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魚的覓食能力是天生具來的,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的。但在生長過程中,它會反覆的透過覓食產生條件反射,去總結和積累經驗,並且會為了適應生存環境去改變覓食習慣。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淡水魚的膽子比較小,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見到食物後並不是馬上吞食,而是慢慢靠近,在圍著食物轉,先觀察一番,然後才慢慢騰騰的用嘴去輕輕的叼啄食物,邊吸邊吐,反覆試探幾次,有時還會用身體去蹭餌、用尾鰭去扇餌,不會輕易的去吞下這個魚餌。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如果有同伴被釣走了,那麼魚會快速散開,隔一段時間後才會小心翼翼的再游回來。無論是野生魚還是養殖魚,它們覓食的過程都是按以下的順序進行的:

一、聽覺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魚兒有良好的聽覺,它可以順著聲音去尋找到食物,這即是魚的天性,也是後天積累的經驗。比如養魚場在餵魚前,先在料臺上敲擊東西,用聲音把魚吸引過來。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那麼釣魚時反覆的帶餌拋竿,釣餌入水聲音也會把魚吸引過來,由於聲音傳播的遠而且快,所以在野外釣魚,透過連續的拋竿誘魚效果比打窩子反而要來的快。

二、側線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魚的側線是魚的感覺器官。魚體兩側的由許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線條就是魚的側線。水流的刺激透過鱗片上的側線管孔傳達到側線管中的感覺細胞,產生興奮,興奮經神經傳遞給大腦,就能產生水流的感覺。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魚兒透過側線可以感知水壓的大小、水流的方向、水流的速度以及物體的位置和水的各種變化,所以魚透過聽覺和側線的定位可以找到食物。

三、嗅覺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魚是有嗅覺的,當魚接近食物到一定距離時嗅覺器官就起到作用了,窩子餌或手食在水中溶化水解後,餌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就在水中擴散,魚聞到這些化學物質後,透過覓食經驗可以判斷出是否可以食用。

四、味覺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淡水魚也是有味覺器官的,淡水魚的味蕾是充滿了魚的口腔和魚嘴唇的外沿,不用把食物吸進嘴中,只要把食物吸到嘴唇邊上就能判斷是否能食用。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魚見到陌生的食物,都要先用探啄食物的方法,邊吸邊吐,反覆多次之後才會把餌吸入嘴中。

五、經驗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魚在覓食的過程中,對周邊的環境會由條件反射形成記憶。對線組中的鉛墜、8字環、鉤子、餌的顏色、餌的形狀以及線的粗細都會產生記憶,這些記憶便成為魚覓食的經驗。

魚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在覓食時有哪些習慣?

生存時間越長的魚經驗越豐富,覓食的時候警覺性就越高。這也是為什大魚難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