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秋風乍起,總是會吹散無數遊子思鄉的眼淚。

一箇中年男子騎著馬,走在暮色四起的小路上。

天色昏暗,烏鴉歸巢,農家的炊煙也飄起來了,這一切顯得閒適又安然。

但漂泊他鄉的男子卻只能繼續他的孤旅。

唯有借一首小令來排解自己的苦悶: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被奉為秋思之祖的小令,正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所作。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彼時的馬致遠,因國家戰亂而南下游歷。

他生在一個政權更迭、社會環境複雜的年代。

雖然世事紛爭不斷,但他卻清醒地認清現實,保持思考,始終沒有迷失在那段荒誕的歲月中。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寫詩曾獻上龍樓

說起出身,馬致遠可是個妥妥的富二代,馬家在燕京也算得上是有名的富商。

父親對他的期望很高,因此馬致遠自幼苦讀詩書,培養了極高的才學修養。

同時,“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儒家觀念也在他的心裡根深蒂固。

追求功名,成了少年馬致遠的理想。

當時的蒙古掌權者雖然有了“推行漢法”的想法,但對漢人還是不信任。

在馬致遠童年時代就被取消的科舉制度依舊沒有重新啟用,這讓馬致遠的入仕之路分外艱難。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彼時的他明白,如果自己要當官,就只有一條道路——舉薦。

顧名思義,就是由官員推薦自己去做官。

馬致遠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夠的才能,總能找到機會表現自己,而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能力,靜靜等待機會。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很快,他就等到了一個機會。

1267年秋,忽必烈做壽,舉國歡慶,滿朝文武都想要抓住這個機會,在大汗面前“露露臉”。

就連馬致遠也認為這是個展現自己才華、出人頭地的好機會,於是,他意氣風發地在眾多高官面前朗讀了自己寫的一首散套曲。

高官聽了很是高興,一再表示自己會把詩獻給皇上,讓皇上知道咱馬公子是個人才。隨後吃飽喝足,心滿意足地走了。

事實上,聽得懂的人都能聽出,這首“獻上龍樓”的散套曲,就是在用肉麻的話直接大膽地吹捧皇上。

這樣的阿諛奉承之詞,想必即使皇上看到了也只會哂笑了事。

但當時的馬致遠自信滿滿,懷抱著一曲獻上、便能平步青雲的美夢,痴痴地等待著。

少年時的馬致遠覺得,雖然沒了科舉這條道路,自己的理想還是可以透過別的途徑來實現。

在他後來的詩作中這樣寫道:

“且念鯫生自年幼,寫詩曾獻上龍樓。”

淺薄無知的我啊,那時真是年輕又幼稚。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雖然他沒有如自己所願,一曲換來一個滿意的官職。

但在幾經周折後,還是獲得了一個在衙門裡做小吏的機會。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登樓意,恨無上天梯

馬致遠在小吏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幾年。

這十幾年,他並沒有碰到很好的機會得以升遷。

這時的他心裡是有些沮喪的。

更突然的,家中發生變故,父親也因為家中變故去世。

按照當時的禮制,父親去世要回家守孝三年。

這一下,小吏的工作也保不住了,馬致遠此時的心境怎“絕望”二字了得?

但清醒如馬致遠,為了達成自己的理想,是不會什麼也不做的。

1279年,忽必烈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宋亡之後,馬致遠有感時事,創作了雜劇《漢宮秋》。

也是這部劇,讓馬致遠在雜劇圈一炮而紅,成為了雜劇創作的生力軍。

除了深耕自己雜劇的創作,另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尋找入仕的機會。

1285年前後,三十歲的馬致遠南遊,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當時丞相的二兒子史樟。

史樟對馬致遠的才華十分敬佩,聽說馬致遠想被舉薦做官,自然是拍拍胸脯說: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馬致遠又看到了希望,欣欣然回家等訊息去了。

晝夜遞嬗,他這一等,就是兩年,馬致遠始終沒有接到認命,他便又一次南下,想找史樟問問情況。

殊不知命運又一次戲弄了他。

史樟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舉薦自己的機會,就突然死去了。

老天啊,你真的不願意給我一點機會嗎?馬致遠仰天長嘯,欲哭無淚。

登樓意,恨無上天梯。他發出了這樣的悲嘆。

接連的打擊沒有打垮馬致遠,悲嘆過後,他依舊安心做自己,靜待時機。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這一時期,他創作了不少流傳後世的作品,也成為了“玉京書會”的得力干將,徹底打響了自己的知名度。

“玉京書會”是元初關漢卿等人發起的,是當時大都最活躍的戲曲團體。

沒有上天梯,就自己做自己的天梯。

順風順水的日子誰都能過好,人最難的就是能在接二連三的人生打擊之後,在被黑暗和失敗的淚水矇蔽之後,還能清醒過來。

1294年,新帝登基。重儒學,興學校,辦教育。

但是遺憾的是,新帝並沒有如大家所願重新開科,文人們做官的道路還是不那麼寬闊。

可能馬致遠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機會卻在這時來了。

也許是他的才華終於得到了某位高官的賞識,總之,四十來歲的馬致遠得到了一個“江浙行省務提舉”的官,相當於一個小縣令吧。

雖然不是個很大的官,但好歹成為官員了嘛,他內心還是很激動的,年輕時候的雄心壯志又重燃起來了。

馬致遠高高興興地上任去了。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白髮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

因為之前在雜劇界的聲名鵲起,上任後,連官職大他好幾級的上司也來主動邀約馬致遠同遊西湖。

他本身思想開放,生活作風比較浪漫,為人隨和,也沒什麼官架子,跟下屬相處得自然是很不錯。

當官的前幾年,馬致遠心情很好。

《儒林外史》中寫道: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這是作者用來諷刺官場之險惡的名句。

可見,官場是個複雜的人性熔爐。

目睹了眾多蠅營狗苟之後,馬致遠開始厭惡官場——這座自己年輕時候一直渴望的“圍城”。

本來是想一展宏圖的,怎料卻陷入爾虞我詐的名利陷阱中,與人各種心機轉圜,實在令人疲憊。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馬致遠產生了退隱的想法。

有人說: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臉面一樣,這是最為清醒的自覺。

最終,馬致遠離開了自己奮鬥半生、幾經周折才躋身的官場。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這是無奈的選擇,更是一種清醒的認知。

與其因為不捨,繼續浪費自己的人生在自己不喜歡的地方,渾噩度日,不如毅然離開,尋找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

1308年,五十多歲的馬致遠退隱了。

馬致遠給自己起了個號,“東籬”,希望自己也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棲居在了西湖旁的西村。

有人說,洗盡鉛華總是比隨意的塗脂抹粉來得美。

在退隱的期間,馬致遠繼續著自己雜劇的創作,常有佳作傳世。

1311年,又一位新帝即位。

這位皇帝自幼接受的就是儒學教育,對儒家的倫理和政治觀念都頗為看重。

他即位後的兩年,也就是1313年,宣佈恢復廢止了七十五年的科舉。

此時的馬致遠年紀大了,無法參加。

對於科舉,他自然是有無限的遺恨,但更多的,他看到了身邊讀書人的希望,又是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1320年,歷史上有名的“至治改革”開始了。

創造了一時物阜民安的盛世。

已經是七十歲的馬致遠看到這一景象,內心極為動容,又為皇上寫了一首讚歌,其中有一句是:

“聖明皇帝,大元洪福與天齊。”

他為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如此盛世而感動、快樂。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在目睹了官場的黑暗渾濁之後毅然選擇了退隱。

退隱後的馬致遠並沒有選擇消極避世,自暴自棄,在詩酒山水中麻木自己;

而是一直保持著清醒,保持著對世事的關注與思考。

無論是絕望之後的“出世”,還是希望之後的“入世”,都是他清醒思考、清醒選擇後的結果。

他一生無緣科舉,卻被譽為曲狀元,離開官場後,才開始自己的高光

馬致遠的一生崎嶇坎坷,就像他寫的雜劇一樣,充滿了戲劇化。

他一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驚世著作,有的早已超越國界,成為世界文藝寶庫中的名珠。

這正是因為無論世事變改,他始終保持著一位亂世文人的尊嚴和清醒。

無論順境逆境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思考與抉擇,不浪費自己的生命。

他雖然沒能成為科舉考試的狀元,卻永遠是人們心中的曲狀元。

每個人在人生這趟征程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路況”,有平坦的,有高潮,有低谷。

面對複雜而精彩的人生,我們是否也能像馬致遠一樣,始終保持一份平和與清醒,在時代的洪流中堅守自我,品味喧囂。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