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真的是歷朝歷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嗎?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的一段話:

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有了這樣一種說法,明朝是最有骨氣的朝代。而說明朝是最有骨氣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上述兩句話。

在《明史·成祖本紀》最後一段,有這樣的一段評價:

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今天,我們就來戳破這個謊言。

明之國土面積

給大家展示一下,明朝的國土面積變化。明朝在公元1421年,國土面積被朱棣打到了最大。根據《明史·地理志》的記載,

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

總體算下來,在嘉靖前,明朝的總國土面積在1100萬平方公里左右。

明朝真的是歷朝歷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嗎?

我們再來看看唐朝的疆域變化。

唐朝開國之後逐漸結束了自隋末以來的群雄割據局面並統一了全國,唐太宗和唐高宗執政期間不斷對突厥、薛延陀、吐谷渾、西域諸國(高昌、龜茲等)等國家作戰並消滅了這些政權,由此逐漸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區。唐高宗龍朔年間唐朝疆域面積達到最大值。

唐高宗總章二年,唐朝國土面積約

為1237萬平方公里。(出自《中國曆代疆域面積考》)

明朝真的是歷朝歷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嗎?

所以,其實在《成祖本紀》最後對於明成祖朱棣的歌功頌德中,所謂的面積超越唐朝,本身就是荒謬的言論。而且,相差面積在100萬平方公里,這根本不可能是誤差所導致的。

當然,遠超漢朝是很正常的,畢竟漢朝的時候,還有高句麗,鮮卑,扶余這些遊牧民族的領地。

關於不和親

筆者這裡有一個疑惑,就是為什麼不和親能夠成為一個王朝骨氣的體現。

縱觀整個漢朝,和親主要分為兩個時期,分界線就是漢武帝劉徹。武帝之前,漢朝國力弱小,文帝景帝勵精圖治,只能以和親的方式去安撫匈奴,比較有名的就是江都公主劉細君。而到了武帝時期,以衛青霍去病為代表的大漢將士,遠赴大漠,幾乎把匈奴趕出漠北。

明朝真的是歷朝歷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嗎?

霍去病

在此之後,只要匈奴前來求親,漢朝隨便找個宮女,賜予國姓下嫁匈奴,甚至有的國姓都不給了(比如王昭君)。

漢武帝擊敗匈奴這件事充分證明了,在帝制時期,一個能活的英明神武的帝王,能夠為自己的國家帶來多麼大的成就。在位五十多年的漢武帝,光是在年齡上,就硬生生熬死了匈奴三代單于。

至於唐朝,鮮有的幾次和親,也都是吐蕃派高官來長安求親,帶著豐厚的聘禮,只為求得李姓貴女的下嫁,根本不奢望是不是真正的公主。

關於君王死社稷

君王死社稷是一件很值得誇耀的事情嗎?崇禎帝吊死在了煤山,真的值得後世人稱頌嗎?

我們先聊聊“君王死社稷”本身這件事,亡國之君,不以身殉國怎麼辦?我給大家幾個選項。

A,此間樂,不思蜀(蜀後主劉禪)

B,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後主李煜)

C,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勾踐)

D,坐井觀天(靖康之恥)

大家有沒有發現,君王死社稷,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皇帝的及格線,沒有骨氣的甘當階下囚,正常的一死了之,有骨氣的忍辱偷生,只求東山再起。

回到崇禎身上,在他自殺殉國之前,“南明計劃”已經有了眉目,也就是說,會有一批明朝的忠臣志士去興建南明,對抗女真。那崇禎皇帝,為什麼要自縊?

明朝真的是歷朝歷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嗎?

崇禎帝

明朝之所以亡國,一是積重難返,二是崇禎花了二十年時間才學會做皇帝。那“南明計劃”是什麼,另起爐灶,重新創業,積重難返這個問題基本解決了一大半,南明缺的就是一個知道怎麼做皇帝的人,換句話說南明缺的就是崇禎。

歷史沒有如果,我很多次設想,如果南明有了崇禎,而不是什麼都不會的福王,是不是歷史有可能改寫。要知道,清軍剛入關的時候,天下民心還是向著大明的。

退一萬步講,哪怕是崇禎死了,南明只要別內鬥到可以自相殘殺的地步,也許大明還有救。

關於骨氣

骨氣是一個很有趣的說法。筆者看來,什麼叫有骨氣?真正有骨氣的是勾踐,是劉邦,是李世民。

他可以臥薪嚐膽、甘心做奴隸,但最後他復國成功,一洗前恥。

他可以笑著說我爹就是你爹,你煮了我爹記得分我一塊肉,但最後他一手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逼得項羽自刎烏江。

明朝真的是歷朝歷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嗎?

劉邦

他可以在渭水邊退縮忍讓,但他最後大破突厥,讓頡利可汗在宴會之上為自己的父親起舞助興。

明朝真的是歷朝歷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嗎?

李世民

死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真正的骨氣難道不是小馬哥那種捲土重來嗎?

明朝真的是歷朝歷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嗎?

至於明朝剩下的什麼,不割地、不納貢、不稱臣。不能因為宋朝軟弱,就把這些一個王朝該有的基本操作稱之為有骨氣啊。

不能說王朝綜合評定,宋朝考了個零分,咱們就把六十分及格線,當成是優秀啊。

明朝有骨氣,中國歷史上有且僅有三個皇帝被異族生擒活捉,前兩個是被敵人攻進首都,叫靖康之恥,後一個是送到敵人臉上,叫土木堡之變。

至於所謂的天子守國門,我們中國人古話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別說天子守國門了,就是白龍魚服微服私訪,百官都要勸諫,龍體不可輕易涉險。

到底是把皇帝逼到什麼地步了,要以天子之命,來守護國門,才能讓國門不破。這是骨氣嗎,我只看到了一種無奈和悲涼。

歷朝歷代,漢唐被入侵的次數也不少,也不是沒有打過敗仗,但能說漢唐沒有骨氣嗎?

有骨氣不是不敗,真正的骨氣是,我還能贏回來!同樣一個國家的強大也不是百戰百勝,而是兩國相爭,我有家底,我輸得起,我可以反敗為勝捲土重來,而你輸不起,你只要輸了一次,你就是萬劫不復。

而這,正是現在的泱泱中華,壯哉我中華人民,壯哉我華夏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