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爭霸結束後,劉邦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為何恩將仇報?

在《史記》“季布欒佈列傳”中記載了關於季布的舅舅丁公曾在“楚漢爭霸”時期放劉邦一馬,日後丁公向劉邦索取好處卻被處決的故事。

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遂斬丁公——-《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像劉邦這種開國皇帝,按理來說在王朝初期應該對有恩於他的丁公有禮相待,封官賜爵嗎?

為何在丁公投奔他之後,對丁公痛下殺手呢?

我認為原因有四:

1。天下未定,封賞丁公不得人心

當丁公和劉邦在彭城一別後,再次相見便是在劉邦的軍營之中。

此時項羽這個最大的敵人已經消滅,但天下仍舊不穩,無論是六國貴族還是楚軍降將甚至在劉邦自己的軍中都人心浮動。

在這個表面上平穩的政治局面下,各方勢力暗潮激湧。

楚漢爭霸結束後,劉邦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為何恩將仇報?

雖然丁公曾在彭城一戰放過了劉邦,但劉邦身邊還有著一批立下了卓著功勳的開國名將,這些開國元勳暫且都還沒有論功行賞,怎麼可能輪得到丁公這個小角色。

在還未封侯定論之際,如果劉邦想給予丁公賞賜,那便是落下了口實,令諸將士心生不快。

而且各大元勳此時就盼著劉邦趕緊封侯,好享受一下快活日子。

但此時的局勢並不適合劉邦分封天下,無權無勢、無功無績的丁公做了出頭鳥就只有被處決的下場。

如果知道日後造反的將軍此起彼伏,劉邦更會慶幸此時的決定是如此的正確。

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將擊之。——-《史記-高祖本紀》

其秋,利幾反,高祖自將兵擊之。——-《史記-高祖本紀》

2。朝政已定,丁公的出現有損劉邦帝王威儀

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史記-高祖本紀》

在丁公未赴劉邦營帳之前,在眾人的推舉之下已榮登帝位,成為了漢王朝的開國君主。

劉邦既已為一朝皇帝,擁有著帝王威儀的劉邦自然不同,而且也不想再回憶從前悲慘的過去。

楚漢爭霸結束後,劉邦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為何恩將仇報?

要知道劉邦和丁公相遇之時,正是劉邦最卑微最痛苦最心驚膽戰的時候。

不僅劉邦的軍隊被項羽大敗,連自己的妻兒老小全都落入了項羽的手中。

當丁公再次出現時,曾經的那些屈辱就好似昨日重現,劉邦自然不會放過丁公,況且丁公還曾是率兵追殺劉邦的一員。

項羽聞之,乃引兵去齊,從魯出胡陵,至蕭,與漢大戰彭城靈璧東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乃取漢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軍中為質。——-《史記-高祖本紀》

漢王之敗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史記-高祖本紀》

逃亡的經歷實屬是太悽慘了。

3。劉邦多疑,叛徒不可用。

劉邦生長於市井之中,雖然是位泗水亭亭長,但對他的生活毫無作用。

也就是在最普通的底層社會中,每天都在討生活的劉邦養成了多疑的性格。

以至於當他成為漢王,而當韓信佔領齊國為穩定局勢計請求賜封齊王之際時,若不是張良阻攔,劉邦都可能會帶兵攻打韓信。

楚漢爭霸結束後,劉邦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為何恩將仇報?

連韓信這樣的有功之臣都不相信,那麼丁公身在楚營卻背叛項羽的行徑更為劉邦所不喜。

今日能背叛項羽,明日就會背叛劉邦自己。

那麼留丁公有何用呢?

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權輕,不為假王,恐不能安齊。漢王欲攻之。——-《史記-高祖本紀》

4。為群臣警示,殺雞儆猴

丁公面見劉邦時天下初定,雖然六國貴族以及其他勢力暫時歸降於劉邦麾下,但保不齊哪天又會造反。

楚漢爭霸結束後,劉邦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為何恩將仇報?

經歷了太多的背叛與剿亂的劉邦為了在心理上恐嚇有異心的諸侯將軍,丁公便成了可以拿來殺雞儆猴的典型反面教材。

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總結

丁公之死在於他沒有認清自己的定位,同時又急於求成。

他作為項羽舊部,在項羽失敗之後應該力求保全自身,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向劉邦邀功請賞。

在他追逐劉邦的時候,丁公掌握局面的主動權。而在項羽滅亡之後,劉邦便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丁公不過是刀俎之魚肉。

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