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經方醫學的一些感悟(董洪坦)

中 醫 | 幹 貨 | 傳 承 | 創 新

關於學習經方醫學的一些感悟(董洪坦)

全文8810個字,閱讀時間大約23分鐘

培根鑄魂,啟智增慧。

大家好我是培根,青年中醫師,業餘種樹。

主要內容

(一)經方醫學概念

(二)經方醫學屬性

(三)經方醫學之路

(四)經方醫學之悟

一、經方醫學概念

1、什麼是經方醫學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記載:“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

著名經方大家胡希恕曾言道:“於患病機體一般的反應規律基礎上,講求疾病的通治方法,為中醫治病的一大特色。”

經方醫學是以

症狀反應為辨證依據,進而辨證施

治,這才是中醫最大的特色。(舉例:腹瀉之黃連、乾薑)

2、經方學派有別於醫經學派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針、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

醫經,是以臟腑經絡、陰陽為主要理論,漢朝之後加入五行六氣,形成時方,又稱岐黃、哲學醫。

經方,是以八綱為主要理論,至東漢形成六經辨證理論體系,又稱農尹、湯液、仲景醫學。

經方不是單指《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方劑,而是用經方思維去看病,用經方思維指導應用時方,那麼時方也可以視為經方,也可以達到經方的療效,

所以判斷是不是經方“在法、不在方”。

經方療效確切的根本原因(經方認識體系的巔峰):經方醫學對症狀和疾病有深刻而獨到的認識。

經方認識人體得病、治病和時方不是一個套路。

3、《傷寒論》常見方證條文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豆當歸散主之。

4、仿照《傷寒論》自擬條文

往來寒熱,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大便調,小柴胡湯主之。

往來寒熱,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大便溏,小柴胡湯加乾薑主之。

往來寒熱,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大便幹,小柴胡湯加大黃主之,大柴胡湯亦主之。

往來寒熱,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口乾渴,大便調,小柴胡湯加石膏主之。

往來寒熱,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口乾渴,大便幹,小柴胡加石膏大黃湯主之,柴胡加芒硝湯亦主之。

往來寒熱,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口乾渴,大便溏,小柴胡湯加石膏乾薑主之。

諸孔竅熱,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目赤鼻,黃連解毒湯主之。

二、經方醫學屬性

1、經方醫學是寡眾醫學

經方醫學自誕生之日基因裡便帶有寡眾醫學的屬性;經方醫學從來不是主流醫學,而是寡眾醫學、小眾醫學;

《神農本草經》、《湯液經》、《傷寒雜病論》一脈單傳;

《傷寒雜病論》成書之後不久即散佚,歷代流傳時隱時現;

《傷寒論》、《金匱要略》隱現分合、韜光匿彩數百年;

《素問·氣交變大論篇》: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漫洩天寶;

唐·孫思邈《大醫精誠》: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已;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江南諸師秘仲景藥方不傳;

2、經方醫學是一堵很厚的牆

北京中醫藥大學已故傷寒教研室的老主任、全國著名傷寒大家劉渡舟說過:“《傷寒論》這堵牆很厚”;

著名傷寒大家、經方臨床大家胡希恕也說過:“《傷寒雜病論》這個書啊,隨便讀一遍是不行的,任何人也不行”。

胡老是從二十幾歲一直讀到八十幾歲去世,

研讀《傷寒論》半個世紀之久。

3、經方醫學是容易念歪的經

鄭板橋批三教弟子:和尚,釋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觀今醫林試補一妄:中醫,仲景之罪人。

誤讀傳統:王叔和:臟腑經絡竄入《傷寒論》;

成無己:《內經》註解《傷寒論》;

章太炎談中醫四劫:一為陰陽家言,摻入五行之說;二為道教,摻入仙方丹藥;三受佛教及積年神鬼迷信影響;四受理學家玄空推論,深文周內,離疾病癒遠,學說愈空,皆中國醫學之劫難。

4、走進經方醫學需要福報和機緣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明師指路。

《論語·子張》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儒學是這樣,中醫也是如此,經典的傳承需要老師傳幫帶,也需要學生努力學習、善於總結、勤於實踐。

空杯心態、敢破敢立、漸修頓悟、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三、經方醫學之路

1、熟練掌握經方方證藥證

(1)常見藥證

吳茱萸證(裡寒、停水)

:一般食慾好、不能吃涼、吃涼胃不適或腹痛腹瀉、或頭部不適、燒心反酸、或頭痛而乾嘔、吐清稀涎唾、或進食後即可吐出、或伴腹瀉腹涼、四肢冰冷、對寒冷敏感、脈細。《神農本草經》“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溼血痺,逐風邪,開腠理”。

澤瀉證(停水)

:頭暈、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目眩、自覺有帽在頭、有重壓感、沉重感、也有如物蒙罩、眼前發黑、口渴不欲飲、或只飲熱水、飲涼後胃脹、小便不利、面目虛浮、下肢水腫、其人面色多黃黯、體型肥胖、動則氣短、舌體胖大、舌質淡紅。《神農本草經》“主風寒溼痺,乳難,消水,養五臟,益氣力,肥健”。

滑石證(停水)

:小便不利、色赤量少、排尿澀痛、赤澀熱痛、甚至小便不通、小腹疼痛。《神農本草經》“主身熱洩癖,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益精氣”。

(2)常見藥證鑑別

1、口渴

石膏(裡熱):

煩躁而渴,多伴自汗出,或發熱;

瓜蔞根(津液不足):

苦渴,口乾舌燥;

人參(裡虛):

渴而心下痞硬,多食慾不佳,或伴嘔吐不止;

蒼朮(停水):

渴而心下停水,飲水不解渴,胃內有振水聲;

2、汗出

桂枝:

汗出不腫,有氣上衝,常有關節冷痛;

黃芪:

汗出而腫,常有身困重,伴肢體麻木疼痛;

3、水腫

黃芪:

汗出而腫;

防己:

下肢腫而關節疼痛;

(3)常見方證

小柴胡湯: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脈弦。

大柴胡湯:

嘔吐劇烈、心下拘急、疼痛、痞滿、胸脅苦滿、鬱郁微煩。

柴胡桂枝湯

:小柴胡湯證見有微惡寒、支節煩疼。

四逆散:

胸脅、腹部疼痛、緊張、脹滿、或四逆、或手足熱。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上腹部膨滿、胸脅苦滿、臍部動悸、精神亢奮、身重難以轉側。

五苓散:

口渴欲飲、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脈浮。

豬苓湯:

小便不利、量少色黃、排尿澀痛、尿不盡感、口渴、心煩、發熱、脈浮。

澤瀉湯

:頭暈目眩、噁心嘔吐、視物旋轉、舌胖大苔白膩、脈沉。

苓桂術甘湯

:眩暈、心悸、胃內振水聲、胸脅部脹滿

(4)常見方證鑑別

例:小柴胡湯與半夏瀉心湯

小柴胡湯證:

生薑→提示可以吃涼東西,而且柴胡性偏涼,偏於清熱(裡寒不甚)。

半夏瀉心湯證:

乾薑→提示不能吃涼東西,出現了裡虛寒,偏於治療腹瀉(裡寒明顯)。

分析:小柴胡湯,去掉性涼清熱之柴胡,加上化痰消痞散結之半夏,改生薑為乾薑,是由清半表半里熱變為清中帶溫、治療寒熱錯雜證之半夏瀉心湯(清半表半里熱同時溫補裡虛寒)。

小柴胡湯能治療脅下脹滿、心下痞滿(即胃脘脹滿),而半夏瀉心湯只能治療心下痞滿,不能治療脅下脹滿(因為沒有柴胡清半表半里熱)。

(注:二者常常合用,或者常用半夏瀉心湯合四逆散。)

(5)試舉一例桂枝芍藥知母湯

諸肢節疼痛,身體魁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桂枝芍藥知母湯所含方證:(9味藥含14個。)

組成:

麻黃、桂枝、白芍、知母、防風、附子、白朮、生薑、甘草

麻黃證(表實)

:無汗、怕冷、

身痛

、頭痛、脈浮、鼻塞、打噴嚏、無汗而喘、咳喘、

水腫

。《神農本草經》:“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

發表出汗

,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

桂枝證(表虛、氣逆)

:汗出、怕冷、頭痛、脈緩、氣上衝、心下悸、心悸、關節疼痛。《神農本草經》“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痺吐吸,利關節”。

芍藥證(血虛):

腹痛、身體痛、肌肉攣急、胃腸痙攣、小腿痙攣、便秘、痛經、水腫。《神農本草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痺,破堅積,寒熱疝痕,止痛,利小便,益氣”。

甘草證(半熱、裡虛):

咽痛、口腔潰瘍、口舌疼痛、咳嗽、心悸,白塞病,多用於瘦人。《神農本草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

附子證(機能沉衰):

畏寒喜暖,手腳冰涼,易疲倦,好靜惡動,不能吃涼,吃涼腹瀉,大便常稀薄不成形,小便清長,口不幹,或渴不多飲,或喜熱飲,舌淡胖,苔白潤或白滑,邊有齒痕,脈沉細或沉弱。病人常見:惡寒怕冷、四肢冰冷、乏力倦怠、嗜臥懶言、精神萎靡、極度疲勞感、身體煩痛、關節疼痛、胸痛徹背、脅腹大痛、便溏、洩瀉、完谷不化、腹滿腹痛、水腫、脈沉微。《神農本草經》“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痕,寒溼痿,除痛,不能行走”。

蒼朮證(停水):

胃脘痞滿不適、口渴、想喝熱水、喝不多、或漱口而已、喝水後胃脹、有振水聲、甚至嘔吐清水、大便稀薄不成形、或水樣便、糞體鬆散而不粘臭、或先幹後溏、眩暈、短氣、四肢沉重、關節疼痛、小便不利、水腫、晨起眼瞼水腫,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或水滑。渴而下利是使用蒼朮必見證。《神農本草經》“主風寒溼痺,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

防風證(表證、傘形、玉屏風、風中潤藥)

:外感風寒、頭痛、風寒溼痺、骨節痠痛、四肢痙攣、怕風怕冷、關節疼痛、關節痙攣、面板瘙癢。《神農本草經》“味甘溫,主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周身,骨節痺,煩滿”。《名醫別錄》“味辛,無毒,主治肋風,頭面(遊風)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

知母證(裡熱,性寒質潤,熱中潤藥)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治療汗出而煩、自汗、盜汗、黃汗、伴心煩不安、失眠。《神農本草經》“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生薑證(停水):

噁心、嘔吐、多伴口內多稀涎、或吐清水、口不幹、甚至腹中腸鳴漉漉。《神農本草經》“去臭氣,通神明”。

桂枝芍藥知母湯是臨床治療痺證的高效方,對風溼性、類風溼性關節炎等關節疼痛有卓效,臨床使用頻率很高。

一是此方主要病理要素為表證、陰證、水證,恰好切合了痺證的主要病機。

二是桂枝芍藥知母湯含有多個方證,僅僅9味藥包含了14個經方,而且半數為治療痺證的常用方劑,如芍藥甘草湯、芍藥甘草附子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

三是使用附子白朮常用藥物外,配伍知母質潤性滑利關節,清熱解毒消局腫;

2、深入挖掘拓寬經方藥證

清熱劑選用當歸,見於以下:

經方:赤豆當歸散、升麻鱉甲湯、麻黃升麻湯、當歸貝母苦參丸、乙字湯(日本原南陽氏驗方)

時方:清胃散、四妙勇安湯、仙方活命飲等

分析原因:《神農本草經》言當歸治療“諸惡創瘍金創”,某些情況下,裡熱或半表半里熱偏重之後,容易傷及血分,

借用西醫理解就是炎症反應的時候炎性分泌物增多,造成區域性微迴圈瘀血

,而用當歸就是用其活血祛瘀的作用(在大量清熱藥中,當歸去性取用),增加血管通透性,促進炎性分泌物排出,從而減輕炎症反應,

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歸水提出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能抑制血小板釋出致炎物質。西醫理論可以借鑑,幫助我們理解。

綜上所述,可以考慮當歸在清熱劑中具有祛瘀生新、排膿解毒、消腫止痛的協同作用。

止咳劑選用當歸,見於

時方:百合固金湯、蘇子降氣湯、金水六君煎等

分析原因:

《神農本草經》言當歸“主咳逆上氣”,《本草從新》也談當歸“治虛勞寒熱、咳逆上氣”,即治療以咳嗽喘息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

多見於慢性支氣管哮喘及過敏性哮喘等。

清·唐容川認為:“蘇子降氣湯之所以用當歸,乃因氣以血為家,喘則流蕩而忘返”。故當歸有使耗散上逆之氣收斂肅降,即有使“蕩子歸母”的作用。

《本草彙編》:“當歸血藥,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氣?按當歸其味辛散,乃血中氣藥也,況咳逆上氣,有陰虛陽無所附者,故用血藥補陰,則血和而氣降矣。’

現代藥理學研究當歸成分正丁烯夫內酯和藁本內酯對氣管平滑肌具有鬆弛作用,能抗炎、平喘、抑制肺纖維化,能對抗組胺-乙醯膽鹼引起的支氣管哮喘,改善肺部血液迴圈,

對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明顯的解痙作用。

中醫學認為當歸具有活血祛瘀作用,能夠改善肺部的血液迴圈,緩解肺部的慢性炎症,是其治療咳喘的原因所在。

此外,當歸還見於以下經方:

《傷寒論》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金匱要略》當歸芍藥散、當歸散、當歸生薑羊肉湯

《千金》內補當歸建中湯、溫經湯、芎歸膠艾湯

《中藥學》:甘辛溫,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

《神農本草經》(位於中品):味甘溫,主上,溫虐,寒熱,洗洗在面板中,婦人漏下絕子,諸創瘍,金創。煮飲之。一名幹歸。生川穀。

《本草綱目》:治頭痛,心腹諸痛,潤腸胃筋骨面板。

治癰疽,排膿止痛,和血補血。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及主癥癖。

含當歸的其它經方:

烏梅丸、奔豚湯、薯蕷丸、侯氏黑散;

當歸為補血、生新、祛瘀、養胎、調經之品;

經方表述:

當歸是一味溫性的有祛瘀排膿作用的補血止血藥,兼有止咳潤下作用。

此種經方藥物表述方式見於日本湯本求真《皇漢醫學》、

比如:

連翹:為解凝消炎性利尿藥。

滑石:為黏滑性消炎藥,主治小便不利,兼治渴也。

瓜蔞:為冷性之消炎解凝藥,主治心肺原因性喘咳胸痛,有特效。

山藥:為滋養強壯性的止瀉藥,固胃腸。

黃芪:主治身體虛弱,面板營養不良而水毒停滯於面板及皮下組織內之一種強壯性止汗利尿藥。

阿膠:為黏滑性滋潤性補血止血藥,治因血液之凝固性減弱與血管壁馳縱致血液之滲透亢進而出血者。

經方每一味藥都深入研究挖掘,用經方的語言描述藥物作用。分析理論要落實到方劑和症狀上,歸類總結,從方劑和症狀上推理(方證相應理論)。

一個老中醫50個方子就能治療臨床90%的病,這才是中醫如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神農本草經》總共300多種藥,而張仲景《傷寒雜病論》200多個方子只用了100多種藥,其深刻道理是張仲景根據臨床經驗篩選出100多種藥,吃透藥證方證,抓住病機,立成規矩,其它的藥物就不用了。

四、經方醫學之悟

1、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學習任何一門學問,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不對,無異於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學習中醫也是如此,必須從已經被臨床實踐反覆驗證、被歷代醫家定評過的經典著作入手。

宋代醫家郭雍:“仲景規矩準繩明備,足為百世之師。”

宋代名醫許叔微先生在《傷寒百證歌·序》中說:“論傷寒而不讀仲景書,猶為儒而不知有孔子六經也。”

清代陸九芝:“學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症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

清末國學大師章太炎曾高度評價:“中醫之勝於西醫者,大抵《傷寒》獨甚。”

2、體系比技巧更重要

沒有自己的定海神針和照妖鏡,就會被妖精帶走;

沒有自己的理論體系、理論大廈,只是學習別人的醫案和經驗,就像是在偷磚頭,最後一堆亂磚,一塊也用不上;

有了自己的理論體系、理論大廈,別人的經驗都是可以拿來用作裝飾大廈的材料;

理論體系上了身,不需要藉助臨床經驗,照貓畫虎,就能解決多數常見病,臨床療效能達到60%-70%,再實踐再總結,療效很容易達到80%以上。

中醫的先天特徵是“先有經驗,後有理論”,理論的認識形成於實踐之後的漫長總結,經驗性的東西是客觀的,是脫離於任何理論而獨立存在的。

清代張潮《幽夢影》“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語;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

讀《傷寒論》要於有字處求無字,於無字處求有字,要讀出弦外之音、字外之意,要有學者精神,要當能教醫生的老師。

學習中醫,總以境界的提升為先導。沒有認識的提高,精神境界的升級,臨床不可能有質的飛躍。所以要不斷參悟和提升自己的中醫境界和人生境界。

“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門,人人可入”。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願每位中醫同道都能因緣際會,結緣經方,學習經方,走進經方,弘揚經方,造福人類。

願每位中醫同道都能苦海回身,早悟蘭因,一門深入,長時燻修,在經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高!

優質公眾號推薦:

關注上方公眾號

免費領取:高畫質精品中醫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