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會影響武術流派的形成?

武術派別的形成除了一些自身的規律之外,還受到地理環境、民族傳統、宗教體制等深層次因素的影響。

地理環境因素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中國幅員遼闊,生態環境迥異,由此也形成了不同風格的拳種和器械。

民國文化大家郭希汾根據氣候、飲食習慣等所造成人的體質、性情的不同將武術技擊分成南、北二派。武林中也素有“南拳北腿”、“北弓南弩”的說法。

哪些因素會影響武術流派的形成?

關於“南拳北腿”形成的地理原因有兩個:

1、一方面,北方地區氣侯寒冷,下肢活動較多、運動量大,加之長時間生活在北方的人體格高大粗壯,於是創造了八極拳、戳腳等大開大合的拳種;而南方天氣炎熱,運動量小些,加之南方人大多身材矮小而靈活,打法細膩,於是創立了諸如南拳等眾多拳術技藝。

2、另一方面,北方陸地較多,活動空間較大,有利於大幅度武術動作的練習與使用,因此,北方拳種腿法技術發展較好;南方江河湖泊較多,陸路空間狹小,為了適應“地無三尺平”的環境,以拳為主的適合貼身短打的武技應運而生。

哪些因素會影響武術流派的形成?

而“北弓南弩”的形成原因則主要是:

北方多大漠草原,一般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獵物,所以有充足的時間緩緩拉弓,從容不迫地將箭射出去;而南方叢林居多,地形複雜,不宜遠距離射殺,只能近距離埋伏,所以會設計出弩這樣小巧的武器。

民族傳統因素

少數民族的生活區域與習性也深刻地影響著拳種派系的形成。

蒙古族是馬背上成長起來的遊牧民族,自古就有射箭和摔跤的習俗,在今天的那達慕大會上仍然保持著射箭、賽馬、摔跤的比賽傳統。

哪些因素會影響武術流派的形成?

蒙古族摔跤

而畲(shē)族分佈於閩浙贛地區,其祖先最早在廣東潮州一帶。由於遭受壓迫,長期散居山區並四處遷徙。在這種社會地位和自然環境中,畲族人民為求生存,不得不靠狩獵為生,一些生活技能逐漸演變成為用來防身自衛的武術。其拳術中主要有畲家拳、菇民拳、樟村拳、上宕功夫、法山拳等,棍術主要有齊眉杖(盤柴槌)、鍾家棒、茶園棍棒和扁擔功等,自成體系,獨具特色。

哪些因素會影響武術流派的形成?

畲族齊眉杖(盤柴槌)

宗教體制因素

中國在秦代已經進入封建社會,宗法制度作為古代中國的一項基本制度一直在延續。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係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

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基本制度,宗法制度具有內相凝聚、外相排斥的特徵。

而武術作為保護本族安危的重要手段自然不會公開教習,各流派的獨門絕技一般也“傳內不傳外”,甚至“傳男不傳女”,因為女兒長大後總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再算作自家人了。

哪些因素會影響武術流派的形成?

在宗法制度的影響下,武術發展呈現門派林立、拳種繁多的局面,同時各拳種流派間也缺乏基本的交流與融合的機會。

宗族在拳種形成上的直接影響表現在拳種的名稱上:以“門”命名的有紅門拳、風門拳、自然門拳、羅漢門拳等數十種;以姓氏命名的有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岳家拳、戚家拳、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等數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