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

——鹽野七生《希臘人的故事》閱讀札記

一、歷史的概述

公元前776年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西端的奧林匹亞森林舉行,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奧林匹克運動會興起的直接原因其實不是單純因為希臘人崇尚體育運動,更為主要的原因和時代背景是比較複雜的:

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

版權引用“Olímpia”from AiresAlmeida

在古希臘,有“希臘人”這個概念,但是沒有一個單獨的國家叫做“希臘”,“希臘”是一個以語言、宗教為依託的住民共同體。整個“希臘”地區是由一眾城邦國家組合而成,加起來有500個以上,有名的比如雅典、斯巴達、底比斯、科林斯等。因此對古希臘時期的某個人進行國籍介紹和描述時,說××人是希臘人其實並不夠準確,更加準確地描述應該是××人是雅典人,因為雅典才是一個國家。整個希臘地區城邦國家眾多,國家多了自然會有領土紛爭,因此希臘地區城邦國家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是避免不了的,打完了籤停戰協議,可是希臘人又愛撕毀協議,毀約之後又開始打,幾乎每年的夏天都是戰爭頻發的時候。因此希臘人陷入了開戰——休戰——開戰……的無限迴圈。最後,他們終於想出了在奧林匹亞舉辦運動會的方式來停止戰爭。

因此可以說,希臘人是為了休止干戈,借用一個全希臘地區人民都鍾愛的事,才想出了舉辦四年一次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有了大家都愛好的事情,所以打仗的事就可以放一邊了。夠資格參加比賽的人是兩種:說希臘語的人和信仰希臘諸神的人。

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只有賽跑,但是想想也知道,富於創造的民族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當然更加不會停止創造。後來,比賽中又加入了跳遠、扔鐵餅、標槍、摔跤、拳擊等。還有“五項全能”,即一個人參加包括賽跑、跳遠、扔鐵餅、標槍和摔跤在內的5個比賽專案。希臘人對此愈加瘋狂和痴迷。

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

希臘人非常需要奧林匹克運動會,否則,以他們瑣碎、反覆無常的性格,不可能保持長久的偃旗息鼓。這裡有個細節值得說一說,運動會的最後環節無疑是表彰儀式,月桂冠是冠軍的標誌,月桂冠就相當於今天的金牌。對於冠軍得主的榮耀,我將書中原文摘要如下:

“贏得月桂冠,一定會讓城邦的全體公民欣喜若狂。冠軍回國後,大概也無須再擔心今後的生存問題了。到了用餐時間,無論走進誰家,他都會受到盛情的款待。去商店買面料做短衣,店主不僅免費贈送,還會因此深感榮幸,說這是自己店的店規,等等。即使只是一介普通士兵,只要成為冠軍,也會載入古希臘人撰寫的著作中,被稱為××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冠軍。××屆奧運會好像形容詞似的,成為固定的修辭用語。在奧林匹亞舉行的運動會上奪冠,是他所屬城邦國家的榮耀,是家鄉全體父老鄉親的大喜事,舉國為之歡欣鼓舞。”

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

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始於公元前776年,終於公元后393年,持續1169年,因為四年一屆,所以一共292屆。有人會奇怪,現在不是還有奧林匹克夏季奧運會嗎?是的,我讀到這裡時也有同樣的疑問,這個問題查查資料便知道,我們現在看到的四年一屆奧林匹克夏季奧運會,是在1894年巴黎召開的國際體育會議上由法國皮埃爾·德·顧拜旦倡議成立了國際奧委會後,才決定恢復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夏季奧運會於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行,此後就是現代的我們看到的樣子了。那當時到底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會的舉辦呢?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皈依基督教以後,定基督教為國教,將其他以各類神為首的宗教定性為邪教活動,終止了奧林匹克運動會。

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

二、心得體會

1. 關於“希臘”這個地域的概念劃分的粗淺的哲學聯想。

前文所述“希臘”是一個以語言、宗教為依託的住民共同體。讀到此處,突然想到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的哲學主張: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世界上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如果說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且每個人的思維過程又是依賴語言來進行的,那麼可以說語言的結構與存在也是同一的,即語言就是存在。我認為這麼說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是如何言說的,我們就只能是如何思維的,我們不可能脫離語言進行思維。我們是說漢語的,所有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就都在漢語之中,在華夏文明的存在之中。

2. 關於用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方式來休止干戈。

古希臘城邦國家之間戰爭連連,終於用了定期舉辦運動會的方式來固定休戰期。反觀近期的北京冬奧會,很多西方國家在外交上用各種小動作來抵制北京冬奧會,我想說的是,古希臘在思想、政治制度、文藝創作上是有著不朽的功業的,更是歐美文明的發源地,他們的祖先都知道不要將體育政治化,而今天他們的這些做法,實在是有點“數典忘祖”了。

3. 關於古希臘時期運動會冠軍榮歸故里的一些思考。

前文我直接引述了作者原文對運動會冠軍榮歸故里的一些描述,這些做法看似很物質,但其實背後的基本邏輯是一種極致的淳樸。選手奪得冠軍,是祖國整體的榮耀,我們自己的奧運冠軍回國後,是不是也配得上這樣的榮耀,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此很多“公知”喜歡在網上嚷嚷:別人都是以個人名義參加,我們是舉國體制。在我看來,不論是什麼樣體制,奧運選手帶給我們的,除了獎牌以外,更是一種屬於民族自身的自豪感,他們又何嘗不該接受包括物質在內的一些嘉獎呢?畢竟奧林匹克運動會興起之時,就是這樣的存在。

4. 關於古希臘時期奧林匹克運動會終止的一些感慨。

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因為皈依了基督教,所以將奧林匹克運動會定性為邪教活動。其實讀到此處有一點憤慨和惋惜,但是細細想來,我們作為局外人才會這麼想,畢竟基督教一統歐洲天下以後,整個歐洲大陸就陷入了宗教的迷霧之中,既然身處迷霧,自然會看不清一些事情,我們大可不必以現代人的認知來批判當時的羅馬皇帝。書中說到了在狄奧多西取消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前,其實運動會已經黯然失色,因為在此之前,希臘處於“羅馬統治下的和平”,和平就意味著沒有戰爭,當初為休戰舉行的運動會看似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意義,顯得死氣沉沉。那麼運動會是不是就因此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嗎?當然不是的,我認為運動會至少還應該以以下理由繼續存在:(1)倡導運動健康的自然美;(2)奮勇爭先的拼搏精神;(3)不同國家、語言、文化、宗教背景的人坐在一起拋開分歧,為一場屬於全人類的盛典搖旗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