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資治通鑑》,不得不瞭解的一些知識

《資治通鑑》是什麼?只要上過學的,基本都知道。但要展開說說具體是什麼?多很多人可能就犯難了,知道是我國的經典著作,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寶,但究竟好在哪裡,就不得而知了。

作為一個雖有讀書習慣,但歷史類書籍涉獵較少的人,我也只能是知其大名,不知其所以然。

也許是骨子裡對傳統文化的崇拜,也可能是虛榮心作祟,感覺總該讀一些經典著作來豐富自己的閱讀履歷,顯示自己的文化內涵。

但奈何《資治通鑑》可不是傳統經典中的

“軟柿子”,它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全書

294

卷,歷時

19

年完成。

先不說內容的龐大,單看作者的朝代,也能知道整套書自然不會是白話文書寫,只能是文言文,這無疑增加了閱讀的難度。

看《資治通鑑》,不得不瞭解的一些知識

但還好,現代社會發展的同時文化也在發展,看不懂的書,可以找到專業人士解讀版來幫我們理解。如此一來,為了讀懂《資治通鑑》,我就找到了《資治通鑑熊逸版》。

為了讓我們讀懂這套書,作者熊逸如庖丁解牛一般為我們進行拆解。為了拆解這本書,他用了

7

把“刀”,不只是追本溯源,對存在偏差的內容進行修正,更是將古代思想和現代思路融會貫通,以便於現代人觀古思今。

雖然如此,像我這種歷史小白,為了讀懂這套書,還是去了解了一些知識。在此記錄分享,以便於為更多初入門者借鑑。

1、史書的分類

看《資治通鑑》,不得不瞭解的一些知識

翻看這套書的目錄,會發現整個書的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的,詳細記錄了周天子在位每一年的大事件。

基於此種編排方式,我去補充了相關知識,史書的編寫方式,分為編年體、紀傳體、國別體等各種型別。

《資治通鑑》是典型的編年體史書,也就是按照在世皇帝的年號記錄歷史事件。這種記錄方式比較簡單、直觀,可以清晰看到歷史的變遷和時代背景下的不同呈現。但缺點是跨越時間線比較長的事件,容易被切割,造成前後聯絡困難。

作者在解讀的時候,為了緩衝這種記錄方式帶來的資訊斷層現象,會把重點事件進行更深度的解讀,以加深讀者印象,便於前後關聯。甚至為了讓我們理解時代背景,亦或者是某項事件的影響,作者會用國內外諸多案例進行類比,這無疑對於像我一樣的歷史小白,是一種比較友好的解讀方式。

透過史書的記載方式,其實也可以用於我們日常的寫作或者是事件表述中。當時間跨度不大時,透過時間線串聯起整個事件,是一種比較容易上手的表述方式。

2、儒家的適用性

看《資治通鑑》,不得不瞭解的一些知識

我看的這套《熊逸版資治通鑑》第二輯主要記錄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除了諸侯國之間的紛爭不斷,還有儒家的興起。

在看這套書之前,我對儒家的認識更多是

“半部《論語》治天下”,但在這套書中,卻發現儒家文化似乎沒有印象中的“體面”。

孟子游歷各國,推行儒家文化,崇尚以

“仁”治天下,得到了尊重,卻沒有得到重視。各諸侯國的國君,往往是給予孟子較高的禮遇,卻沒有國家肯真的推行仁政。甚至宋國聽了孟子的話,推行仁政,最終慘遭滅國。

為什麼孔子、孟子都沒有得到重用?為什麼儒家文化並沒有給國家帶來想要的興盛?

若是能夠縱觀歷史,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但是對於我這種對歷史一知半解的人來說,實在有些迷茫。

帶著這樣的疑問,再去反覆研讀,請教他人。最終發現,不是儒家文化不好,而是在那個時代不匹配。

施行仁政,是一個宏大的工程,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慢慢展現效果。但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各國的疆域版圖不斷髮生變化。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根本沒有太多時間給諸侯國慢慢施行仁政。也正是因此,孔子、孟子才沒有被重用。

把時間線拉長,當秦統一六國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越來越受重視,甚至在漢武帝時期,出現了

“獨尊儒術”的現象。

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施行了仁政的宋國慘遭滅國?

也是因為實力和朝代的問題。在一個生存為首位的時代,根本沒有時間給一個弱小的國家緩慢蓄力。宋國的問題不是錯信了儒家文化,錯的是沒有認清自己的當下境遇,選擇合適的生存之道。

當時的宋國實力尚不足,先做的應該是強勁國力,而不是一味講求仁政。這就像當週圍都是豺狼虎豹,卻想要用善良來求得生機是一樣的。

錯的不是儒家文化,而是不會運用的人。

所以立足於我們如今的生活,可借鑑兩點:

1

、善良也要講求時機,否則一味的善良只會是軟弱的表現。

2

、任何好的工具、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性,結合當下需求、環境進行選擇,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

書讀未半,已感受到了這部歷史鉅著所帶來的巨大收穫。開卷有益,翻閱歷史的畫卷,總能帶給今人豐碩的思考感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書中讀歷史興衰,品當下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