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就的范蠡為什麼會選擇退隱江湖?

范蠡和文種一起輔佐越王勾踐滅掉了吳國,在功成名就之後

范蠡

選擇了離開,這是范蠡的明智之舉,就象他寫信勸文種說的那樣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世上的人多的是能同患難,而不能共富貴。我們可以看看歷史上有幾個功臣能得善終的吧?

功成名就的范蠡為什麼會選擇退隱江湖?

范蠡選擇歸隱的時候,曾提醒文種也離開越王勾踐,但文種不願丟下來之不易的富貴,並對勾踐抱有僥倖。後來,果然不出范蠡所料,文種終受越王勾踐逼迫而自殺,《史記》記載“

越王賜劍種,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意思說

:你曾經教我伐吳的七種方法,我只用了三種就滅掉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你去教我的父親吧”

,勾踐的父親早都死了,去哪裡教?文種只得自殺。

功成名就的范蠡為什麼會選擇退隱江湖?

大家看勾踐對文種的這欲殺之罪找的是什麼理由,簡直讓人想“呸”他一臉。《史記》還有記載說,范蠡善於相面,看勾踐長了個長脖子鳥嘴,“

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所以說,不論從哪個說法來看,都可以看出范蠡的先見之明。

范蠡是個傳奇性的人物,他離開勾踐後,來到陶(現在山東定陶)定居,自稱朱公,人稱陶朱公,范蠡在那裡開始搞商業經營,同時也從事農牧業,很快就富甲一方。另外,范蠡仗義疏財,常做善事,也贏得了

“富而行其德”

的美名。

功成名就的范蠡為什麼會選擇退隱江湖?

後人評價范蠡

“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不但如此,還有傳說,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後,攜美女西施泛湖而去,這個傳說又增添了范蠡和西施的愛情傳奇,更令世人豔羨。成功人士所希望擁有的東西,金錢、愛情,范蠡都有了,而且還能全身而退,享受悠閒人生,這是多少人羨慕的偶像啊!

范蠡能夠成功,說明他對人性看得太透徹,能夠洞悉對手的心理,能夠選擇恰當的時機做出正確的決定,班固在《漢書·古今人表》中將范蠡列為智人,後世也有許多生意人供奉范蠡的塑像,尊其為財神,范蠡還真不愧是人生的大贏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