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智慧故事(經典)

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大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

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

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裡,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

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

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

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經典智慧故事(經典)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裡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裡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裡還懷著第三個。

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絡,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

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資訊,瞭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經典智慧故事(經典)

古代有一個縣令很會判案。

一天,有兩個人來衙門打官司。原來這兩人是為了一匹絹布。他們都說這絹是自己的。

縣令說:“好吧,你們都說是自己的,我看這樣好了,把絹剪了,一分為二,各人一半,行了吧?”

於是他就命令手下把絹剪了,一人一半。兩人只好各自拿著絹回家了。

縣令對手下的說:“你們分別去看他兩有什麼表現。難過的人是絹的主人,高興的那個就抓起來。”

衙役暗中去觀察,果然看見一人很開心,一人很難過。他們就把那個高興的人抓了起來,一審問,絹當真不是他的。

屬於自己的東西不但被損壞,而且被別人無端地佔有,這個人當然很難過了;那個人得到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肯定很開心。

聰明的縣令顯然十分了解常人的這一心理,並以此推斷案情,設了一個小圈套,讓那個貪婪的人鑽。

經典智慧故事(經典)

謝道韞身出名門,系東晉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謝世家,在魏晉南北朝那是響噹噹的字號。

即使在門閥林立的東晉,王謝兩門也自視極高,婚嫁除了入宮攀龍附鳳以外,都只在兩族之內進行。

他們兩家在晉朝消亡之後仍是風光不減,直到梁武帝時大梟雄侯景向兩族求婚被拒絕遂視此為平生恨事,最後造反時順便將王謝兩族徹底誅絕。

王謝的數代風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劉禹錫的一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後人懷詠。

謝道韞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就相當了得。

一次叔父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

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大讚其雅人深致。

另一則故事就更經典了,一次冬日謝氏家族聚會,正趕上大雪鵝毛般片片落下。

謝安於溫酒賞雪之餘,雅興大發,問在座的謝氏後輩,飄飄大雪何所似?謝道韞的堂哥謝明介面:“撒鹽空中差可擬。”

謝道韞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風起。”簡單一句,謝道韞的詩情才氣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謝安大聲稱善,誇獎道韞敏慧過人。

經典智慧故事(經典)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這段關於路邊的苦李子的故事,最早記載在《世說新語》上。

這個哲理味濃郁的小故事,讓我們毫不猶豫地將王戎劃在神童的圈子裡。如果說曹衝的天分在於解決問題,那麼王戎的天分則在於觀察總結。

經典智慧故事(經典)

三字經有云: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之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

有關孔融,還有一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

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我是李府君親。”

門官為他通傳後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君與僕有何親?”

孔融對日:“昔先祖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問禮之誼,是以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此言出自一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

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後至,得聞此事,便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

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想君小時,乃當了了。”

這裡用了一個歇後手法,意思說陳韙現在是“大未必佳”。

陳韙遭此反擊,大為尷尬,一時語塞。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句話堵得名士張口結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實在令人讚歎。

經典智慧故事(經典)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