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古代除了講究男女之別,還強調了嫡庶之分,一般來說,古代的富一一點的家庭,男主人大多有一妻多妾,子女們也有嫡子、庶子之分,嫡子乃男主人的正妻所生,尤其是嫡長子,在繼承爵位、家產等方面,都會比其他子女要優先,所享受的權利,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而庶子則落魄的多,他們的生母基本是妾、女婢、以及外面的情人所生,能享受的權利很少,並且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多是看重他母親的地位如何。古代人將明媒正娶的女子稱為妻子,有句古話是這麼說的,娶妻娶賢,納妾看色,古代人娶妻有著嚴格的標準,越是社會地位高的門戶,對妻子的要求也更高,首先第一條件便是門當戶對,男不低娶,女的高嫁。

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縱觀歷史幾千年,很少有世家子弟娶平民女,基本都是內部聯姻,正因為妻子的地位高,孃家實力雄厚,因為賦予了嫡子多種權利,而古代男人納妾,要麼是再嫁的寡婦,要麼是風月場所的伶人,以及自己家的婢女,這些女子地位不高,因此只能當妾,所生下的兒女自然也得不到重視。正妻與妾權利也不一樣,就拿立嗣這個事來說,正妻有立嗣權,即使自己膝下沒有兒女,也可以決定將來誰繼承家產,妾則沒有這個權利,所以你會看到,古往今來許多妾室總是拼了命想往上爬,成為丈夫的正妻,但成功者很少,尤其是嫁入貴族世家中,幾乎是沒有機會的,聰明計程車族自然知曉寵妾滅妻的嚴重後果,所以一般的妾反不了天。

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以上我們說了妾的地位,而庶子的地位也好不到哪裡去,首先從出生起就輸了,什麼也比不過嫡子,家族有什麼資源肯定優先嫡子,在家中還不可以稱呼生母為娘,只能稱之為姨娘,把正妻叫做母親,例如三國中的袁紹、袁術兩個人,兩人本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袁紹為庶子,袁術為嫡子,因此袁術對這個庶長兄十分不敬,袁家的資源也更加傾向於袁術。其次在家裡除了父親對庶子女有指揮權,正妻的話也同樣的要聽從,這樣來的話庶子自然吃虧,由於嫡庶之間這樣的關係,導致在成年之後,經常發生爭家產的事情。

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嫡子的出生簡單,只要是正妻生下的孩子,都是這個家中的嫡子,只是順序不同而已,而庶子就不同了,按照古代的情況,可以分為兩種庶子,第一種是被法律所承認的庶子,無論是從外面帶回來的妾,還是家中婢女抬上來的,只要生母與孩子都養在家,那麼就算是家庭中的一份子,都是被世俗與法律所承認的,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妾與孩子都養在外面,等於說包養了一個情人,沒有入本家的戶口,這類算私生子,法律不承認其存在,就算將來要分財產的話,私生子也沒有資格分,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此類的庶子繼承權是不一樣的,權利等同於沒有。

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我們上面講了庶子與嫡子之分,雖有很大的不同,但本質上他們都擁有同一個父親,區別在於生母不同,下面我們所要講到的,則是沒有血緣的繼子,與後世的領養略微相同,古代若是有一戶人家沒有兒子,為了不讓自家香火斷送,自己死後沒人來送終,夫妻在生前都會收養一個樣子,這也叫立繼子,一般是從家族親戚家中選取,也有直接領養不認識的陌生人,生前若是來不及領養便去世的,可以讓家族或者官府來指定一個擊沉讓你,這種稱為命繼子,繼子擁有繼承權,但若是夫妻先前就有子女的話,那麼跟親生子女會有一些差異,在分家之時也會鬧矛盾。中國到了宋朝以後,嫡庶之分已經不再那麼明顯,之後更是日益弱化,不過社會地位越高、家產頗豐的家庭,嫡庶的區別會更大一些。

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就拿宋朝來說,法律明文規定了,庶子享受和嫡子一樣的繼承權,不過在外的房產不作數,也就是說,只要你不是私生子,生母與自己都在本家的話,那麼庶子的權利與嫡子基本是相同的,不過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生母沒有記入本家戶籍,那麼不管她是妾,還是伺候人的婢女,亦或者外面宅子養的女人,其所誕下的子女,都不具有繼承權。在宋朝時期,一個家庭的繼承權一般是這樣的,首先是嫡長子,其次到後面的嫡長孫、嫡幼子、庶長子、庶子、嫡幼孫,庶長孫、庶孫……從順序上來看,庶子要等同輩人的兒子輪完,才可以輪到自己,就好比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死了以後,朱元璋第一時間不是立其他的兒子,而是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儲君,導致了之後老四朱棣直接起兵造反。

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古代的嫡庶之分,來源於姻親制度,古代人的結婚,可不像現代人一樣,看對眼之後,互相見家長商量個日子,辦個宴席請人吃飯就完了,古代人結親,往往是兩個家族的聯合,將兩個家族的資源整合到一起,進而再上一層樓,成為兒女親家之後,基本上就是綁在一條船上的螞蚱,有政敵一起打壓,有好處一塊平分,這就體現了門當戶對的重要性,正因為外家地位不弱,嫡子才有了優先的權利。歷代各朝以來,正妻不是誰都可以當的,但妾基本都可以,只要男主人看得上就行,要求沒有那麼高,妾的孃家也不算是親家。假設說,女方家是個侍郎,男方家是個將軍,兩家結合到一起,在朝中互相幫忙提攜,若干年後,侍郎成為了上樹,將軍成為了國公,那麼女方所生下的兒子,必然會繼承父位,成為下一任國公,可如果男方家要把一個庶子立為世子,那麼女方家肯定不會同意,雖然不大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若是執意要立的話。

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首先從名聲上來說就很不好聽,其次得罪了女方一家,立一個庶子為世子,自然會得罪親家,士族本來就是聰明人,不可能會為了一個女婢、伶人去得罪一個在朝中很有分量的宰相,這無疑是在自斷臂膀,如果把結親變為了結仇,那麼這個家族未來也走不遠。所以外家才是嫡子依仗所在,即使是生在皇家,也逃脫不了這種規定。皇后在位並且有嫡子的情況下,皇帝根本不敢輕易廢太子,除了是擔心得罪皇后一家,還害怕破壞了千百年來的嫡長子繼承製,以及祖宗定下的婚姻制度。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不公平,為什麼人生下來就要分三六九等,尤其是在有一個父親的情況下,不應該是眾人平等的嗎?

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看完以下答案你就知道了

其實不然,我們平心而論,嫡庶之分才是最公平的體現,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正妻在嫁入這個家時,不僅要攜帶豐厚的嫁妝,其次還有家族資源,等於說男方今後的榮華富貴,女方以及她的家族都有一份功勞在裡面,所以獲得特權是十分正常的,作為一個妾,進入這個家庭時兩手空空,最大的資源只有美貌,那麼想同富貴是不可能的,更別說讓雙方的子女站在一個起跑線上,所以嫡庶之分在古代十分常見,享受的權利差距也不小,不過自從近代倡導一夫一妻之後,這種說法已經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