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因人而貴,造成王鐸書法拍賣價較低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

提到明末的畫家、書法家, 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倪元璐、黃道周, 還有王鐸。如今, 他們傳世的字畫已是價值連城。幾年前王鐸書法立軸就拍出了300多萬元的高價, 而2010年春, 倪元璐一幅畫作卻拍出1850萬元的高價, 黃道周親撰親書的《倪元璐墓誌銘》原稿更成為搶手的無價之寶。

書畫因人而貴,造成王鐸書法拍賣價較低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

王鐸作品的價碼為何明顯被倪、黃二人甩在了後面?

這三位古人緣分甚深。他們在天啟二年 (1622) 一起中進士, 後來同在朝中為官, 而在崇禎亡國之際, 他們在政治氣節上的表現卻有著天壤之別。如今王鐸作品賣不出黃道周、倪元璐的高價錢, 原因正是在這裡。

這就是“書畫因人而貴”的直接體現。

現在人們一提起書法家王鐸, 就會說起他投降清朝那段“不光彩歷史”。

書畫因人而貴,造成王鐸書法拍賣價較低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

王鐸確實是投降了清朝, 而且投降的方式還相當醜陋, 讀著那段歷史, 誰不為王鐸的表現而氣憤難平?然而人們總是說王鐸“以明朝禮部尚書的身份, 降清後又任禮部尚書”, 這樣的說法卻是大錯而特錯。其實在明朝, 在明亡之後的南明小朝廷, 乃至以後在清朝, 王鐸連一天禮部尚書都沒當過。

王鐸降清之時, 官職要比禮部尚書更高——他是南明小朝廷的副職宰相!明朝對王鐸十分重用, 南明小朝廷對他更是倚為棟樑, 王鐸以如此特殊之身份而屈膝降清, 難怪人們要長期責難於他, 難怪王鐸死後百餘年, 乾隆皇帝下令將南明小朝廷降清官員一律列入“貳臣傳”, 並毀王鐸書籍、書版, 對“不忠”、“不義”之臣表示無情的撻伐。

書畫因人而貴,造成王鐸書法拍賣價較低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

王鐸 (1592-1652, 河南孟津人) 與黃道周 (1585-1646, 福建漳浦人) 、倪元璐 (1593-1644, 浙江上虞人) 是同時代人, 他們在崇禎朝中央機構任職時, 書法上的造詣雖然不盡相同, 但其聲譽卻是三者齊名, 被人們譽為崇禎朝書法界的“三株樹”、“三狂人”。他們私交甚厚, 於詩文書畫經常相互切磋。他們不滿風靡當時的趙孟、董其昌姿媚流麗的書風, “相約攻書”, 從晉唐入手, 取法高古, 以雄強、險勁的風格, 於時風中另樹一幟。

然而崇禎亡國之際, 這“三株樹”在相同的風霜摧殘面前, 政治氣節上的表現卻很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