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史記五帝本紀》在舜去世後就終結了,接下來開始了

“新的紀元”。

禹開創了夏朝,所謂的

“禪讓”制度也終結,《史記夏本紀》以介紹禹的出生血統作為開篇拉開了家天下的時代序幕。

說道禹,那他治水這件事就完全避不開,禹成為君主也正是因為治水有功。

《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但禹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是

“罪臣”之後,帝堯時期,用鯀治水,但鯀沒有成功;到帝舜時,直接將鯀流放到了一個叫羽山的地方,這件事直接導致了鯀的死亡。

魔幻的地方也在這裡出現,帝舜讓禹繼續治水,這是為了讓禹

“將功補過”麼?

帝舜視乎對自己太過自信,沒想到什麼叫

“養虎為患”,最終導致自己失去了一切。

《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禹為了活命,表現出了極高的城府。

當大家都舉薦他治水,帝舜也要啟用他時,他再三推辭。弄的帝舜很不爽,給你機會你還不要?直接下了道命令

“女其往視爾事矣”,很明確

給禹說“讓你去你就去,別推三阻四的!”

禹這邊

“勉為其難”的答應了治水後,他是怎麼做的?

極度勤勉,為了治水能在外十三年,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口都不進去。

《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節衣縮食,為了治水能自掏腰包,身居陋室。

他上山下水、披荊斬棘,隨身攜帶的始終是準繩、規和矩、測量四時的儀器。他待人謙遜溫和,舉止溫文爾雅,

禹治水是從冀州開始的,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最終開闢了九州、疏通了九條河道、九個大湖,還鑿通了九座大山。他在治水的時候還順便確定了各個地區需要給君主進貢的物品。

《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透過禹的努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這天,舜在朝堂上靜靜

聽著禹、伯夷、皋陶就謀略、修身、品德等方面

“侃大山”,這三個人要數皋陶的話最多,禹也是偶爾搭一句腔。

帝舜突然對禹說

“你有什麼高見,也說來看看”。

禹立即向舜拱手拜叩,說:

“唉,我哪有什麼可說的,我只是想每天努力辦事,為君主您分憂解難啊。”禹還說:“像我們這種,能有幸輔佐您的臣子德行高尚,百姓才會歸順誠服。而您用完美的心意向上蒼禱告,蒼天就一定會不斷地賜給你幸福、吉祥。”

禹這一出話說的,謙遜中透露著的馬屁,讓舜極為高興。

《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舜也假裝感謝了一下禹,說天下臣民能感謝自己、能自願俯首稱臣,額多虧了有禹你們這樣的臣子的努力啊。

皋陶是個眼力勁很強的人,馬上安排下去,讓廣大的民眾都要以禹的行為操守為樣板去行事,如果有違背的,那就要施以刑法。

啊,這

~

皋陶到底是在拍舜的馬屁還是禹的馬屁呢?還真不好說。

這次談話過去應該不久,禹就取代了舜,開始施行君主的職責。

《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之前說過,舜和禹之間其實是有殺父之仇的,所以舜能真的因為感召禹的德能而

“禪讓”麼?禹又能心平氣和的等著舜的“禪讓”麼?

其實通讀《史記夏本紀》中關於禹的這些故事,就已經可以推測出,禹絕對是一個和吳王勾踐一樣能忍之人。

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舜的年事漸高,而禹的功勞那麼大,取而代之是早晚的事。甚至有史籍記載說舜是被禹殺死後取而代之的,韓非子對禹的評價和對舜的一樣,都說他們是弒君之人。

《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禹在真正繼承君主之位前,也推舉了舜的兒子繼位,自己跑到一個小縣城生活,而後所有的臣民都向禹去

彙報工作

,最後禹也勉為其難的應承當君主。這個故事在禹的兒子啟身上又重複的演繹了一次。

總之,禹的君主之位被自己的兒子啟繼承了,然後就再也沒有

“禪讓”的說法,開始了世襲制。

《史記夏本紀》最後一點,也就沒有在說什麼特別有用的事了,就羅列了夏朝君主一代又一代,都是父死子繼,直至夏桀。

《史記》夏禹:俯首稱臣報父仇,終結禪讓制度,開創新的紀元

而夏桀死之前,最恨的就是沒能把湯處死,在夏桀看來,當初如果自己處置了湯,也不會遭受不幸、更不會因此丟了性命。

那麼湯是個什麼樣的人,他開創的殷商王朝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下一次,讓九日旁觀為你們帶來《史記殷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