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奪荊州後為什麼在荊襄一帶毫無建樹?對此諸葛亮早有評論

為奪荊州,東吳可謂費盡心機,在荊州一帶上演了一出出好戲。但我們驚奇的發現,在吳國控制荊州之後,這個地區幾乎銷聲匿跡了。那麼為什麼東吳之後在荊襄一帶毫無建樹呢?

東吳奪荊州後為什麼在荊襄一帶毫無建樹?對此諸葛亮早有評論

當然,首先還是要嚴謹一點。東吳並非不曾由此北伐。《徐晃傳》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記載:

明帝即位,拒吳將諸葛瑾於襄陽。增邑二百,並前三千一百戶。病篤,遺令斂以時服。

也就是在明帝即位後,諸葛瑾主導過一次襄陽方向的戰爭,只不過被徐晃擊退,落敗而終。此外吳國在此方向少有主動的軍事動作。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裡被吳國忽視呢?其實根本上就是地勢的原因。

吳國北伐其實有三條道路可選:

東吳奪荊州後為什麼在荊襄一帶毫無建樹?對此諸葛亮早有評論

第一條就是荊襄方向的漢水一路。這裡不僅有讓關羽猝亡的襄陽重鎮,而且即便奪取了襄陽,水道也並未向北直達中原,而是就此折向西。所以吳國就算奪取了襄陽,長遠考慮也要舍舟步行。且即將面對的是豫西丘陵或者方城隘口中的一個。

而這在行軍、作戰甚至補給方面顯然都不是吳國人想看到的情況。

東吳奪荊州後為什麼在荊襄一帶毫無建樹?對此諸葛亮早有評論

第二條是中瀆水,也就是春秋時期吳國(吳王夫差那個吳國)為問鼎中原挖掘的邗溝。這條水路歷史悠久,在後世更成了京杭運河的重要航道。但在當時因為所流經的湖泊較淺,很容易淤塞,想要同行還得看雨季的降雨情況。

比如皇初六年,曹丕從這裡討伐吳國,就擱淺在了半路,導致數千戰艦“不得行”。加上一些歷史原因,徐州之民早已被曹魏遷移的差不多了。所以吳國從未在此用兵。(用兵可能性最大的一次應該是關羽失荊州時,呂蒙勸說孫權勿取徐州,改襲荊州。)

東吳奪荊州後為什麼在荊襄一帶毫無建樹?對此諸葛亮早有評論

第三條則是流經合肥的濡須水。當時,淝水和濡須水貫通了長江淮河。水流較有保障,且這兩條運河與北方運河相連。不只是孫吳北伐要走,曹操從鄴城南下時也經常一路南下在這裡與孫吳決戰。

有此這種便利的水道,不僅方便了用兵行軍,北伐的補給也更有保證。所以在吳國的多次北伐中都被作為了首選之地。

東吳奪荊州後為什麼在荊襄一帶毫無建樹?對此諸葛亮早有評論

當然,也因為這一地區的重要,這條水路上的關鍵城鎮合肥成了曹魏重點防禦的據點。吳魏在此爆發了多次著名的戰役。其中又尤以張遼的逍遙津大捷最廣為人知。

當然,除了地形原因,天下局勢,上游環境(吳國也未嘗不會擔心蜀國順流而下,襲取荊州)、補給線長度,等諸多原因也影響著孫吳的決定。所以說,東吳並非怠於北伐,而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間和方式北伐。

東吳奪荊州後為什麼在荊襄一帶毫無建樹?對此諸葛亮早有評論

對此諸葛亮曾有一個經典評價: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不能渡漢,

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

。如果時機還不成熟,那有利也不會輕易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