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自古以來,每一個讀書人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入朝為官,為民為民,死後流芳百世。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就有一首詩:“先為天下憂患,後為天下之樂”。

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想起了北宋的時候,有一位為民著想的好官員,被封為文正。

范仲淹之所以被後人所認可,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言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范仲淹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這種官員,在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的時候,就把米漲價了,有趣的是,人們對他的這種行為表示了感激。那到底發生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一個富有家庭的窮人

公元989年,范仲淹生於蘇州吳縣,蘇州自古以來就是富庶之地,繁華繁華之地,他的家族就在姑蘇一帶,範氏世家大族,從東漢開始,祖上就出了很多顯赫的人物。

但這種出身並沒有讓范仲淹得到多少快樂,范仲淹出生後一年,他的父親就病逝了,他的生母謝氏,因為不是范家的正室,所以在他的父親死後,范仲淹就開始了自己的遊歷。

范仲淹的生母因生計所迫,只得與他的幼子改嫁到蘇州的朱文翰,范仲淹亦改為朱。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好在朱家的人忠厚老實,對謝氏母女二人都很好,對范仲淹也很好,從來沒有說過自己的身世。

范仲淹自幼喪父,但他的童年生活並不悲慘。

范仲淹在朱家人的悉心照料下,有了一個完整而快樂的童年,和朱家人一樣,接受了同等的教育。

范仲淹長大成人,朱文翰依然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他,在這一點上,他可以說是一位出色的父親,他培養繼子,純粹是因為仁慈,而不求任何回報。

知道繼父的來歷,范仲淹很是感激,所以改了範姓,表示自己不會忘記自己的根,但這並不妨礙范仲淹和繼父之間的關係,范仲淹雖然入了官場,但與繼父一家的關係還是很好的。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范仲淹為了更好地學習,與父親、母親告別,開始了自己的學業,他的新家並不是很富有,朱文翰已經年事已高,根本負擔不起范仲淹的學費。

范仲淹對這一點並不在意,他現在已經有了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氣度。在飢寒交迫的時候,范仲淹在長白山上住了一間寺廟,每日只熬一鍋稀飯。

那時候,天氣寒冷,粥在鍋裡凝固,范仲淹便將它分成四份,每日一次,早上一次,一次吃一次,一次吃一次,三年後,就有了“斷齏畫粥”的說法。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艱難的時日,換做是誰都會受不了,但范仲淹一點也不覺得苦。正是由於有了這種經驗,范仲淹在以後的生活中,總是把人民的苦難掛在心上。

只有親身經歷了苦難,才能產生共鳴。

聖賢是怎樣修煉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范仲淹終於在1015年中了進士,被封為廣德軍司理,負責刑獄、訴訟等事務。

范仲淹雖是九品官員,但辦事極其認真,終日埋首於卷宗之內。每次發現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范仲淹都會抓著不放,因為在他看來,身為一名臣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對人民負責。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人民受了委屈,那些下層的工人就不能為自己辯護了,這也是他的責任。范仲淹為天下蒼生,往往會將自己認為不合理的事情,整理出來,然後一一彙報給自己的上級。

一開始,他的領導還很欣賞他的所作所為,但是范仲淹發現的案子越多,他的上級就會忍耐不住。

但范仲淹卻時常纏著自己的上級,非要把案情弄個水落石出,這種作法不但讓他的上級吃盡了苦頭,而且還常常鬧得不歡而散。

范仲淹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在他的努力下,很多冤案都得到了伸張,那些被囚禁的無辜者也得到了解放。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同時,范仲淹也大力提倡開設書院,鼓勵本地青年到書院學習,以教育民眾。

在他的努力下,當地的民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不再那麼暴力,犯罪活動也少了很多。

范仲淹在宋仁宗即位後被調往泰州鹽倉,因此處攔住海水的堤防年久失修,潮水時常沖垮堤岸,破壞農作物。

范仲淹見此情形,當即寫信給泰州知州張綸,提議重修。對此,很多人都斥責范仲淹,告誡他要盡力而為,不可越俎代庖。

范仲淹說:“百姓都被海潮侵襲,民不聊生,我這個鹽官,要找誰要鹽?這是我的職責所在。”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好在范仲淹的建議得到了張綸的首肯,得到了朝廷的首肯,便讓范仲淹去修建水壩。

修建大壩的時候,正是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洪水滔天,根本不是人力可以阻擋的,范仲淹雖然對建築工人的安危很是關心,但在這一片混亂之中,依然有兩百多人喪命。

朝廷知道這件事情後,立即暫停修堤,命淮南轉運使胡令儀對這件事情進行調查,幸好胡令儀是個正直的人,和范仲淹一樣,對范仲淹很是同情,所以朝廷才會答應范仲淹繼續修建水壩。

到了後來,經過范仲淹和民間百姓的辛勤勞動,堤防工程總算完工,歷時四年,全長71公里。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大壩建成後,當地民眾總算從潮水中解脫出來,而為表達對范仲淹的感激之情,更是讓民眾對范仲淹的喜愛與認同,真的是發自內心地關心民眾。

不正常的行為

皇佑二年,江南大旱,糧食歉收。在這場災難中,吳州和兩浙地區的災情最為嚴重,民眾只能靠樹皮、草根等食物來填飽肚子,情況十分糟糕。

很多商人都在趁火打劫,囤積糧食,哄抬物價,而范仲淹就在浙西。

范仲淹為了解決民眾的食糧問題,一直在苦思冥想,但在災民捱餓的時候,范仲淹忽然間對燒香拜佛起了極大的興趣,經常到本地的寺廟裡上香,祈求大旱能儘快結束。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民眾們看著范仲淹的舉動,都有些失望,範大人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現在又把希望寄託在了佛祖的身上,看來這場饑荒是在所難免了。

之後范仲淹在本地舉行了一場龍舟比賽,還和地方官員們在西湖上飲酒作樂,這讓范仲淹更加惱火。

范仲淹也在呼籲民眾重修寺廟,大興土木,對救災隻字未提。那時,米價本來就很高,范仲淹又命米商漲價,米價一路飆升,從八十文一斤,到一百八十文一斤。

以范仲淹以往的作風,在這種大災大難的時候,必然會救民於危難之中,然而他卻什麼都沒有做,甚至還沉浸在了酒宴之中。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於是百姓們感覺到了一片黑暗,他們跑到衙門裡去哀嚎,難道百姓的死活對他們來說就是微不足道的嗎?就在眾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異變突生。

因為范仲淹的大力建設,寺廟和官府都在大量的招工,每日僱用的苦工多達千餘人。此外,各種專案的開展,使得餐飲、娛樂、貿易等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浙西非但沒有受到重創,反而生機勃勃。

原來范仲淹的真正目標並非是吃喝玩樂,而是透過各種專案與酒席來帶動地方經濟,單憑朝廷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難民們在野外勞作的成本很低,而現在,大量的建築工程可以讓當地的商人們用低廉的成本來招募工人,而且還可以保證他們的生活質量。

本地的經濟繁榮了,其他地方的商人也會聞訊趕來,抬高價格,商人們就會從別處收購糧食,然後賣給災區,然後賣出更高的價格,大賺一筆。

商人們將大量的糧食運到了浙西,范仲淹當機立斷,開始發糧,結果就是米價大跌,那些想要渾水摸魚的商人們都傻眼了。

這批人在運輸糧食上花了不少錢,現在又要花更多的錢,沒辦法,商人們只能暫時停止損失,開始低價賣出自己的糧食。

災民吃不起飯,范仲淹卻下令提高糧食價格,百姓:好官!

於是,糧食的價格一路下跌,到了後來,竟然還不如災前的時候,因為糧食的儲備,浙西的災情,終於被徹底的化解了。

直到這時,那些災民們才明白,自己對範先生的誤解,然後開始稱讚范仲淹是個難得的好官。事實上,范仲淹也有很多這樣的煩惱,只是他生不逢時。

北宋之際,“文人派系”紛起,許多人為了一己私利,置天下蒼生於不顧,范仲淹的改革,更是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你如何看待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