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舊俗:三山國王特使出遊俗

三山國王是古潮州特有的地方福神,地方誌稱他們“有功於國,宏庇於民”。祖廟址在揭西縣河婆鎮,稱三山國王廟、霖田祖廟、大廟。它肇建於隋,已有1400多年曆史,比開元寺早二百年,為潮汕最古老的寺廟之一。目前其子廟在潮汕約有五百餘座。

解放前,每年正月初二至甘四日,三山國王以木坑公王為特使出遊河婆六約,巡鄉壓邪,佑人健康,並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出遊前,即十二月廿三日夜12時後,香祝須先告問路程。路程分大溪落和細溪落,如要大溪上落,聖誥是陰陽杯,則說明三山國王同意了,路線即是從象門約起,至園埔約、馬路約、南山約、龍潭約、獅頭約後轉宮,各約香祝回去後向人們公告路線。

正月初二早上,指揮大使和木坑公王在廟內對敬三次,後繞廟框三匝即起程。他們分兩隊,每隊14人深入到各大村去,隊伍排列是:飯餐旗、挑夫、鑼鼓班、香案、特使、涼扇。

到某村的指定地點,在火銃聲中,特使即“下馬”,村裡的福首代表全村把一隻生雞放於特使面前,並備五牲祭拜,拜後才受村民祭拜三次。第一次是拜老年,祭品是雞、鴨、蛋、魚、豬肉及壽桃、茶、酒;第二次是拜新丁、新婚,祭品是果、糖、茶、肉丸;第三次是許福,祭品是糖、茶,祭拜時都要焚香、燃蠟燭、燒金錠,並放一紅包於盤上,由香祝收取。最後行“起馬”儀式:先放火銃三響,接著福首取生薑、鹽碟、小刀、香紙蠟燭,跪三跪,拜三拜。此後村裡的鑼鼓響起(鼓多的有三十餘面,二尺長,大如鬥;鑼多的也有三十餘面;凸金一面),在“鬥鬥公!鬥鬥隆”的鑼鼓聲中,特使由二人抬著遊巷,兒童們尾隨後面,鼓聲動地,熱鬧異常,這叫“迎老爺”。

特使到村的最高潮是爭相搶奪抬老爺。人們在指定的草埔沙壩堆放幾堆山草(多的一堆十餘捆),點火燒著後,許多鞭炮竿相繼點燃,與特使跑步繞著火堆轉,十餘幾十條年輕漢子爭奪抬特使。其時火光沖天,鞭炮炸響,手忙腳亂,人聲鼎沸。因為熱度太高,福首端著水盆不斷向爭搶的年輕漢子們潑水。鞭炮放完了,特使即結束此村的“訪問”,過別的村子去了。

潮汕舊俗:三山國王特使出遊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