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章惇,雖為國為民有所貢獻,但因派別鬥爭而償苦果

章惇,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才識超人,

性格豪爽、真率

雖然曾經為國家與民眾作出過貢獻,但後因做事矯枉過正,又捲入派別鬥爭,終償苦果。歷史上對他一直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奸臣與良相。

北宋政治家章惇,雖為國為民有所貢獻,但因派別鬥爭而償苦果

章惇像

今天我們將帶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

章惇

這位歷史人物的功與過。

一.

性格高傲自負,預示人生歷程

景祐二年(

1035年),章惇出生於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的

一個

官宦世家,父親

章俞

官至

銀青光祿大夫

。章惇性格豪爽、真率,

而且

相貌俊美,舉止文雅灑脫

;他

才智出眾,學問廣博精深,善於寫文章,才識超人

嘉祐二年(

1057)三月,章惇與蘇軾同榜高中

進士

但當

章惇

得知:

其族侄章衡

摘取了

狀元,他

竟然

落在

晚輩之後,

於是

憤憤不平,

質疑考官

不公正

並將

進士詔令

於地,放棄

此次功名。

第二年,不服氣的

章惇再考,

終於

名列第一甲第五名,開封府試第一名。

被授予

商洛

(陝西省商洛市)縣令、

雄武軍

(甘肅省天水市

秦州區

)節度推官

從此踏入仕途。此事證明了

章惇

具有不甘於人後的要強性格,又證實了他確實才華橫溢。

章惇

任商洛

,蘇軾調任鳳翔府節度判官,兩地相鄰,皆為陝西路轄地。恰好在嘉祐七年(

1062)秋天,陝西路在長安舉行解試,章惇與蘇軾皆參加試務,

倆人

有此機緣,又是

“同年

進士

”,

所以

負責陝西路的帥臣劉敞對他們

“皆以國士遇之”,

從此之後,

“二人相得歡甚”。

北宋政治家章惇,雖為國為民有所貢獻,但因派別鬥爭而償苦果

蘇軾與章惇同在一懸崖深澗處

雖然

章惇與蘇軾

成為了好友,但是,兩人的性格卻不徑相同,其中

章惇

高傲自負、蘇軾低調穩重。一次

章惇與蘇軾

兩人同遊終南山,到達

仙遊潭

時,只見

雙峰對峙,淵深萬

丈,

之間只架一

獨木橋。

章惇

邀請

蘇軾

一起

過獨木橋至對岸,在山壁上留下筆墨。

蘇軾戰戰兢兢不敢前往;

章惇則面無怯色,

他獨自一人

跨過木橋

用藤蔓捲成的繩索,一頭系在樹上,一頭纏住腰

滑下

峭壁

帥氣在峭壁上題字

“章惇蘇軾來遊”,驚得蘇軾

張口結舌。

章惇

回來後,

蘇軾用手拍拍

肩背感嘆:

“子厚(章惇字)必能殺人!”章惇問:“何也?”蘇軾曰:“能自拼命者,能殺人也!”一個人連自己的性命都不在乎,當然也就有膽量殺人了。章惇聽了,哈哈一笑:說我狠?我驕傲!

章惇

特立獨行、高傲自負的性格,預示著他將來的人生歷程:可能會風光無限,

有可能

佈滿荊棘。

北宋政治家章惇,雖為國為民有所貢獻,但因派別鬥爭而償苦果

蘇軾劇照

二.

主張變法圖強,為國為民作貢獻

章惇

的個人品質還是不錯的,在當上大官後,他從

不肯用官位對親近的人行私情。

所以他的四個兒子雖然都考中

進士,卻也只有小兒子為校書郎,其餘的都是些州縣小官,終究沒有顯達的。

在任職期間,

章惇

為國家與民眾曾經做過不少好事。在

任職地方

政績顯著

經略南北江,平定

湖北

,大規模開發

湖南

,設立州縣,開拓西南,統一內地割據勢力,對江南的發展做出

卓越貢獻

入職朝廷後,積極參與和支援王安石推行的

熙寧變法

”;

宋哲宗登基後,

司馬光

為首的舊黨

向新黨變法勢力展開瘋狂反撲。面對司馬光的巨大壓力,章惇頂住壓力,當著司馬光的面駁斥了廢除所有新法的謬論。司馬光要將熙寧開邊收復的地界給西夏

“送回去”,章惇

憤怒地

指責司馬光是

“村夫子之見,無能為”。

章惇希望司馬光不要廢除免役法等新法,由於免役法能將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能增加財政收入。一旦免役法被廢除,農民將重新陷入沉重的勞動負擔中,因此章惇覺得免役法非常重要。但新法

還是

被廢掉,章惇

為此

被貶到遙遠的嶺南。

北宋政治家章惇,雖為國為民有所貢獻,但因派別鬥爭而償苦果

宋哲宗畫像

元祐八年(

1093年),

宋哲宗

執政,

章惇拜相執政,

嚴刑峻法,控制言論。在政治上,貶斥舊黨,流放諸臣;在地方上,設定

晉寧軍

與隴右節度軍;法令上,恢復熙寧舊法,加以完善

水利上,治理黃河,溝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罷免非治科、進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

此時的

章惇

已經成

為北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

一生的政治作為對北宋政治造成深遠影響,

強硬態度

雖然

導致遼軍南下,幾乎引發

宋遼戰爭

。然而,

他又

聯合于闐並命章楶、王愍出兵西夏、和蕃,收復失地,開疆拓土,驅逐西夏並以沙漠為界,為北宋取得對西夏戰爭的優勢奠定了一定基礎。

章惇

最振奮人心的一件事,是他極力反對

端王

後來的

宋徽宗

接班,

宋哲宗病逝後,沒有子嗣,章惇首先提出立簡王,太后提出立端王,章惇強烈反對,並說出一句極富遠見,名留青史的話,

“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北宋政治家章惇,雖為國為民有所貢獻,但因派別鬥爭而償苦果

章惇劇照

可惜

章惇最終失敗了,如果能將章惇的新法堅持推行下去,北宋的國力將會有很大的提升

章惇沒能阻攔端王趙佶登基,

最終

宋徽宗

登基後,他

被貶斥到湖州,抑鬱而死。

三.

做事矯枉過正,捲入派別鬥爭

章惇

之所以會抑鬱而死,是由於他平時做事矯枉過正,後來又捲入派別鬥爭的結果。最突出的事例,是他與蘇軾兩人關係的突變。大家知道:

“烏臺詩案”中,蘇軾被御史臺一群彈劾官欲置於死地。

章惇

曾大膽執言相救,讓蘇軾免於一死。兩人因此成為了患難之交。

可是到後來

章惇

獨相後,因兩人的政治觀念不一致(

章惇

是改革派、蘇軾是保守派),蘇軾受到了貶官迫害。

無論是貶黜惠州,還是再貶海南儋州,章惇都是幕後

“總導演”,章惇

成為了

蘇軾晚年悽慘命運的製造者。

因為

在章惇獨相七年間,所有貶放元祐黨人的

指令

,都要經過章惇的手。

北宋政治家章惇,雖為國為民有所貢獻,但因派別鬥爭而償苦果

章惇畫像

還有為了報復守舊派,

章惇

打擊的

大小官僚,沒有

倖免

,死去的人

殃及妻子、孩子

;他還

詆譭宣仁太后,說元祐初年,老奸擅國。章惇

請求掘司馬光、呂公著的墳,砍他們的棺材。

還好

宋哲宗沒

答應。

總之,

北宋中期的政治家、改革家章惇,才識超人,

性格豪爽、真率

雖然曾經為國家與民眾作出過貢獻,但後因做事矯枉過正,又捲入派別鬥爭,終償苦果。

章惇為國民作出貢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做事太過分、參與派別鬥爭的言行應予以批判。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無私心雜念,為祖國富強、中華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安康貢獻畢生力量。

北宋政治家章惇,雖為國為民有所貢獻,但因派別鬥爭而償苦果

章惇雕像

本文由

“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