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亞的飲食尋找與中國過往的歷史淵源

中亞,歷史上就與中國頗有淵源,尤其是在西漢絲綢之路開通後,與中國就有綿延不絕的緊密關係。從唐朝開始,在行政版圖上也或多或少與中原王朝有臣屬關係,比如詩仙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老話說得好: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就要抓住一個人的胃。恰恰就是在飲食文化方面,中亞與中國還保留了某些較深的聯絡。今天我們不過多地去談中亞與中國過往政治,軍事,經濟聯絡,就只談談中亞的飲食文化與中國的歷史淵源。

中亞本是遊牧部落居住之地,與中原王朝的農耕文化格格不入,尤其是飲食文化。但在絲綢之路以及中原文化的強大影響下,也與中原飲食有較多相似性。

先說主食方面,中亞有多種食物,但麵條就是受中原飲食文化影響最大的一種。這種麵條也叫拉麵,由揉成的面拉成一條條,再下到鍋裡水煮。這種拉麵與我國西北的甘肅陝西較為接近。中亞再往西走,就是西亞了,麵條文化也就從東亞綿延到中亞為止。

從中亞的飲食尋找與中國過往的歷史淵源

再說主食的配菜—炒菜。炒菜一般由主菜加上蔬菜配菜,再加上配料和調料翻炒而成。比如豆角炒牛肉,這裡的主菜就是牛肉,配菜就是土豆,配料就是姜蔥蒜辣椒,調料呢就是包括孜然在內的各種調料了。這種炒菜方式就和中國比較相通了。

再說副食,從包子,餃子等都能在中亞身上看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力。

從中亞的飲食尋找與中國過往的歷史淵源

然後再說飲品,喝茶基本上中亞最固定的飲食方式,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具體就是用燒開的開水加入茶葉煮成茶水,這是中亞國家在進餐期間常見的生活習慣。還有一種是奶茶,就是在牛奶里加入茶葉煮沸,或者將煮沸的茶水倒入煮沸的牛奶裡混合。

從中亞的飲食尋找與中國過往的歷史淵源

從19世紀開始,沙俄逐漸控制了中亞,透過移民和文化滲透等方式,使得中亞也漸漸俄化。如語言,整個中亞都以俄語為通用語言,飲食文化上,麵包,果醬,甜品風,刀叉等俄式文化也逐漸居於主導地位,可以說,目前整個中亞只有烏茲別克還比較傳統,保留了較多的與中原有關的飲食文化。但是,由於經年累月,在上千年的洗禮下,中原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影響終究還是深入到了中亞的骨髓裡,磨不掉,這也成了彼此間友誼與親緣的聯絡紐帶。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亞與中國的關係會更緊密,各個國家的人民也會有更多深入地交流交往。

從中亞的飲食尋找與中國過往的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