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宋夏邊境的巡邊活動在宋朝前期、中期和後期有不同的表現,宋朝前期,在真宗當政時,党項族開始侵擾宋朝;宋朝中期,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和西夏都有戰事發生,因此巡邊活動更加頻繁。

宋朝後期,由於在哲宗朝政治局勢的變化,巡邊活動也發生較大變化,徽宗時期,隨著河湟地區的收復,巡邊活動繼續進行。

宋朝前期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宋真宗時期,党項族勢力崛起,宋朝與黨項族間的交涉從此開始。此時党項族只是宋朝沿邊的一個小部族,宋朝在沿邊的巡邊活動只為鎮壓党項叛亂勢力。

大中祥符初年,宋真宗接受百姓和群臣的請求,準備東封。

恰逢此時,夏州屬戶騷擾邊境,“即日遣翰往脽上按視,遍巡邊部”,秦翰帶兵至邊境地區巡視,平息了邊境糾紛,保證了東封大禮的順利進行,東封結束後,秦翰“加領平州團練使”。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除卻夏州邊境屬戶偶爾擾亂宋朝之外,終李德明之世,宋與黨項族未發生較大的爭端,宋真宗以封王賜官及一些妥協條件,換取了宋朝西北邊境的相對和平。

宋朝中期

北宋中期,自宋仁宗朝開始,宋夏之間戰爭頻仍,為維護邊境安全,宋朝在宋夏沿邊地區設定有固定的巡邊士兵,巡邊頻率和人數也隨著戰爭形勢而變化。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宋朝以防禦為主的國防政策影響了巡邊活動的實施。慶曆元年(1041)的兩場戰役的失敗,多因主將指揮失當所致,因此宋廷謹慎選擇臨邊將領。

慶曆二年,宋廷派遣田朏、郝質二人擔任代州守將,“並領兵屯崞縣以控扼二敵”,河東宣撫使明鎬也認為應當使田朏與郝質帶領精兵。

其後,二人在運送軍需物品的途中力戰西夏軍隊,斬殺數百賊人,獲取馬匹器甲數萬。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事實證明,在有勇有謀的主將的帶領下,宋軍在對夏戰爭中是可以獲得勝利的。慶曆三年(1043)十一月,宋夏議和,宋廷下令調回在陝西巡邊的韓琦和田況,歐陽修上書反對,認為本朝與西夏還沒有達成和議,邊境地區仍然需要官員巡視,防備西賊的突然襲擊。

韓琦也上書宋廷,認為邊防守衛得當,請宋朝在於西夏議和之時不要屈就西夏。

宋夏正式議和後,兩朝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面。宋夏戰事雖然結束,巡邊活動仍在繼續。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屈野河西之地在天聖年間就成為禁地,附近田地,“官私不得耕種”。宋朝禁止沿邊民戶耕種屈野河附近的田地,沿邊官司為避免生事,禁止官吏和百姓過屈野河。

夏人見宋朝沿邊官司嚴禁巡邊官吏過河,愈加大膽,肆意侵耕屈野河西之地。賈逵巡邊時見到屈野河西之地被夏人耕種,責問沿邊官員,並與夏朝沿邊首領交涉,夏朝首領沒藏訛尨並未禁止夏人的行為,反而愈加放肆。

經略使龐籍上書宋朝,請求暫時停止陝西緣邊和市,待夏朝解決此事後,再恢復和市,得到了宋仁宗的允許。宋朝對西夏的制裁措施,並未能迫使沒藏訛尨退讓。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嘉祐二年(1057),經略使龐籍巡邊之時,見到沒藏訛尨仍侵耕屈野河西之地,侵耕範圍也逐漸擴大,司馬光接受了麟州知州武勘和通判夏倚的建議,打算在屈野河附近增置堡壘,如此即可以觀察敵情,又能防止夏人侵耕。

郭恩、黃道元以巡邊為名,前往屈野河附近探查情況,郭恩與黃道元在途中進入西夏預設的埋伏,結果郭恩戰死,黃道元被擒,“又死者使臣五人、軍士三百八十七人,已馘耳鼻得還者百餘人,亡失器甲萬七千八百九十九,馬二百八十”。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由於此戰由宋方挑起,在關於屈野河劃界的談判中,宋朝就處於被動地位。嘉祐六年(1061)六月,宋夏達成了屈野河西劃界的協議。

宋英宗在位僅短短五年,在此期間,西夏也對宋朝邊境進行侵擾。

治平二年(1065),因沿邊官員疏忽防禦、不能及時探查敵情,西夏軍隊侵略邊境,殺害沿邊地區弓箭手和數千戶熟戶蕃部。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陳述古在巡邊時,沒有覺察到西夏即將入侵的陰謀,在副總管劉幾彙報西夏即將入寇的訊息時,陳述古不僅不及時佈置防禦,還擅自降罪於劉幾,導致西夏軍隊大舉入侵,邊境不得安寧。

宋廷“降陝西都轉運使、光祿卿陳述古為少府監、知忻州,坐權知渭州日,擅移涇原副總管劉幾權知鳳翔,並劾幾罪,按問多失實故也”,對陳述古的失職給予嚴厲懲罰。

宋神宗朝一改宋真宗以來的對夏防禦政策,欲壓制西夏。治平四年(1067)六月,宋朝奪取橫斷山,招誘嵬名山部族,斷西夏左臂。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西夏得知嵬名山部被宋朝招降,便出兵包圍綏州,種諤遂帶兵前去救援,擊潰夏軍。在西夏軍隊攻宋之時,恰逢張守約奉命巡邊,“夏人萬騎來寇,守約適巡邊,與之遇……守約挺身立陣前,自節金鼓,發疆弩殪其酋,敵遂退。”

張守約在巡邊之時恰逢西夏軍隊攻宋,他帶領五百士兵與西夏軍隊戰鬥,擊退夏軍。

元豐四年(1081)十月,宋神宗派種諤征討西夏。鄜延路走馬承受楊元孫言:“大兵已過夏州,聞緣路有敗殘西賊嘯聚,殺略行人,道路梗止。慮奏報及糧道阻節,乞指揮下經略使差兵馬緣路巡防。”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在宋軍佔領夏朝地界時,道路上有戰敗的夏兵截殺行人,楊元孫便請求巡邊官兵多於此地巡邏,阻止夏朝士兵的殘暴行為。

元豐六年(1083),宋神宗同意夏朝的休兵請求。宋朝詔令沿邊經略司:“夏國奉表辭禮恭順,朝廷已降回詔,許通常貢。可誡約邊吏無輒出兵。除自來邊界依舊戍守外,其新收復城寨止於三二里內巡綽防託,毋得深入”。

宋夏兩朝關係緩和,為避免兩朝再次發生衝突,神宗特意下詔約束沿邊巡邊士兵,謹慎巡邊,不得過界。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宋朝後期

宋哲宗朝初年,朝堂上保守派佔了上風。保守派在對夏朝的交涉上處於退讓態度,元祐元年(1086)二月初,司馬光請求主動歸還宋神宗時期奪取西夏的米脂等六寨。

宋朝雖然對西夏抱以妥協的態度,但邊備仍未鬆弛。宋朝在爭論歸還米脂等寨之時,遊師雄被派遣前去巡邊,並且在擒得羌族首領之後,告宋神宗的永裕陵稱賀。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元祐元年(1086),宋朝派遣士兵巡邏邊境,不僅可以及時獲得邊防情報,還允許巡邏士兵接受夏界歸順的人口,依照投順的人數給予獎勵,斬殺敵軍首級者也可得到豐厚的獎勵,同時為避免邊防士兵為求恩賞濫殺歸順西夏人來充數,允許人告發此類行為。

宋朝用兵西夏之時,為獲得戰爭勝利,對於邊防士兵的殺敵行為,給予豐厚的獎賞。戰爭結束後,此賞格仍未改變,樞密院請求重新確立獎賞標準,獲得了批准。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沿邊士兵斬殺敵軍所面臨的環境不同,賞賜也應該不同,在巡邊之時斬殺敵軍的賞賜與不應與戰場上殺敵相同,如此才能在戰爭時期真正起到激勵士兵殺敵的作用。

宋朝雖鼓勵士兵捕殺夏軍,但也有相應的限制條件。

元祐二年(1087)十一月,戴榮派遣蕃官朗伊等在宋夏邊界巡邏時,“探得西界大寨西有人馬下寨。朗伊等只於水泉伴溝內藏泊······捉到二人,馬四匹。”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朗伊等人是在西夏界內捉到西夏人馬,有違規定,極有可能會招致西夏的問罪,不僅朗伊等人被處罰,巡防侍禁戴榮和巡檢慕化也以失察罪被降職。

此後,宋朝對於巡邊人員的行為限制的更加嚴格。元祐四年(1089),夏朝在派遣使節前來慶賀坤成節之際,向宋朝說明“請嚴戒邊吏,勿侵犯引惹”,宋廷便“詔陝西、河東經略司戒約沿邊兵將官,不得容縱邊人,以巡綽、硬探為名生事”。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元祐七年(1091),宋廷下詔:“諸路經略司密諭諸將,除嚴備以防寇至外,並仰巡護人民……若別無西賊侵犯,不得貪小利、輕出兵。”

巡邊人員除了防備賊寇外,時常巡邏保護百姓即可,夏兵若不侵犯邊境,本朝士兵不能輕易出兵。

宋朝一直以來都戒諭沿邊經略司,在進行邊防活動之時,以不生事為原則,此原則一直貫穿宋朝始終,不論在對外戰略上持積極進取或消極防禦的態度,都以此為原則約束沿邊機構。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宋哲宗親政後,一改元祐時期對西夏妥協退讓的政策,積極進取,用兵西夏。西夏於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又遣使請和後,向宋哲宗上誓表請罪。

宋哲宗則又重申“已指揮諸路,令各據巡綽所至處······不得出兵過界”,並要求夏朝也應當嚴格約束沿邊守將,切勿侵犯邊境,夏國也又答覆了哲宗的詔書,保證“飭疆吏而永絕爭端······儻背此盟,則基緒非延”。

此後,宋朝與西夏的戰事結束。崇寧二年(1103),宋徽宗派遣王厚重新開拓河湟地區。王厚收復湟州後,宋廷即降御前札子,命王厚派兵把守收復之地,嚴加戒備,防備夏國偷襲。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同年九月,王厚又收復河南三城。收復的湟州之地,北至夏國蓋朱界,宋徽宗擔憂王厚大軍離去後,此地無人看守,極有可能會被夏朝重新奪回。

九月,王厚再次上奏摺,向宋徽宗表示湟州每月有上千名士兵巡邏,並負責安撫新歸附的諸部族:“臣已回軍河州措置事務,仍每月一次輪差將官領千餘騎、附十餘日糧前去湟州及臨宗、綏遠、來賓一帶巡綽,照管撫存新歸部族訖,即回本駐札處,並如御前處分去訖。”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王厚在攻取湟州後,派遣將領每月帶固定數量計程車兵在湟州附近巡邏,以防夏軍重奪湟州。

宋夏邊境的巡邊活動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宋朝前期,隨著党項族勢力的不斷強大,宋夏矛盾增多,此時宋夏邊境的巡邊活動意在鎮壓党項反叛勢力。

宋朝中期,宋夏之間戰爭頻仍,巡邊活動頻繁,邊境巡邏在宋夏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宋朝的三個時期,邊境的巡邊內容有何特點?

一方面有助於宋朝及時探知敵界動向,做出相應的戰略對策;同時巡邊還在戰爭時期發揮對敵作戰的功能,有效地支援了在邊境作戰的宋軍。

宋朝後期,宋哲宗朝政治局勢的變化使巡邊活動也有較大改變,宋徽宗朝則主要在戰爭時期進行巡邊活動。

整體而言,巡邊制度的建立源於戰爭的需要,因此它主要是為戰爭服務的,和平時期巡邊活動雖仍在進行,但巡邊規模與次數卻遠遠落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史來鑑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