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粘”?“沾”?不再難以區分

A、黏

“黏”字讀nián,在小篆中就已經出現了,常用來表示“有黏性”。

(1)稻之黏者為黍。(晉代崔豹《古今注·草木》)

(2) 身 上 掛 著 一 層 黏汗,發著餿臭的味兒。(老舍《駱駝祥子》)

“黏”?“粘”?“沾”?不再難以區分

黏人的貓

B、粘

“粘”字在隸書中已出現,有“粘( zhān)合”和“有黏(nián)性”兩種用法。

表示“粘合”的用法如:

(4)仰蜂粘落絮,行蟻上枯梨。(杜甫《獨酌》)

(5)這氣球一似鰾膠粘在身上的。(《水滸傳》第二回)

表示“有黏性”的用法如:

(6)稻有粳秫之別,粳性而可炊飯,秫性粘而可釀酒。(元代王禎《農書》)

(7)最後特別要說一說楮樹汁的用途。它的最普通用途是用做漿糊,粘性很好。(馬南邨《燕山夜話·楮樹的用途》)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黏”字自古以來,常表示“有黏性”,而“粘”字則既表“粘合”,也表“有黏性”。

“黏”?“粘”?“沾”?不再難以區分

貼上

故而在1937年出版的《國語辭典》中,“黏”字只讀nián,而“粘”則有nián、 zhān兩種讀

音。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共同釋出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

“黏”字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作為“粘”的異體字被淘汰了,“粘”字完全承擔起nián、 zhān兩種讀音和相應的兩種用法。

“黏”?“粘”?“沾”?不再難以區分

粘合劑

這樣一來,有的時候,“粘”字的讀音和意思不是很清晰,需要分辨一下。因此,大約近十年後,在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1965年1月釋出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中恢復了“黏”字。

後來,在1988年國家語委和新聞出版署聯合釋出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也收了“黏”字,並確認“黏”為規範。

C、沾

“沾”字讀zhān,意思是“因接觸而附著”,例如:

(8)老王和麵時,袖子上沾了點兒面。

(9)你傷口還沒好,可別沾水。

“黏”?“粘”?“沾”?不再難以區分

沾水和麵

雖然“粘”跟“沾”都含有“附著”的意思,但是二者有區別:

用“粘”的時候,表示有黏性的物體粘在一起,或表示用有黏性的東西,例如膠水,把物體連線起來。

“沾”則是強調“因接觸而附著上”,這裡說的“附著上”不是因為有黏性而附著上的。總的來說,用“粘”的時候,東西有黏性,用“沾”的時候,東西沒有黏性。

還宜注意含有“黏”或“粘”的詞語的詞形。例如, “黏稠” “黏附”“黏合”“黏膜”“黏土”“黏液”等詞語宜用“黏”,而“粘連”“貼上”等詞語則宜用“粘”而不用“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