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欽差大臣有多大權力?真能讓地方官員瑟瑟發抖嗎?

1838年11月15日,湖廣總督林則徐被道光皇帝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道光皇帝之所以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而不是其他人,是因為林則徐有過禁菸的經歷,有了經驗,而且湖廣地區離廣州較近,便於儘快上任。

清朝欽差大臣有多大權力?真能讓地方官員瑟瑟發抖嗎?

林則徐

林則徐不辱使命,半年時間不到,就收繳近2萬箱約237萬餘斤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燬。是為虎門銷煙。

林則徐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禁菸、銷煙的歷史使命,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他的欽差大臣身份——就算他被道光皇帝任命為兩廣總督,也未必能取得這樣輝煌的成績。

欽差大臣不是清朝的發明。早在北周時期,欽差大臣就作為一種派遣性職務出現了,只不過那時候叫“××使”。清朝入關之初,皇帝牢牢地將大權掌握在手裡,雖然偶有派遣欽差大臣到地方檢視和審理案件,但手裡沒有實權,遇到事情只能向朝廷彙報,由朝廷處理。

1735年,雍正皇帝發出了​第一塊欽差大臣關防,明確了欽差大臣的職權,欽差大臣由此獲得了一定的實權。1746年,乾隆皇帝下令,由兵部制定欽差大臣巡視條例,欽差大臣手裡的實權得到了法律條文的認定。

清朝欽差大臣有多大權力?真能讓地方官員瑟瑟發抖嗎?

乾隆皇帝

其實,欽差大臣是一種籠統的說法。阮葵生《茶餘客話·欽差官使》記載:“三品以上用欽差大臣關防,四品以下用欽差官員關防。”這是說,只有三品以上的欽差才能叫欽差大臣。四品以下的欽差只能叫欽差官員。

從那以後,清朝頻繁派出欽差大臣。到了清朝晚期,連地方上發生洪澇災害,朝廷都會馬不停蹄地派遣欽差大臣。

有的大臣,甚至會多次被任命為欽差大臣。

清朝乾隆、嘉慶、道光的三朝元老那彥成是乾隆期間名臣阿桂的孫子,曾經先後三次被派為欽差大臣。

第一次是在1799年8月,嘉慶皇帝任命那彥成為欽差大臣,前往湖北、陝西一帶統領參贊大臣明亮的軍隊,平定白蓮教起義。那彥成一到任,就奉命將成都將軍慶成、陝西巡撫永撤掉職務。

清朝欽差大臣有多大權力?真能讓地方官員瑟瑟發抖嗎?

白蓮教

第二次是在1813年,直隸總督溫承惠由於平定天理教起義不力,被降職為參贊大臣。嘉慶皇帝改派陝甘總督那彥成為欽差大臣,節制直隸、山東、河南各路清軍,平定天理教起義。

第三次是在1827年,清軍平定了張格爾叛亂後,派遣那彥成為欽差大臣,前往辦理善後事宜。

在許多影視作品裡,欽差大臣手握尚方寶劍,擁有先斬後奏的權力。比如,在周星馳、吳孟達主演的喜劇電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裡,周星馳扮演的包龍星拿著一把祖傳尚方寶劍將常威追得在法庭裡團團轉。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在清朝,欽差大臣的權力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大。

清朝欽差大臣有多大權力?真能讓地方官員瑟瑟發抖嗎?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

欽差大臣代表皇帝巡視,權力可以總結為8個字“大事奏裁,小事立斷”。遇到了大事,欽差大臣沒有權力自作主張進行決裁,必須奏報朝廷,聽憑皇帝作出決定,再按照皇帝的決定進行處理。如果是小事情,欽差大臣自然可以隨時解決。

這裡舉一個例子。

1860年,兩江總督曾國藩授任,奉命以欽差大臣的身份督辦江蘇、安徽、浙江、江西4省軍務,節制巡撫、提鎮以下所有文武官員。就在這一年冬天,安徽團練首領苗沛霖反叛朝廷,攻打壽州,安徽巡撫翁同書逃出壽州,歷經艱難險阻回到京城。此前,翁同書已有一次棄城逃跑的經歷。曾國藩雖然是欽差大臣,又是兩江總督,有權管轄翁同書,但他並不能直接處理翁同書,而是以奏報朝廷,彈劾翁同書的方式,請求朝廷來處理翁同書。

清朝欽差大臣有多大權力?真能讓地方官員瑟瑟發抖嗎?

曾國藩

這說明,欽差大臣的權力並不大。

對於地方官員,尤其是總督、巡撫級別的封疆大吏而言,欽差大臣代表皇帝巡視,理應尊重,熱情周到地進行招待,該送的禮物一樣都不能少,但遠遠談不上像老鼠見了貓那樣瑟瑟發抖。畢竟,欽差大臣行使權力的唯一方式是以專摺奏事的方式密奏皇帝,這個權力總督和巡撫一樣擁有,甚至連鹽政、學政、織造、船政等一類官員都有,算不上多大的事兒。

1869年,左宗棠奉命以欽差大臣的身份任職陝甘總督,在西北地區用兵。西北地區較為貧瘠,難以承擔糧餉,只得由東南各省提供協餉。東南各省的總督和巡撫,並沒有給左宗棠這位欽差大臣的面子,總是拖欠協餉,搞得左宗棠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向朝廷訴苦。

清朝欽差大臣有多大權力?真能讓地方官員瑟瑟發抖嗎?

左宗棠

軍機大臣寶鋆有心幫助左宗棠,稱如果再遇到地方督撫不積極提供協餉,左宗棠有權點名參劾。左宗棠權衡再三,還是放棄了這個權力。他可不想為了這點事,把所有督撫得罪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