是他的本名,順勢易成,遇到儒家最佳化便成了“舜”。

因為人的自私屬性決定這各階段不能久長,但整體環境比較穩定祥和,進一步約束人的思維與言行正在快速形成。

禹:是真正的貴族,家族譜系非常清楚,祖父、父親、母親、兒子都能夠一一查詢對應,能夠輕鬆贏得部分強大部落支援,團結貴族部落也相對容易。其父鯀被殺應是被部落聯盟內部鬥爭而被殺,禹從小就遠離部落聯盟權利中心,也可能是被髮配外出,但禹深刻明白實力的重要性,有了實力才有發言權,才能復仇反制。

禹名稱選擇符合當時下層象形文字認知,字分上中下三個層次,上層有冠,中層有田、有房,下層有食物、有工具,有統治階層權利地位象徵,容易形成基層群眾普遍好感。

禹常年在外平定水患,深受洪泛區百姓愛戴,加上貴族基礎引領,登上部落聯盟王座順理成章。登上華夏一統的王座,改革成為必然,如何打擊、削弱部落聯盟貴酋長們的權利,進而保障統治安全和長治久安?(一)搬離原有公共聯盟統治中心,徹底拋棄原來部落聯盟的構成,在陽城組建天下統治中心。將前期統治後裔封王安國圈禁,堯的後代封唐國,舜的後代封虞國。從根本上解決了諸侯不誠服乃至叛亂的安全問題,王都所在都是自己治水時的舊部親信。(二)規定五服: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

侯服

,再外五百里叫

綏服

,再外五百里叫

要服

,最外五百里叫

荒服

。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階級劃分清楚層層遞進並固化,類似於魏晉時期推行九品中正制保障統治利益,嚴禁越級行為。諸侯都在天子眼皮之下,

所有百姓只管束不教化,各司其職,遵守規制都能有序繁衍更替,開啟家天下時代。

堯、舜、禹應該是不同的發展階段,而不是單獨對應每一個人,是不同的華夏文明發展時期。

從黃帝部族一統華夏各個族邦,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是每一個階段統治者們要考慮的延續方式,相容幷蓄,總結嘗試創新,不斷完善修飾,共同譜寫完整歷史文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