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歷史上較早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這鍋我背了兩千多年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一首大氣磅礴的《阿房宮賦》讓我們瞭解到這座極盡奢華的阿房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彰顯自己的豐功偉業,不惜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開始了“天下第一宮”——阿房宮的修建工程。

它是歷史上較早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這鍋我背了兩千多年

阿房宮是“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之一,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墓齊名,為什麼叫阿旁宮呢?“阿”的意思是高大的山,“房”的意思是通,也就是闊而寬大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像山一樣高大寬廣”的宮殿。目前所發現的遺址面積大約是60萬平方米,這是何等的壯觀,若是秦始皇沒有突然病逝的話,說不定真給歷史上留下了這麼一座偉大的工程建築。

它是歷史上較早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這鍋我背了兩千多年

那為什麼秦始皇要修建阿房宮呢?當時秦朝的國都在咸陽,但是秦始皇認為咸陽的人口太多了,而咸陽的宮殿又太小,不足以體現他千古一帝的地位,所以他就決定在渭河以南、灃峪口以北的位置建設一座新的宮殿,作為新的行政中心,這就是阿房宮。秦始皇對阿房宮是寄予了厚望的,他希望把阿房宮建成一個氣勢恢宏的宮殿,以彰顯自己千古一帝的高大形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說阿旁宮的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我們從這段記載可以瞭解到,阿房宮的規模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把阿房宮稱為“天下第一宮”並不為過。

它是歷史上較早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這鍋我背了兩千多年

然而現在我們對阿房宮的印象是被燒成了一片焦土,那這樣一座超大規模的宮殿到底是不是被燒燬的呢?又是被誰燒燬的呢?史書裡面普遍的說法把這個罪過歸給西楚霸王項羽,因為當時項羽的軍隊是戰敗秦軍的主力,進入咸陽後,燒殺搶掠,一把火燒燬了阿房宮。並且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也有說,“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也明示到是楚人項羽燒了阿房宮。

它是歷史上較早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這鍋我背了兩千多年

那真的是項羽燒了阿房宮嗎?根據相關史料及考古調查,實際的情況是阿房宮是一個爛尾工程,而且也沒有火燒的痕跡。阿房宮還在施工的時候,秦始皇就因病逝世了,所以大部分修建阿房宮的勞力轉移到修建秦始皇陵了,阿房宮的修建工程就此擱置了。《長安志》中記載到:“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長安縣西二十里。西、北、東三面有牆,南面無牆。”也就是說在阿房宮在長安縣往西約20裡,西北東三面有牆,南面無牆,原本是南牆留著作為出口,用於工人進出、材料運輸等,當所有工程完畢後,再築南牆閉合。而且考古學家在實地的勘察中發現,在阿房宮前殿的遺址中,臺基南面確實是沒有築土牆的痕跡,而東西北三面確實築起過這個土牆,這就說明《長安志》中的描述是正確的,阿房宮實際沒有建成,隨著秦始皇的逝世便爛尾了。

它是歷史上較早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這鍋我背了兩千多年

但是有人也會說,史書中明明有這樣的記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仔細看看史書說的是燒秦宮室,這裡的秦宮使指的是秦朝的宮殿,就是咸陽那邊的宮殿,並不是指阿房宮。並且考古學家在實地勘測中,並沒有發現被火燒過的痕跡,所以阿房宮根本就是一個沒有建設完成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根本也沒有燒過阿房宮,因為當時的一些輿論風向卻讓項羽背鍋了2000多年。

它是歷史上較早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這鍋我背了兩千多年

如果秦始皇沒有那麼早就病逝的話,說不定阿旁宮真就建成了,那將是多麼的無與倫比,如果保留下來了的話,說不定西安的地位還會提升一個檔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此龐大的工程,對剛剛完成大一統的秦王朝來說,簡直是勞民傷財,這也是秦朝滅亡的一個縮影。

它是歷史上較早的大型爛尾工程,項羽:這鍋我背了兩千多年

《阿房宮賦》結尾想必對今天的世人仍然有很大的意義,那就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鑑,可知興替,這或許就是我們瞭解歷史的意義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