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的債要我來還?羅馬尼亞對烏克蘭領土發難,到底讓誰更難堪?

雖然渴望力挽狂瀾的王安石變法最終功虧一簣,但卻依然留下了累累碩果,尤其是威震西北的“熙河開邊”,透過在西北拓疆千餘里,積貧積弱的北宋王朝不僅罕見地取得了對吐蕃的壓制性優勢,更對西北邊患西夏形成了戰略迂迴的有利態勢。

仇人的債要我來還?羅馬尼亞對烏克蘭領土發難,到底讓誰更難堪?

然而當司馬光重新入朝,很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廢除了王安石變法的內容,更主動放棄了“熙河開邊”的結果,理由是這是政敵王安石取得的成果,我不要!

古今中外,這種片面強調內部對立進而自毀長城的例子不勝列舉,而今,烏克蘭也要將敵人俄羅斯昔日給自己奪取的領土“如數奉還”。當然,這是被迫的。

雖然過去了長達兩天時間,但今天的烏克蘭依然深深地記得:就在俄烏對抗出現不可思議的歷史性轉機,烏克蘭在哈爾科夫方向大舉反攻,“勝利之日”指日可待時,其“後院”卻突然火光沖天。

根據羅馬尼亞前外交部長安德烈·馬爾加的說法,“我們處在絕對特殊的境地,我負責任地說,烏克蘭的領土邊界是不自然的,它必須把外喀爾巴阡割還給匈牙利,加利西亞割還給波蘭,布科維納割給羅馬尼亞,頓巴斯和克里米亞割給俄羅斯。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的領土,我們堅持這一點,就會有衝突。”

仇人的債要我來還?羅馬尼亞對烏克蘭領土發難,到底讓誰更難堪?

概括來說就是:烏克蘭現有的領土邊界是“不自然的”,應該割還俄羅斯、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這4國的歷史領土。

作為羅馬尼亞著名的政治學家,以及先後擔任羅馬尼亞教育部部長和外交部部長的政治人物,馬爾加在羅馬尼亞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所以,他的發言一石激起千層浪也就不足為奇。

對於俄羅斯、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這4國而言,馬爾加的仗義執言自然深孚眾望,收穫一片讚揚之聲,然而烏克蘭卻表現得怒不可遏。

尤其是烏克蘭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當晚就釋出了駁斥宣告,表示安德烈·馬爾加作為一個歐洲民主國家的前部長,發表了對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特別是領土邊界不可侵犯性原則的質疑言論,我們對此感到遺憾。確保充分尊重這些原則是歐洲大陸安全與穩定的基礎。

仇人的債要我來還?羅馬尼亞對烏克蘭領土發難,到底讓誰更難堪?

末了,他們還補充道:這種說法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接受的。在烏克蘭英勇捍衛其獨立和整個歐洲的安全之際,這是一種特別惡劣的侵犯行為。

這段慷慨激昂的表態,概括起來就是:

“你這個老不要臉的,麻煩做個人吧!我們可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啊!”

是的,烏克蘭不能容忍自己在前方衝鋒陷陣,尤其是有了西方世界的價值觀與俄羅斯短兵相接時,身後卻傳來落井下石甚至卸磨殺驢的聲音。

但問題是,馬爾加說的確實是事實啊,而且與俄羅斯方面的說法遙相呼應。

關於烏克蘭的領土問題,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有話說,尤其是在俄烏交兵之前的電視演講上,普京再度深情表示:

仇人的債要我來還?羅馬尼亞對烏克蘭領土發難,到底讓誰更難堪?

“在偉大衛國戰爭前夕以及戰爭結束後,斯大林已經把一些之前屬於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的領土併入蘇聯並移交給了烏克蘭……1954年,赫魯曉夫因故將克里米亞從俄羅斯手中奪走,也贈送給烏克蘭。實際上,這就是蘇維埃烏克蘭領土的形成方式。”

雖然普京的說法並不那麼完全準確,比如蘇聯斯大林時代,雖然有各加盟國的說法,但卻組成了一個眾志成城的大家庭。斯大林從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奪取的土地,雖說併入了當時的烏克蘭,但本質上還是蘇聯,或者是俄羅斯。只是當蘇聯解體後,這些土地才“就近”成為烏克蘭領土,和斯大林不曾想到蘇聯會解體後,其內心也沒有將從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奪取的土地納入烏克蘭領土的主觀願望。

但蘇聯解體後,這些土地納入烏克蘭領土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所以你看,大家都這麼說,你要說馬爾加是扯淡,那真是無稽之談。而且就全是三人成虎,這些言論也足以“顛倒乾坤”。

仇人的債要我來還?羅馬尼亞對烏克蘭領土發難,到底讓誰更難堪?

這也就意味著,烏克蘭確實繼承了蘇聯的領土,而蘇聯又在斯大林的手中成為大號的俄羅斯。所以烏克蘭欠著俄羅斯的人情,卻恩將仇報地與俄羅斯成為不共戴天的仇人。

理論上說,烏克蘭各種背叛歷史且斬斷所有後路的行為,更應該得到西方世界的青睞與首肯。但現實情況卻是:

大家並沒有把烏克蘭當成自己人。非但如此,它們還始終沒有把烏克蘭當根蔥。

對啊,你都連後路都沒有了,不僅不能打而且還做不了內應,那我要你還有個錘子用?還不如瓜分拉倒,大家還能落個清靜。

所以,烏克蘭的故事告訴我們:

當你放棄了自己的初心,成為背叛祖國的人,就徹底失去了被別人尊重的資本。在淪為喪家之犬的情況下,就不要指望花樣繁多的跪舔姿勢能收穫他人的傾心,畢竟它們要的是你打擊昔日兄弟的價值,身邊從不缺卑躬屈膝之人。

仇人的債要我來還?羅馬尼亞對烏克蘭領土發難,到底讓誰更難堪?

然而,今天的烏克蘭已經提供不了這個價值,儘管國內打得一片狼藉,但俄羅斯只要還有一口氣,烏克蘭的所謂犧牲就沒有意義。所以,馬爾加的直言,絕不是說說而已,那是對烏克蘭這種見異思遷者躍然紙上的鄙夷。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如今的烏克蘭已然失去了與俄羅斯和解的可能,因為蘇聯解體後異軍突起的寡頭集團,早已將烏克蘭綁上了“一路向西”的戰車,烏克蘭雖然在亞努科維奇時期後做過“大江東去”的嘗試,但很快功虧一簣。

從沙俄時代開始,烏克蘭就被俄羅斯和西方世界來回撕扯,第聶伯河兩岸早已成為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在這樣的情況下,向東向西都是悲劇,但自己在蘇聯解體後又在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忽悠下主動棄核,失去了核武器這個護國神器。

所以,沒法中立的烏克蘭只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而這個方向只有向西。這也意味著,烏克蘭的悲劇,就是一個無法掙脫的死局。

仇人的債要我來還?羅馬尼亞對烏克蘭領土發難,到底讓誰更難堪?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