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一個區,因為一條河而得名,曾是古九州之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兗州區來說,人口超50萬,地處山東省西南部,介於北緯35°43′17″—35°43′17″,東經116°35′21″—116°45′01″之間。北鄰寧陽,西靠汶上,南、西分別與鄒城、任城接壤,東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鄰,總面積535平方公里。兗州是古九州之一,因為一條河而得名。兗州歷史文化悠久,九州文化、大禹文化等交相輝映,素有“九省通衢、齊魯咽喉”之稱。

山東省一個區,因為一條河而得名,曾是古九州之一!

首先,兗州區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地處魯中山地泰沂山區西南部的山前傾斜平原。西部由汶水南泛,洪水沖積地貌明顯;東部泗水向西南傾洩,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部洸府河、楊家河二水並行,地勢低窪。地面高程60~38米,高差22米平均海拔49米,平均坡降1/1500。東北部受構造影響,為第三系淺埋區,地面坡降較大。兗州區境內氣候屬暖溫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降水較為充沛,呈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等氣候特點。境內氣候區域性差異不大,春季(3~5月),溫度回升快而變化劇烈,多西南風,乾燥少雨,常形成春旱。夏季(6~8月),高溫高溼,炎熱多雨,間有伏旱發生和雷暴、大風、暴雨、冰雹、連陰雨等天氣出現。秋季(9~11月),形成秋高氣爽天氣,降水明顯減少,秋末氣溫急降。冬季(12~2月),天氣乾冷,雨雪稀少。

山東省一個區,因為一條河而得名,曾是古九州之一!

就兗州區的歷史來說,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分為九個州,兗州就是古九州之一。對於兗州這一地名,因兗水而得名。兗水,即濟水。亦作沇水、泲水。《續漢書·郡國志》 河東郡垣縣: “有王屋山,兗水出。” 兗亦作沇。《尚書·禹貢》: “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 又兗州,《史記·夏本紀》 作沇州。春秋時期,該地區屬魯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楚國消滅魯國,今山東省兗州區一帶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濟寧市兗州區一帶屬魯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兗州區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值得注意的是,兗州還是東漢十三州中的一個州,比如曹操曾在東漢末年擔任兗州刺史。

山東省一個區,因為一條河而得名,曾是古九州之一!

隋開皇三年(583年),“遂廢諸郡,行州縣之制”。大業二年(606年),瑕丘之兗州改為魯郡,領十縣。西兗州改為東郡,南兗州改為譙郡。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平徐元朗部,置兗州。治所設在瑕丘,領任城、瑕丘、平陸、襲丘、曲阜、鄒、泗水七縣。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設兗州秦沂節度使,屬河南道,治瑕丘。到後周時期,因慕容彥超據兗州時反叛,遂降兗州為防禦州,領六個縣。北宋建立後,兗州改為襲慶府,治瑕縣,隸屬山東東路,下轄瑕縣(今兗州市)、奉符(今泰安)、泗水、襲縣(今寧陽)、鄒縣(今鄒城)、任城(今屬濟寧市)、仙源(今曲阜)、萊蕪、金鄉、魚臺十個縣。元朝時期,設立兗州,治嵫陽,隸屬濟寧路。

山東省一個區,因為一條河而得名,曾是古九州之一!

最後,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為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朝這一歷史階段,仍設兗州府,治滋陽,隸屬山東省。到了1913年,撤銷兗州府,該地區屬滋陽縣。1962年1月,滋陽縣改稱兗州縣。1992年9月19日,兗州縣改稱兗州市。2013年11月,撤銷兗州市,設立濟寧市兗州區。如今,兗州市為山東省濟寧市下轄的一個區。截至2019年底,兗州區下轄4個街道、6個鎮,常住人口55。47萬人,總面積535平方千米。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兗州區,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