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18:最高階的君王統治術

(私信我“資治通鑑”,免費領取全套《資治通鑑》電子書。)

什麼是最高階的君王統治術?

孟子給了參考答案。

材料如下(可以略過,直接看白話):

鄒人孟軻見魏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曰:“善。”

白話文如下:

鄒國人孟軻拜見魏惠王,魏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顧路逢遙遠,從千里之外趕到這裡,會給我們魏國帶來什麼利益嗎?”孟柯回答說:“大王幹嗎要說到利呢?有仁義就夠了。假如君王都想著怎樣為國謀取利益,大夫都想著怎樣為家謀取利益,士人和百姓都想著怎樣為自己謀取利益,上下互相爭奪利益,那國家就十分危險了。沒有聽說過仁德的人拋棄他的親人的,也沒有見過講道義的人無視他的君主的。”魏惠王說:“很好。”

老規矩,先交代一下背景:

《資治通鑑》18:最高階的君王統治術

孟軻就是孟子,大家都熟悉,課本老熟人了,儒家代表人物。

魏惠王是魏國第三任君主,掌舵老牌強國魏國50年,可惜把他爺爺和老爸攢的那點家底兒都給霍霍沒了,魏國在他手上開始衰落。

材料中,一把年紀的孟子,千里迢迢跑到魏惠王面前,魏惠王覺得他不遠萬里而來定有高論,於是張口問他能給魏國帶來什麼利益。

沒想到孟子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撇開利益給他說了“仁義”。我想,當時的魏惠王心裡或許是崩潰的。

在那個戰火紛飛,群雄並起的時代,魏惠王作為一個君王,尤其是作為一個曾經風光過,而後又衰落的霸主,最渴望的肯定是迅速重現強國的榮耀。所以他會提到利益,他要的是讓魏國再次偉大。

可是孟子跟他說仁義。

君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

不過,孟子不愧是那個時代的意見領袖,說話是真的有水平。他這話的字面意思是:大王幹嘛要說到利益呢?有仁義就夠了。

我們看,孟子的話裡並沒有任何反對利益的意思,也沒有不要利益,只是說不要提到利益,有仁義就夠了

用大白話來解釋:就是利益這個東西,不是放在嘴巴上說的,但仁義就不一樣了。至於仁義有什麼用,等下會說。

那為什麼利益不是放嘴上說的呢?

《資治通鑑》18:最高階的君王統治術

孟子給出理由:

君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

假如君王都想著怎樣為國謀取利益,大夫都想著怎樣為家謀取利益,士人和百姓都想著怎樣為自己謀取利益,上下互相爭奪利益,那國家就十分危險了。

這很好理解,我們可以把戰國時期的國家看成是一個超大型的組織,君王是一把手,卿大夫是中間的管理人員,士人和百姓就是基層。這些人共同組成了國家。

這國家裡的每個人必定都是有所求的,士人和百姓要吃飽飯、往上爬,卿大夫要榮華富貴、掙得更多,君王要子子孫孫千秋永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打算。

那麼問題來了,當國家裡的每個人都在高喊著要利益的時候,這會是誰的利益?當然是這些人自己的利益。但關鍵是,這些人的利益能代表國家利益嗎?

根本不可能!

士人和百姓自己處在社會底層的時候,卿大夫吃得滿嘴流油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想著如何讓君主千秋萬代,如何讓國家實現富強。他們想的,永遠是自己。不然哪兒來的三家分晉,哪兒來這麼多改朝換代。

這是人性。

換句話說就是,君王、卿大夫和士人百姓,這三個方面的利益是永遠無法實現一致的。

不僅無法一致,而且還是對立的。尤其在戰國時期,國家的資源就這麼點,誰把持得多,相應其他人能拿到的就少了。用現在的話來說,也叫存量爭奪,畢竟要做增量太難。

一旦陷入以各自利益為主的存量爭奪戰,那麼國家共識就會土崩瓦解,君主不再是國家的首領,不再是卿大夫的首領,也不再是士人百姓的首領。這些人的首領是他們各自的利益。

正是因為這種由不同利益而來的天然對立性,使得君主、卿大夫和士人百姓永遠無法真正走到一起。並且越是講利益,越會讓他們相互之間離得越遠。

《資治通鑑》18:最高階的君王統治術

這就是人性,不是制度能夠規範的。所以孟子才會說,如果國家裡每個人都講自己的利益,都為自己爭奪利益,國家會危險。

要規避這種情況,要增加君主與卿大夫和士人百姓的共識,只能用直指人心的力量。

這個力量,在孟子口中就是名為“仁義”的道德觀念,或者說叫做“意識形態”。因為講道義的人,不會無視他的君主。

也就是說,仁義這個東西,本質上是用來維護君王統治的,讓一切臣民以君王為馬首。這就是仁義最大的作用。

(私信我“資治通鑑”,免費領取全套《資治通鑑》電子書。)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文森特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