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導學 部編版三語上期末複習必備——課後重點習題及答案

名師導學 部編版三語上期末複習必備——課後重點習題及答案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後重點習題及答案

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

一、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的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邊疆的

山裡的

多個民族小學,是一所可愛的小學。

三、你的學校是什麼樣的?同學們在學校裡做些什麼?選擇一個場景說一說

示例:

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鍛鍊身體,有打籃球的,有踢足球的,還有跑步的,有玩“老鷹捉小雞”的……真是熱鬧極了!

上課了,同學們一個個坐得像松樹一樣挺直。語文老師拿著教材和備課本急匆匆地走進教室。老師親切地說:“上課。”班長高聲地說:“起立。”同學們齊聲說:“老師好。”老師和藹地說:“同學們好。”班長說:“坐下。”一節有趣的語文課開始了。

教室裡,同學們正在安靜地聽老師上課,他們時而冥思苦想,時而踴躍發言,時而合作談論,真是一節有趣的課。

圖書室裡,同學們安靜地閱讀,沒有交談、沒有走動,只聽見紙張翻動和筆尖滑動的沙沙聲。

下課了,同學們來到操場上,打球、跳繩、踢毽子,玩得不亦樂乎,連路過操場的老師們都露出微笑,為他們點贊。

花壇邊,聚集了好多小朋友,他們有的湊到鮮花邊上,聞聞花香;有的擺上畫架,畫畫盛開的花朵;還有的像快樂的小蝴蝶一樣,繞著花壇翩翩起舞。

第二課《花的學校》

1、“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你喜歡這樣的表達嗎?請照樣子寫一寫,如,“清風一吹,他們……”“蝴蝶一來,他們……”

答案:

清風一吹,它們便跳起了輕快的舞。

蝴蝶一來,他們便撒歡了。

清風一吹,他們便去旅行了。

蝴蝶一來,他們便開啟大門歡迎。

清風一吹,他們便禮貌地打著招呼。

蝴蝶一來,他們便大方地獻上花粉招待客人。

第四課《古詩三首》

1、這三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些地方發現的?

《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這三首詩描繪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從“寒山”和“霜葉”這兩個詞不難看出古詩寫的就是秋天的景色。

《贈劉景文》“荷盡”和“菊殘”都點明是秋天。後兩句

橙黃橘綠”也寫出了秋天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

《夜書所見》“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中“秋風”一次便點出是秋天。

2、結合註釋,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只因愛那楓林晚景我把馬車停下,霜染的楓葉勝過鮮豔二月的花。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一年中最好的景緻你一定要記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啊。

第五課《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現啊!你在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吧。

(這是一道寫片段的訓練題。要仔細審題,圍繞“上學或放學路上”的景色,然後組織語言寫一寫。)

示例:

上學路上雖說人不多,三三兩兩。但路旁各種建築上的彩色燈缺格外顯眼,放眼望去。就想是繁華都市的夜晚一樣,紅紅綠綠。今天與以往不同的是多了一個成分“雪”在裡面,讓我走在上學的路上很輕鬆,就想在享受一樣。雪被我踩出一條深深地腳印。我都沒感到凍腳,回頭看我走過的路,這一道黑腳印,記載著我向學校走的過程,代表我每天辛苦的走去學校求知,這一路我與雪認識了很多,我認識它。它是一個很純潔,很無私,很偉大的冬天的天使。

天還沒大亮,路旁的路燈像是在抬頭仰望歸人。燈光暗淡昏黃,像大霧般瀰漫開來,沒有焦點。這更像一隻只渴睡人的眼,讓看了的人也想睡。走在空空的街道上。我半閉著眼睛,一陣寒風更加加重了寒意。“唰唰”,從不遠處傳來了清道夫打掃街道的聲音。我不禁想:清道夫,他選擇了清掃大街就註定他必須每天清晨早起打掃街道,給都市一個嶄新潔淨的面貌。

天才矇矇亮,馬路上只有幾輛汽車行駛,行人也寥若晨星。我坐在爸爸的電瓶車上,路過虹橋,只見旁邊是蜿蜒的流水,四周是蔥綠的樹木,它們都沉睡在乳白色的薄霧裡,周圍一片寂靜。在幾枝向上挺拔的枝椏上,點綴著一抹紅。紅?那是怎樣的紅?沒有粉紅般妖豔,沒有深紅般深沉,它是熱烈而鮮活的。卻稀零——在這光禿的水泥背景下,在這光禿的枝頭。彷彿是哪個頑孩,闖進了這個光禿的世界,用膠水粘上去的。

第六課《秋天的雨》

一、想象一下,秋天的雨還會把顏色分給誰呢?照樣子寫一寫。

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答案:

它把紫色給了葡萄,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一顆顆晶瑩的寶石,帶來了秋天的香甜。

它把紅色給了蘋果,紅紅的蘋果在樹枝上搖晃著小腦袋,向人們打招呼呢!

它把紫色給了牽牛花,紫色的花朵像一個個小喇叭,吹啊吹啊,吹來了秋天的豐收。

它把白色給了蒲公英,潔白的蒲公英像一個個降落傘,飄啊飄啊,飄上了金秋的藍天。

它把紅色給了高粱,紅紅的高粱像一個個火把,燒啊燒啊,燒紅了天邊的雲霞。

第八課《賣火柴的小女孩》

1。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後看到了什麼,表達了她怎樣的願望?

小女孩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個燒得旺旺的大火爐,因為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噴香的烤鵝,因為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見了美麗的聖誕樹,她渴望在大年夜裡得到節日的歡樂;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見了奶奶,說明她孤獨、痛苦,她渴望得到親人的疼愛;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裡,她看見奶奶把她帶走了,帶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覺得這是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她的內心深處藏著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能夠生活在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的世界,這預示著小女孩即將死去。

第十課《在牛肚子裡旅行》

1.紅頭的旅行真是驚險。畫出它在牛肚子裡旅行的路線,再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答案: 紅頭被大黃牛捲到嘴裡——進了牛肚子——來到第一個胃——來到第二個胃——又回到牛嘴裡——和草一起噴了出來。這一旅行路線蘊含著牛反芻的科學知識。

第十二課《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1.讀課文的過程中,你有沒有猜到後面會發生什麼?和同學交流。

提示:在朗讀的過程中,我在旁批的提示下,不斷思考,不斷預測下面的內容,我知道老屋熱情、善良,我猜測它一定會答應別人的請求,所以老屋永遠站著。

第十三課《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

1。 故事還沒有結束,你認為後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你為什麼這樣想?聽老師把故事講完,看看自己的預測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案:我認為胡蘿蔔先生走到哪裡,故事就會發展到哪裡。比如胡蘿蔔先生走到河邊,小貓覺得釣魚線太短了,於是就剪了一段用來做釣魚線。我這樣想的理由是: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很長很長,只要是需要線或繩子的地方,都可以用上。

我在故事的很多地方作了預測。當讀到鬍子沾上了營養豐富的果醬時,我就猜到鬍子會越長越長。

故事講到了長鬍子的各種用處,我依據這個內容和生活常識作了一些預測。

我預測的內容沒有原文豐富,有的還與原文不一致,但是我的預測也是有依據的。

當發現自己的預測和故事的實際內容不同時,我會及時修正自己的想法。

第十四課《不會叫的狗》

一、故事的幾種結局可能是怎樣的?說說你的理由。

第一種:狗決心學習小母牛叫,但是主人誤以為牛在夜裡偷吃東西,狗差點被辮子抽中,立即逃跑了。(理由:還有比這更好聽的叫聲嗎?)

第二種:狗被農民帶回了家。狗會很多種叫聲,農民覺得它是個妖怪,連忙趕走了它。(狗太想學會各種叫聲,可是學太多了,反而不好)

第三種:狗聽到“汪汪,汪汪……”的叫聲,有一種親切感,也不由得學叫起來,那隻狗聽到叫聲走了過來,他們成了好朋友。(迴歸本色,這才是狗應該學會的叫聲)

第十五課《搭船的鳥》

一、讀課文,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緻觀察,說說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文中的“我”觀察很細緻。

坐在船艙裡,“我”聽到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響的聲音。

翠鳥出現後,“我”看到了它美麗的外形: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接著,“我”又看到了翠鳥捕魚時“衝”“飛”“銜”“站”“吞”等一系列敏捷的動作。

名師導學 部編版三語上期末複習必備——課後重點習題及答案

“我”在觀察的時候,用眼近看,耳朵聽,觀察了翠鳥羽毛、翅膀和長嘴的顏色,寫出了翠鳥美麗的樣子。透過觀察翠鳥捕魚的動作,寫出了翠鳥捕魚速度的快,動作的敏捷。我們要學習作者“我”留心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第十六課《金色的草地》

一、仔細讀讀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

早上,草地(

是綠色的

),因為蒲公英(

花瓣是合攏的

);

中午,草地(

是金色的

),因為蒲公英(

花瓣是張開的

);

傍晚,草地(

是綠色的

),因為蒲公英(

花瓣是合攏的

)。

二、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事物是變化著的。如,向日葵會隨這太陽轉動,含羞草被觸碰後會“害羞”地低下頭……你留意過哪些事物的變化?和同學交流。

提示:本題是引導我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發現事物的變化,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例1:我家的陽臺上長著一棵的含羞草。含羞草的葉子是橢圓形的,像小羽毛一樣輕,摸上去有一點粗糙。細小的莖非常嬌嫩,一滴水打在上面都可以使它彎下腰來。風一吹,含羞草在風中擺動,真像少女在翩翩起舞。橢圓形的花瓣額紫中帶紅,多麼像一個個小絨球啊!

有一次,我無意間碰了一下含羞草,它的葉子就立刻收縮了起來,葉柄也垂了下來。多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啊!我好奇的蹲下來,過了一會兒,含羞草的葉子又張了開來,葉柄又變了回去。這時,我的腦海裡浮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含羞草被碰到後就會把葉子收起來,像姑娘那樣知道“害羞”呢?

例2:我家門前有一叢牽牛花。大清早,牽牛花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很是好看;到了晚上,它就慢慢地把花都收了起來。第二天,又一批新的牽牛花綻開了笑臉,而昨天開過的花就已經凋謝了。一朵花只開一天,生命真是太短暫了。

第十七課《古詩三首》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背誦課文。

《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後雨》《望洞庭》三首詩組成,都是描繪祖國山河美好,讚美大自然美麗風光的古詩。

《望天門山》寫的是天門山與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洶湧的江水原先被天門山阻擋,現在天門一開,就像萬馬奔騰一樣,一起噴湧而出。(山的雄奇)

滔滔碧水在李白看來,儘管能夠將大山衝開,但是它卻不得不在天門山腳下放慢了腳步,被迫迴旋,在山腳下發出了震天的響聲,形成波濤洶湧的奇觀。這一句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水的壯闊)

詩人感覺自己不是乘著帆船而來,而是駕著雲朵從天邊而來,在這無比壯觀的自然景象面前,詩人全然不覺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們相提並論了,這就是才華橫溢、氣度超凡的李白。

《飲湖上初晴後雨》透過描寫西湖在不同氣候下顯現的不同風姿,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的喜愛之情。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望洞庭》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美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夜幕剛剛降臨,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沒有一絲風,顯得那麼平靜,那麼悠閒。抬頭,一輪明月掛在天空,把它皎潔的光輕輕柔柔地灑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二、結合註釋,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兩岸的東梁山和西梁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一葉孤舟從天水相接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彷彿來自日邊。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平滑光亮。

第十八課《富饒的西沙群島》

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答案:

從第2自然段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西沙群島風景優美(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

從3—5自然段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西沙群島物產豐富。(比如各種各樣的珊瑚,海參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還有各種海鳥,是鳥的天下,遍地都是鳥蛋。)

二、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向別人介紹西沙群島。

提示:本題要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按照課文的表達方式來寫。

例:這裡的魚真多、真漂亮啊!有的全身佈滿彩色的條紋;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遊動的時候飄飄搖搖。你看,還有的魚像一片片黃色的葉子,又像一把把黃色的扇子,大大小小的,多得數也數不清。如果非要數,那恐怕要數上好幾年呢!

第十九課《海濱小城》

一、朗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寫了海濱小城的哪些景象?這些景象是什麼樣的?

答: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分別描繪了大海、沙灘、庭院、公園和街道幾處地方。行文圍繞課題“海濱小城”,先介紹了大海和沙灘,這兩者都屬於“海濱”的景色,主要從顏色方面入手,突出了景色的美麗;再介紹了“小城”裡的庭院、公園、街道的景色,突出了小城的美麗和整潔,展現了海濱小城特有的美麗景色。

二、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來嗎?

提示:這樣的句子一般出現在一段話的開頭或結尾,又是也會出現在一段話的中間,這樣的句子也叫做“中心句”。本文中,這樣的句子有很多,如第四五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第四自然段:小城裡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第五自然段:小城的公園更美。

第六自然段:小城的街道也美。

三、在課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抄寫下來和同學交流。

早晨,機帆船、軍艦、海鷗、雲朵,都被朝陽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帆船上的漁民,軍艦上的戰士,他們的臉和胳臂上也鍍上了一層金黃色。

初夏,桉樹葉子散發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麼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雲中。

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遮太陽,擋風雨。

這裡的孩子們見得多了,都不去理睬這些貝殼,貝殼只好寂寞地躺在那裡。

第二十課《美麗的小興安嶺》

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加點的詞語好在哪裡?

1、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答: “抽出”,就把枝條快速而有力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很生動形象;枝條一般是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把枝條‘長出’說成‘抽出’,非常貼切。”

2、早晨,霧從山谷裡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裡。

答:“浸”說明小興安嶺的霧很多很濃,覆蓋了整個森林。用上“浸”字來形容霧中的森林,使人感到 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畫,畫面有一種朦朧美,非常生動。

二、如果我們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選擇哪個季節去?為什麼?

提示:課後第二題是引導理解全文的一道題。它要求學生在獲得小興安嶺景色的整體認識的基礎上,還要對四季的景色進行比較。這帶有個人主觀色彩,需要學生分析和思考。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受來談,說出自己的理由(理由可以是美麗的風景,也可以是物產豐富)。

例:我要夏天去那裡。那裡的樹木是那樣茂盛,遮住了太陽,樹林裡一定很涼爽。早晨,霧從山谷裡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裡,我很喜歡那種朦朧的感覺。我還要去看野花,和美麗的野花一起拍照,一起聊聊這小興安嶺的美景。

三、你的家鄉哪個季節最美?為什麼?寫一段話和同學交流。

提示:學習本文寫景物的方法:選擇能反應這個季節的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寫出景物的特點。

例1:瓦藍瓦藍的天空中有幾朵白雲在悠閒地飄來飄去。秋風一陣又一陣,悄悄地來到人們的身邊,人們感到有點涼意。秋天,一個讓人們喜悅的季節。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裡,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家鄉的田野吧!

來到稻田

,農民們正在彎著腰收割金黃色的稻子。長長的稻穗半遮住了人們的身子。當你遠眺時,一望無際,真所謂“一顆稻穀知秋來”啊!

來到了果園

,一棵棵樹上的果實多著呢,有石榴、火龍果、橙子,還有我最喜愛的桔柑……數也數不清。當你隨便摘一個果實品嚐,譁!很甜哦!真想再吃上……

菠蘿蜜是家鄉的特產,

秋季來臨,菠蘿蜜就散發出迷人的香味,就像有磁性的東西一樣把你吸引住了。菠蘿蜜長得與榴蓮差不多,有圓形的,橢圓形的,只是刺不長,不容易刺到人。當你用大刀切開它,挖出一塊肉,放到嘴裡,更是甜津津的,不過,還沒到秋季時,它可不讓你吃哦!秋天是迷人的。我希望成為音樂家,用動聽的曲子來歌唱它;又希望成為畫家,用五彩繽紛的畫來描繪它!

例2:家鄉的秋天,正是豐收季節。稻子熟了,遠遠望去,像鋪了一地的“金子”。玉米熟了,農民伯伯把它們垛在木頭架上,像一座金字塔;大豆熟了,農民伯伯把它們曬在場院裡,發出耀眼的金光。像一些散碎的小金子;高粱也熟了,紅紅的。狗尾巴一樣穗子,正在向人們招手呢!啊!我愛這豐收的秋天。

第二十一課《大自然的聲音》

一、朗讀課文,體會大自然聲音的美妙。

這篇課文屬於說明性文章。它運用人格化的寫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鮮活、熟悉生動的有新鮮感的語句,分別從風、水和動物三個方面描寫了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二、填一填,再說一說課文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

名師導學 部編版三語上期末複習必備——課後重點習題及答案

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裡演奏他的手風琴。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下雨的時候,他喜歡玩打擊樂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樹林,樹林裡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湧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園裡,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蟈蟈的歌唱。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麼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歌唱,我很快樂!”

三、讀下面描寫聲音的詞語,再說說你在哪裡聽到過這樣的聲音。

輕輕柔柔的呢喃細語 雄偉的樂曲

充滿力量的聲音 熱鬧的音樂會

輕快的山中小曲 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朗讀指導:

注意讀出水演奏越來越氣勢恢宏的音樂。

在哪裡聽到過這樣的聲音?

如:在果園裡,在田間,在山上……

四、你聽到過哪些“美妙的聲音”?試著些幾句話和同學交流,如,“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廚房是一個音樂廳……”。

提示:先確定一個話題,然後圍繞這個中心句展開想象寫一段話,注意句子要有條理。

例1:雨是大自然的演奏家。一陣狂風吹過,嘩嘩譁,嘩嘩譁……雨像一曲奇妙的歌謠,悄悄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雨聲裡,山中的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每一塊岩石,都變成了神奇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

例2: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雨後,岸邊的石頭便是他們的歌臺。聽,他們開始唱了:“呱呱,呱呱,呱呱呱……”一個在唱,另一個也跟著唱,第三個,第四個……直到由獨唱變成了大合唱。他們也喜歡在晚上,躺在荷葉上也星星們唱歌,這個一句,那個一句,簡單的對唱裡,藏著他們快樂的心。

例3:大自然是個有聲有色的世界。這裡不僅有花鳥蟲魚的千姿百態,還有許多“歌手”。你瞧,春姑娘帶了兩位歌手來到了人間。“轟隆隆……轟隆隆……”春雷來了。他敲起鼓點,那聲音多麼令人興奮,使人欣喜。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誰在歌唱?“滴答答……滴答答……”原來是春雨!像春蠶咀嚼桑葉,像大地為我們演奏春天的序曲。

例4:廚房,是個音樂廳。媽媽做飯時,裡面便傳來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媽媽洗菜時,水“嘩啦——嘩啦——”地唱著一首歡快的歌曲。刀在菜板上使勁切菜,發出有節奏的“咚咚咚”,就像一位鼓手在賣力地打鼓。鍋鏟飛速翻炒,發出“噹噹”的聲音,就像是在彈鋼琴。“嘩啦——咚咚——噹噹——”就像一個樂隊,演奏著一首美妙的曲子,好聽極了。

第二十二課《父親、樹林和鳥》

一、默讀課文,想一想:為什麼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

答:因為如果父親是獵人,以父親對鳥的習性的瞭解,一定能打到許多鳥。那麼,就會有很多鳥兒受到傷害。但父親不是獵人,所以他當然不會傷害鳥,所以“我”真高興。(這也從側面說明父親和“我”喜歡鳥,很愛護鳥,不會傷害鳥。)

二、讀句子,說說加點的部分給你什麼感受,然後選擇一句抄寫下來。

1、父親突然站定,朝

幽(yōu)深的霧濛濛的

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答:“幽深”說明樹林很大很安靜,沒有鳥的動靜;“霧濛濛”給人一種模糊的感覺,說明早上的霧氣遮住了樹林,根本看不見鳥。父親透過聽和聞就能在這樣的樹林裡發現鳥,說明父親對鳥的習性十分了解。

2、我茫然地望著

凝(níng)神靜氣像樹一般兀(wù)立

的父親。

答:加點部分用比喻的手法,把父親比作樹,說明父親正在聚精會神地觀察樹林,在用心體會鳥帶給他的感受。他專注地找鳥,生怕驚動鳥,表現父親愛鳥。

3、我只聞到有

濃濃的苦味的

草木氣息,沒有聞到什麼鳥的氣味。

答:加點詞是“我”聞到的草木的氣息,說明“我”不瞭解鳥。父親能從這樣的氣息中聞到鳥的氣味,得益於他豐富的親身體驗,可見父親一直在觀察、瞭解鳥,對鳥的喜愛由來已久。突出表現了父親對鳥的瞭解。

透過這些詞語,一個愛鳥、知鳥的父親形象更加清晰、生動。

第二十三課《帶刺的朋友》

一、朗讀課文。找出描寫刺蝟偷棗的內容,多讀幾遍,體會生動的語言。

我剛走到後院的棗樹旁邊,忽然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正緩慢地往樹上爬……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現我在監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權,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掛滿紅棗的枝權,慢慢彎下來。

後來,那個東西停住了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棗枝嘩嘩作響,紅棗噼裡啪啦地落了一地。

很快,那個圓乎乎的東西,竟又慢慢地活動起來了。看樣子,眼下的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紅棗兒逐個地歸攏到一起……

誰知,它忙乎了半天,最後停在棗堆兒邊上,“噗嚕”,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麼著?歸攏起的那堆棗兒,全都紮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兒。也許是怕被人發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牆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刺蝟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二、以“小刺蝟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講講刺蝟是怎樣偷棗的。

提示:要弄清刺蝟偷棗的過程(爬上樹——搖晃樹——歸棗——用刺扎棗)有條理的敘述;其次,注意將刺蝟偷棗的動詞表達準確,還要將聲音真切地描述出來。

例1:小刺蝟偷棗的本事真高明!它慢慢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用力搖晃枝杈,讓紅棗落了一地,然後把散落的紅棗逐個地歸到一起,就地打了一個滾兒,歸起的那堆棗兒,全都紮在它的背上了,就這樣,它滿載而歸了。

例2:小刺蝟偷棗的本事真高明!一天晚上,新月斜掛,它緩慢地爬上老樹杈,順著老樹杈爬上了掛滿紅棗的枝條,枝條都被它壓彎了下來。然後它用力搖晃枝條,這時紅棗噼裡啪啦的掉了一地。它接著從枝條上跳了下來,匆匆忙忙地爬來爬去把地上的紅棗歸攏到一起,接著就地打了一個滾兒,紅棗就都扎到它的背上了。它馱起紅棗,怕被人發現了,就急火火地朝牆角的水溝眼兒跑去,從那溜走了。

三、讀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對刺蝟的稱呼有什麼不同,從中體會“我”的情感變化。

1、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現我在監視它。

2、我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樹上那個傢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

3、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答:“那個東西”流露出作者對刺蝟的好奇;“那個傢伙”流露出作者對刺蝟的喜愛之情;“小東西”流露出作者對刺蝟的欽佩和由衷的喜愛之情。

四、原文除了寫刺蝟偷棗,還寫了小刺蝟一家的很多故事。找來讀一讀,然後和同學交流你對小刺蝟又來哪些新的印象。

例:刺蝟會冬眠,而且時間很長,冬眠的時候你怎麼擺弄它,它都不會醒;刺蝟特別膽小,一見到陌生的東西就四處逃竄……

第二十四課《司馬光》

一、跟著老師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三、這篇課文和其他課文在語言上有什麼不同?和同學交流。

答:《司馬光》這篇課文在語言上屬於文言文,而同單元其它課文屬於白話文。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文字簡練,篇幅很短,共兩句話。但是每個字都代表一個意思,如“戲”便是遊戲的意思。語法上也有不同,如“群兒戲於庭”的表達上是人物、事件、地點,而我們以前學的文章的表達順序一般為人物、地點、事件。

第二十五課《掌聲》

三、如果英子自己來講這個故事,她會怎樣講呢?從第2至4自然段中任選一段試著講一講。

提示:這是改變人稱的練習。

示例:老師是剛調來的,還不知道我的情況。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臺講故事。同學們一個個都講出了自己的故事,我卻沒有心思聽,眼看要輪到我了,我的手心竟緊張得蒙上了一層細密的汗珠。終於還是輪到我了,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這個角落,我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