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終歸於晉,魏蜀吳三國敗在什麼地方?

為何三國歸於晉?

我們說原因就是自毀長城,當你把某個環節做錯了,你的危機就到來了。

比如曹操這邊敗在哪,敗在民政。

曹操當年想廢掉漢獻帝,有一個人堅決不幹,那人叫荀彧,荀彧是誰呢?在當時中國知識分子中有巨大的影響力,它是荀子的後代,尋甚至為此自殺。

三國最終歸於晉,魏蜀吳三國敗在什麼地方?

所以曹操後來怎麼辦?

他一直也沒幹的事兒,他終生也沒把自己說成是皇帝。但是曹操死後,他的兒子廢掉了漢獻帝,你廢掉就廢掉吧,還

尊封

曹操當皇上,這就叫熊孩子給破了功,曹操裝了一輩子,被他的後代把這個面具給扯下來,於是大家說你是篡權的,大家都猜到你

篡權

,但是你一直不做,我也不好說什麼,但是你最後只要做了這一步怎麼樣,你的號召力就沒有

所以曹操這邊之敗,敗於

民政。

孫權之敗,敗於什麼地方,敗於嚴順。

為什麼呢?有不同利益主體組成的一個團隊,什麼是特別難的事兒,統一思想

平衡關係,平衡

利益

,稍有不慎滿盤皆輸,所以連鎖加盟,如果大家不能統一文化,最後的結果那就是一拍兩散,烏合之眾。

三國最終歸於晉,魏蜀吳三國敗在什麼地方?

劉備之敗,敗於什麼地方?敗於約定。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說劉備兒子不太好,但是劉備兒子水平怎麼樣,也運營了幾十年啊,也不錯呀,也沒什麼大的過失啊。所以相對而言,劉禪不像他的老爸表現

那麼樣的帶有個人英雄主義。

劉禪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司馬懿這邊問他說

想不想蜀國?

於是他說什麼

不思蜀,然後別人說說你怎麼能說樂不思蜀呢?於是第二天司馬懿他們在問你怎麼樣?他說我想家,說你怎麼又想家了,他們說讓我想家,諸位要麼是個二傻子,要麼是個影帝,大智慧。

所以諸位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這邊

在哪兒,不要把所有的

鍋都

扣在劉備的兒子身上,是誰啊?劉備這邊

敗在

約定

敗給了諸葛亮,為什麼呢?

三國最終歸於晉,魏蜀吳三國敗在什麼地方?

大家想想諸葛亮是個什麼人呢?

用今天的話就是個職業,經理人職業是什麼人呢?

單位給了你非常高的待遇,直接給你一個很高的職位,但是職業經理人呢,一定是面對周邊人對他的審視,說他值嗎?給他這麼好的待遇,給他這麼好的位置值嗎?於是職業經理人往往為了證明自己值,他要幹嘛

不斷著急做出業績。

我們相信諸葛亮做事肯定比別人做的好,但是什麼事兒都是你做,別人就沒有鍛鍊的機會。劉備當時的方法就是不斷的提拔人,不斷的培養人,給每個人機會,但是諸葛亮什麼事兒都

事必躬親,什麼事兒都是你幹,別人他就沒有乾的機會,沒有乾的機會他怎麼有經驗呢?

所以在諸葛亮時代,蜀國是人才斷檔,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廖化真有本事,年輕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廖化在諸葛亮手下是

70

多歲了,也就是說一個能幹的上級可能帶出了一幫愚蠢的下級,他根本不給別人鍛鍊的機會。

就像我們說一個家庭,如果一個母親太能幹了,她的孩子怎麼樣,基本就生活不能自理了,如果母親能夠放手讓孩子你自己多鍛鍊,雖然剛一開始幹

很笨拙,但是他不幹,他就永遠沒有改進的機會。

領導也是這樣,很多年輕人你不給他機會,他將來怎麼能獨當一面?需要的時候突然讓他獨當一面,她怎麼可能啊?我們說蜀國之敗,就敗在諸葛亮身上,

一著不慎

,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