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的農具:犁、耙、託(許廣洲)

現在,農耕時代與人們的生產密切相關的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有的為新式用具所代替,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有的則毀損消逝,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了。上了年紀的人記憶猶新的犁耙繩索、木軲轆大車小車,杈、筢、掃帚、揚場鍁、碌碡廓子、打牛鞭等物件,別說是城裡的孩子,就連農村土生土長的娃娃們,恐怕也認不全啦!古老的農具與古老的耕作方法,古老的勞動習慣與古樸的鄉風民俗相聯絡,那幅延續了幾千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淡的農耕生活,悄悄地改變並無聲地漸漸消失了。

塵封的農具:犁、耙、託(許廣洲)

犁、耙、託

在我童年記憶裡,每當莊稼收割之後,播種之前,在家鄉大片河灘地上,村民們便一大早就吆喝著耕牛下地了,兩三頭黃牛拉著木拖車(音tuo,去聲),木拖車上面放著犁和耙。到地頭將牲口套在犁的前面,當雪亮的犁鏵插進土裡,翻起的泥土像波浪一樣往一邊倒。耕地的村民一手扶著犁把,一手操縱者控制牛行走方向的牛韁繩,時不時地把手中的鞭子在牛背後揮一下,半空裡一聲炸響,耕牛的腳步便明顯地加快了,耕地人不時嘴裡打著高亢的耕田號子。 詩人王良谷在《環山勝景》一詩中將木犁寫的很有情趣,像一幅農村風情畫。“三青高嶺峙東西,嶺上風光一望齊。千頃綠疇平似掌,濛濛春雨動春犁。”

耕田要有犁,拉犁是牛馬騾驢。沒有牲口的人家,人也得拉犁。木匠做犁叫投犁。投犁用的木頭最好是老槐木。犁由一張重達二十幾或數十斤熟鐵打的犁鉤和其它部件組成。犁鉤像一張弓。前頭稍細,裝上一木托兒,是在地表滑動的。犁鉤後端從犁把中間穿過,犁頭上裝上一隻犁鏟頭,還要在鏟頭上安一片帶斜坡面的大犁鐵片,叫鏵,也是生鐵所鑄。為了防止木犁底在沙石土中腐損,犁底還要釘上一塊生鐵鑄的犁底鐵。使用時間久了,犁鐵會磨得很光亮。

用牲口拉犁,要把犁纖掛在一隻二牛擔上或三牛擔上,由二至三頭牲口拉,這就叫一犋牲口。二牛擔或三牛擔是木製的兩頭帶鐵圈的比較牢固的橫擔。二牛擔是兩頭牛來拉的,三牛擔是三頭牛來拉的,但一犋牲口上要有一頭領墒牛。當地梗結難耕時,一般要一頭墒牛旁邊要配上兩頭力氣小的牛或驢。當墒牛不僅有力氣,還能把墒溝拉直。為了防止牛吃莊稼苗,套種或間作作物時,拉犁的牛要戴上竹編或鐵條編的牛籠嘴。耕地技術最難的有兩點,一是墒要取直,要走直線,要走勻稱,其中拐彎的時候最難控制牛;二是深度,深度可以透過選擇犁的大小,犁弓與犁鏵間的楔子來調節控制,扶犁的人要掌握好犁把上抬和下壓力度,否則也是深一腳淺一腳。地耕好了會有許多壠頭,要及時趁潮耙平耙碎以便於播種。準備曬壠的閒地就不耙了。壠頭經多日太陽曬,可增加土壤疏鬆度與肥力(當時你又叫曬垡)。

塵封的農具:犁、耙、託(許廣洲)

木耙是用兩根比較粗的結實的硬木做主架構打成,如槐木、椿木等。幾根橫擔木料稍細些。打成的木架是長方形,豎起了像梯子。兩根主木架上要打眼以備安裝耙齒。耙齒是鐵打成的,每根約有15公分長,耙齒一頭是方的,比較粗,便於固定在耙挄上;一頭是扁的,比較鋒利,方便耙地時破碎土塊。

拉耙的牲口要用兩頭或三頭。耙地時,一般人站在耙上,一手揚起肩頭的鞭子,一手拉著牛韁繩控制方向(繩的另一頭拴在耙挄上),打著響亮的號子耙地。有時耙上站著大人,牛拉不動,就叫小孩子蹲在耙上或用不同的重物壓在耙上。我小時候曾不止一次地蹲在耙上幫助家裡耙地。遇到地不平,或者碰到大的土塊,牛稍稍用力不均,小孩蹲不穩容易滑落下來,必須時刻集中注意力。但在當時孩子們的心裡卻感到是很自豪的事,既新鮮刺激又富有挑戰性。

犁與耙都比較重,上田下田扛著很費力氣,於是聰明的木匠便用木頭做了像雪橇樣的工具名叫拖(tuo,去音)車。下地時把犁、耙、種子全放在上頭,連人有時也坐在上頭,套上牲口拉著在路上滑行。晴天走起來比較費力,若是雨後路上有泥有水,拖車滑行就很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