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

李煜命中註定就是個多情卻更悲情的皇帝。

悲情從來都是源於多情。人生愈是多情,往往就愈加悲情。

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後周,建國號大宋,勢如破竹,兼併各國。

此前,在後蜀周世宗柴榮的進攻下,南唐節節敗退,失去了大片國土,最後被迫割地稱臣,雖換來了短暫和平,使國家失去了大片土地。不但增強了敵國實力,又削弱了自身實力,為之後後蜀(宋朝)滅南唐埋下了伏筆。

沒過多久,李璟就病死了,兒子李煜登基。

趙匡胤建立宋朝,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先後攻滅了荊南、湖南、後蜀等國。公元974年,李煜派徐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當地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

宋太祖趙匡胤引兵一路打到了南唐的家門口,南唐抵抗不住。公元975年,在李煜仍不投降的情況下,宋軍發起總攻,金陵城危。 這次李煜為了城中百姓的安危,出城投降,時年39歲,小周後26歲。從此李煜就成了宋太祖的階下囚。

《破陣子》——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賞析

這是李煜降宋之際的詞作。

南唐建國四十餘年,國土三千里地,樓閣高聳入雲霄,花奇花異草繁茂如煙,什麼時候經歷過戰亂。一朝臣服為虜,如同沈約之病軀,潘岳之華髮在愁苦中消磨。尤其是蒼涼狼狽拜別祖先祠廟之日,教坊樂隊又演奏別離的歌曲,垂淚對宮女,情何以堪。

注:教坊,中國古代宮廷音樂機構。

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

因為有小周後在身邊,心上人如此年輕,怎忍生離死別。雖亡國之痛,難抵愛人之間纏綿難捨難分的眷戀和牽掛,我一死不足惜,卿何以獨生?惟苟延殘喘,忍辱含垢,執子之手,與子白頭,春花秋月,去它個鳥!心情之複雜無以復加。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般 一作:一番)

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

宋太祖因屢次遣人詔李煜北上,李煜均辭不去。後宋兵南下攻金陵,後主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小周後封鄭國夫人。

宋太祖滅了後蜀,將後蜀後主孟昶的花蕊夫人收入囊中,陶醉在花蕊夫人的美色中,是以滅了南唐後,對李煜無暇顧及,還算不錯。

然而好景不長,宋太祖的弟弟趙光義也垂涎花蕊夫人的美色,早就嫉恨哥哥,後來就發生了“燭影斧聲 ”事件,弒兄奪位,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最是好色,曾經覬覦花蕊夫人,無緣得手而一箭射殺了她。公元976年登基為帝,如小周後這般傾國傾城的容顏,怎能放過?

遂常常下旨讓小周後入朝覲見,在小周後梨花帶雨的眼淚中強幸小周後。宋朝人王銍在《默記》中說:“小周後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後主多婉轉避之。”一個嬌弱女子,在忍受強權者肆意凌辱之時,只能把滿腔悲憤瘋地狂向她的愛人宣洩,這是何等的悲涼與無奈呵!

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

野史記載,公元978年元宵佳節,宋高宗召小周後入宮覲見,久不放歸。趙光義一直糾纏著小周後,行則並肩,寢則疊股,不堪忍睹。

半月之後,一乘轎子把形容憔悴的小周後抬了回來。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注:這曲詞既像是以小周後的角度悲泣辛酸,又像是從李煜自己的角度來哀訴無奈。

胭脂淚毫無疑問就是小周後的眼淚。

“太匆匆”似是說小周後才二十七、八歲,如此頻繁的屈辱折磨怎會讓林花不謝春紅呢?

“留人”似乎也暗示著小周後被拘留在宋太宗的宮中,“醉”則隱含著“悲情人”無法面對現實,“買醉麻木”的心理。

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

色狼趙光義酷愛當眾強幸小周後,更為變態的是還要找來宮廷畫師,將“臨幸”小周後的場景臨摹下來,後來被題為《熙陵幸小周後圖》。

趙光義還把宮廷畫師召來,將“行幸”小周後的場面進行“寫生”繪畫,就是《熙陵幸小周後圖》。因宋太宗趙光義死後葬在河南鞏縣的永熙陵,故云其“熙陵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篇·果報·勝國之女致禍》有明確記載:“偶於友人處,見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後圖》,太宗頭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器具甚偉;周後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作蹙額不能勝之狀。蓋後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從諸夫人入禁中,輒留數日不出,其出時必詈辱後主,後主宛轉避之。”

明姚士麟《見只編》亦云:“餘嘗見吾鹽名手張紀臨元人《宋太宗強幸小周後》粉本,後戴花冠,兩足穿紅襪,襪僅至半脛耳。裸身憑五侍女,兩人承

腋,兩人承股,一人擁背後,身在空際。太宗以身當後。後閉目轉頭,以手拒太宗頰。”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注:春花秋月何時了,既似回憶以往的美好什麼時候結束的,又似乎是飽經摺磨,麻痺、厭倦了無奈的人生歲月,隱含著求死不能,倍加煎熬之心。

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

多情的李後主自是不忍拋下小周後獨自一人飄然而去,小周後亦是咽淚吞聲、委曲求全為伴郎君。

卻是急色的趙光義按捺不住,為了收編小周後,竟以毒酒奪了李煜的性命。沒想到一向弱不禁風的小周後因心愛的郎君已經離去,如何肯獨活?隨即自殺身亡,尾隨郎君而去……

千古詞帝——李煜的風流韻事(三)宋太宗《熙陵幸小周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