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傳媒內參導讀

:《奇妙的食光》創造性地引入了“食光策劃人”這一概念,讓粉絲成為節目策劃人,獨樹一幟地開啟了“餐廳經營+心願旅行”的任務線,6位陽光少年在異國他鄉以經營為主、旅行為輔,透過完成經營目標實現旅行心願。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文/安哲

近期,收官不久的《奇妙的食光》後勁十足,憑藉優質內容在各業內年度榜單上屢獲獎項。其中包含 “指尖綜藝榜2018年度最具引領力節目”、“新浪微博綜藝大賞年度人氣美食節目TOP1”、“艾漫資料全年綜藝全網熱議TOP4”、“金河豚獎最具娛樂營銷綜藝”。人氣口碑都佔據著年度綜藝前列。

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並不令人意外,從題材、內容的選取,到節目模式的創新、探索,再到青年價值的引領和圈層文化的挖掘,顯然這些都是《奇妙的食光》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而至關重要的則是操刀這檔節目的幕後團隊。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在指尖移動影響力高峰論壇上,《奇妙的食光》幕後團隊魚子醬文化的創始人、CEO雷瑛獲得了“2018年度十大影響業界節目操盤手”,足以見得《奇妙的食光》幕後團隊對於精品內容的輸出實力。

覆盤《奇妙的食光》製作團隊在口碑、熱度雙贏背後的制勝秘訣,我們可以從團隊前期策劃、中期執行和後期製作的三個階段,探尋《奇妙的食光》對於綜藝製作形成的獨有方法論。

搶佔綜藝新藍海,

開闢“餐廳經營+心願旅行”新模式

縱觀近兩年的綜藝市場,美食經營節目已成大類不斷出現,儘管市場不斷細分,但同質化問題仍舊存在。要想在眾多節目中殺出重圍搶佔綜藝新藍海,少不了獨闢蹊徑的題材選擇,別具匠心的創新模式。在前期策劃階段,如何打破美食經營型別綜藝的固定正規化,在差異化競爭中開闢全新的創作模式,是《奇妙的食光》製作團隊首要思考的問題。

《奇妙的食光》創造性地引入了“食光策劃人”這一概念,讓粉絲成為節目策劃人,獨樹一幟地開啟了“餐廳經營+心願旅行”的任務線,6位陽光少年在異國他鄉以經營為主、旅行為輔,透過完成經營目標實現旅行心願,旅行過程還融入了

食光

策劃人的心願清單。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節目中,經營與實現心願旅行這兩條線索相互交錯又緊密關聯,為《奇妙的食光》帶來源源不斷的新鮮感與生命力。

偶練原班團隊親自操刀,

記錄一個個真實經營的故事

有了讓人眼前一亮的題材,在節目執行中,《奇妙的食光》並沒有讓這個創意亮點如空中樓閣般虛無縹緲,而是真正實現了讓每一個從舞臺上走下來的男孩褪下光環,化身為普通餐飲創業者。

在總導演蔣帆看來:真人秀關鍵是“真,不演”。這無疑才是決定著《奇妙的食光》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節目延用了《偶像練習生》的原班製作團隊,這樣既省去了磨合的時間成本,也有助於讓嘉賓以充分信任、放鬆的狀態在節目中呈現出最真實的一面,這算是成功的一環。”拍攝期間,近100人團隊赴澳拍攝,調集了28臺單機,共計70個機位拍攝,素材總量高達360T,充分保證了內容的完整度和原汁原味。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奇妙的食光》總導演蔣帆

對於這樣6個大男孩在異國他鄉如何經營一家餐廳?如何做菜?如何接待客人?他們之間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和情感關聯?在內容層面,製作團隊強化經營概念,將這些圍繞經營而產生的真實細節一一呈現。觀眾可以看到嘉賓在經營之初會出現客人太多照顧不周、溝通障礙、選單少、後廚找不到鹽、打不開燃氣等讓人手忙腳亂的問題。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隨著業務能力上的漸入佳境,節目增加了不少當地生活的體驗活動內容,以遊戲、旅行增加綜藝點,觀眾從男孩們為留學生精心佈置畢業派對、在夜市賣燒烤擴大經營、開拓外賣業務、人人都能做出拿手好菜、營業思路變得清晰順暢中看到了餐廳小白到服務周到的餐廳經營者的蛻變過程。

如果說在《偶像練習生》舞臺上觀眾看到的是男孩的業務能力,那麼在《奇妙的食光》構建的真實生活場景中,觀眾看到的則是少年們舞臺表現力之外的生活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領導能力,看到了少年們日常生活中陽光正面的多維真實形象。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後期發掘多維潛質,

釋放高能精彩力

儘管《奇妙的食光》已於12月初收官,但大樓攀爬挑戰、在大冒險挑戰中Jeffrey董又霖成遊戲黑洞大喊“無敵是多麼寂寞”、小鬼變成了後廚的rap“洗碗精”、朱正廷可樂“買醉”、董巖磊的“紅燒全世界”菜譜……這些有梗有料的片段卻仍舊讓粉絲如數家珍,更有粉絲評論:“《奇妙的食光》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奇妙的食光》後期團隊火烈鳥文化可圈可點的表現,也為節目增加了很多獨特的記憶點。透過精緻可愛的動畫、搞笑的BGM、有趣的花字來表現時下最熱的梗,強化故事趣味性、突出人物性格,調動觀眾情感,在節目中感人的地方減緩節奏,讓觀眾和嘉賓一起共情,經常讓觀眾在觀看節目時又笑又哭。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當畢雯珺在海邊送外賣找到客人時,後期讓招手示意的客人秒秀《海草舞》,讓不少觀眾紛紛為《奇妙的食光》後期“搶著下雞腿雨”;當小哥哥們集體挑戰滑沙時,《奇妙的食光》版《西遊記》MV應運而生……

《奇妙的食光》後期充分挖掘了嘉賓性格中的幽默因子,將花字、動畫、表情包、配樂、特效每一個細節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在節目調性與嘉賓個性中碰撞出反差萌的效果,讓每期內容都顯得養料充足,讓觀眾看得停不下來。

聚焦內容正能量孵化,

引領行業新風尚

縱觀近年在綜藝市場突圍的節目,獨具特色的同時,發人深省、傳遞正確價值觀、帶給觀眾無限思考的厚重核心,才是一檔能經得住時光沉澱的節目,《奇妙的食光》製作團隊正是在溫情和價值觀的傳遞中征服了觀眾。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在體驗經營的外殼下,“成長”毫無疑問是《奇妙的食光》最受關注的核心,當少年們的不諳世事蛻變成了為他人服務的奉獻和成長的感悟,《奇妙的食光》“越經營,越成長”的初衷也在播出中越來越深入人心。

對自己英語和接待能力缺乏信心的畢雯珺,從一開始時不太敢主動承擔接待任務,到不斷完成自我的心理建設,終究跨出了最艱難的第一步;在留學生派對中,朱正廷分享自己與奶奶的故事喚起大家對親情的珍視……在6位合夥人的點滴日常中,透過鏡頭語言傳遞給觀眾的,不僅有嘉賓對待親情、友情的態度,待人接物的正向轉變,更多是少年們的成長,這些溫暖、治癒又正能量滿滿的點滴緩緩流淌進觀眾的心窩。

如今藝人自身對觀眾價值引導作用越發不可忽視,而《奇妙的食光》正是充分發揮了年輕藝人的號召力,在帶給觀眾快樂之餘,全方位地呈現出少年成長中對人與自然、人與美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深刻理解,更是在他們的成長軌跡中催化著與觀眾的情感共鳴,實現正能量社會價值潛移默化的傳播,而這也是這檔綜藝節目的精髓所在。

正因為有這樣擅長圈層文化挖掘的團隊全程參與策劃、執行,《奇妙的食光》才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獲得如此成績。《奇妙的食光》明明是檔節目,卻在製作團隊的保駕護航下迸發出如劇情般讓人意猶未盡的魔力,很多觀眾在第一季收官時紛紛留言:“未完,待續……”,齊齊呼喚第二季的到來。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

引領圈層文化的《奇妙的食光》,有哪些獨有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