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35歲的職場困惑,我給出了六個建議!

面對35歲的職場困惑,我給出了六個建議!

沈理

分類

丨職場

方法論

35歲,是很多職場人的分水嶺,也是一個倍感頭痛的年齡。

很多公司裁員的時候會拿35歲這個年齡作為評定的維度之一,因為後邊還有一大堆“物美價廉”的30歲職場人可以頂上來,可替代性非常大;

求職的時候,把簡歷遞上去,對方的HR一看是過35歲的人,內心不由自主的就會鄙視了這個求職者:都35歲了,還在投簡歷面試,能力是不是有問題?

跟周圍親戚朋友聊天的時候,別人會說:這才35歲,正是年富力強,在外邊是不是都當老闆了?有機會讓你侄子跟著你幹吶!

遇到這些情況,只能苦笑。。。

每天在公司也是忙忙碌碌,甚至有時候連陪伴家人都顯得捉襟見肘,但迷茫也是常有的狀態,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句話說得不錯:35歲以後能過什麼樣的生活,是由35歲之前的行為和選擇來決定的,很多邏輯沒有在35歲以前想明白,35歲以後將會變得有心無力,舉步維艱。

面對35歲的職場困惑,我給出了六個建議!

我們來分析35歲

左右職場人

會遇到什麼困局?為什麼會遇

到職場

困局,如何提前做好規劃呢?

第一、35歲

的職場人

,將會面臨什麼難題?

1、家庭的壓力已經

顯出來,面臨中年危機

35歲是標標準準地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了,教育和贍養問題切實擺在眼前,車貸和房貸的壓力撲面而來,這就是最典型的中年危機。

很多人想突破,但身後羈絆很多。沒有了不顧一切的衝動,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2、來自

30歲職場人

的壓力非常大,容易被替代

35歲,基本上工作十多年了,少數人非常成功,成為公司高層甚至行業翹楚;但多數人還是最基本的打工人,十幾年的工作經驗有時候只是一個數字,有時候細想跟五年多的經驗是沒什麼區別的,30歲上下那幫小夥子們緊追不放,壓力很大。

為什麼現在很多公司不願意用35歲以上的人呢?都是老闆們覺得成本高,價值都差不多,所以用了那些更年輕一點的來做同樣的事情了。

3、求職的難度增加,年齡帶來的標籤凸顯

35歲的職場人去求職,很容易被“壓價”,為什麼?

因為新公司的老闆和HR並不傻,除非你能力很強,帶著立馬出效果的資源和方案,否則他們都知道你現實的壓力很大,不斷的去挑戰你的接受底限,以求低價用人。

4、面臨多種抉擇,精神壓力巨大

有很多35歲的職場人其實並不安於現狀,他們想突破,不少人甚至準備孤注一擲,準備創業,準備跟別人合夥做生意,但又鑑於風險承受能力低而猶豫不決,精神壓力是非常大的。

這都是逃不過的現實!

下面我們來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

面對35歲的職場困惑,我給出了六個建議!

第二、為什麼不少35歲

的職場人

會面臨困局,前期錯過了什麼?

職場法則

中有句名言:後期遇到的困難,都是來自前期欠下的債。

如果你認真觀察的話,身邊處於這個階段的人會分為幾種:一種是原生家庭比較優越,很多資源和條件充足,路走得平順,自然問題不大,這也是少數;另一種是已經知道了目前的處境,但是有心無力,不去直面,每天還是按部就班,妄圖逃避;另一種就是想要突破,但沒有考慮明白,這時候就需要思考和突破。

為什麼會出現35歲的困局,之前我們錯過了什麼呢?

1、工作年限並不是評判工作經驗的標準

多數人會犯這樣一個錯誤:我工作了很多年,肯定比那些毛頭小子有經驗。

這種想法是自欺欺人的,因為工作年限不等於工作經驗。假如你工作十年,可能前五年你一直在學習積累,但後五年只是重複性的勞動而已,這個時候你的能力和目前入職五年的人可能就是一樣的了。

這告訴我們:不要安於現狀,安於現狀就是沒有進步,是要被替代掉的。

2、新知識的積累並沒有形成一種習慣

曾經我問過很多在市場上帶團隊的leader一個問題:你們最近認真讀過一遍跟工作或者行業相關的書是什麼時候?

只有極少數的人回答近一年內度過,多數人都搖了搖頭。

因為多數人認為:我在市場上摸爬滾打積累的經驗比書本強太多了,那些理論還不如我呢!

這就是自以為是的想法了,因為沒有理論支撐,也只是野路子,職業發展的天花板很快就能遇得到,更何況專業的書籍真的不只是理論。

沒有新知識的積累,很快就會被淘汰的。

3、並不清楚以後的發展靠什麼?沒

有傾

向性

多數人會覺得以後的發展是靠自己目前成熟的經驗積累,這才是自己擅長的板塊。現實的職業發展真的不是這樣的。

現在的經驗積累也只是敲門磚,以後真正的發展來源於人脈資源!這是肺腑之言。如果沒想明白這個道理,年齡越大,職業發展受的限制也會越大。

這告訴我們,要有傾向地去積累一點人脈,並且利用起來。

4、自己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知識結構

何為知識結構?

比如你目前在做打螺絲釘的工作。

如果你只知道螺絲釘如何能打得更好,這叫知識點;

如果你知道這個螺絲釘打好以後能夠如何影響到整臺機器,並且你能夠指導不同的人來把這顆螺絲釘打好,形成了“如何透過打螺絲釘來讓機器更好的運轉這門課程”,那你就有了知識結構。

這是點和麵的問題,也是能不能統籌一項工作的問題,是大批職場人沒有去刻意思考和練習的能力,因此才會碌碌無為,升職不得其法。

以上這四點是很多35歲職場人之所以感到迷茫的核心原因,逐一對照才能破局。

面對35歲的職場困惑,我給出了六個建議!

第三、35歲的困局,

讓職場

人思考了什麼?該怎麼去應對?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如果你還沒到35歲,那麼恭喜你能夠提前扭轉;如果你已經過了這個年齡,那就查漏補缺,這才是思想的碰撞。

給大家六個建議:

建議

:實事求是地梳理知識結構

我用了“實事求是”這個詞,就是要告訴大家:自己擅長什麼,自己目前需要補充什麼知識,不能做給別人看的,捫心自問,是自己要一清二楚的。

把自己多年工作的行業、崗位、時長、成績、感悟、愛好這幾點羅列出來,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在這個領域內,如果你想主導目前從事崗位的整體工作,你還缺點什麼?這就是你需要補充自己知識架構的地方。

另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去盯著你直屬上司的上司去對標一下,研究高自己兩級的角色,這是目前自己慢慢進步的地方。

建議二:安安穩穩地堅持一份工作

不要輕易地跳槽,即使你現在工作並不高,這是第一條忠告。因為一份工作沒有兩年以上,你是很難理解並沉澱出真實經驗的。

不要輕易地換行,職業發展需要順承,這是第二條忠告。

現在的大環境下,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才是最大的資本。不要經常跳槽,經常跳槽的人事最容易出現中年焦慮的。

建議三:認認真真地朝一個方向學習

選兩本關於自己行業的書籍認真看;

選兩本關於自己崗位的書籍認真看;

有時間了就看看,持續下去的動作,可以彌補重複性工作帶來的經驗缺失,可以有效填充自己的知識架構。

建議四:踏踏實實的積累圈子人脈

現在的經驗積累也只是敲門磚,以後真正的發展來源於人脈資源!這句至理名言,一定不要等到年過半百的時候才知道,如果你35歲之前都記下來,以後再來驗證,將會感同身受。

把你每一個能接觸和有交集的人篩選,分類,然後“去找共同點”,去找“二次交集”,重複溝通起來,相互麻煩 ,這樣才能把關係建立起來。

然後去挑選對目前工作和未來規劃有相關聯絡的人,轉化成價值。

認識-篩選-交集-篩選-交集-價值,把這個動作持續地做下去。

建議五:積少成多地研究一門副業

做副業大家都懂,但堅持下來的沒幾個,很多人是因為獲得價值的時效性太慢;

副業不見得是短期內快速見到價值的業務,積少成多你會發現,自己又多了一技之長。

每一天的進步,都會在未來某一天成為價值點。

建議六:正兒八經的重視身體健康

最後一個建議就是,35歲之前看似年富力強,但一定要開始注意身體情況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未來發展最根本的因素。

後話:

梳理完自己的知識架構,選擇一份工作沉下心去堅持下來,持續的去閱讀學習,不斷的積累人脈資源,開闢自己的副業發展,注重身體情況。

以上六點,希望能夠給需要的職場人帶來感悟和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