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樂器——“鋩”的傳說

鋩又稱冬鑼。因鑼臍突起呈乳狀(半球形),而又有乳鑼、奶鑼、包包鑼之稱。是傣、景頗、佤、阿昌、哈尼、德昂、布朗、拉祜、傈僳、獨龍、基諾、怒、彝、納西、回、布依、土家、壯、苗、毛南、漢等族和克木人常用的敲擊體鳴樂器。

景頗族稱崩,佤族稱羅碰、格龍孟,德昂族稱孟、鞏蒙,獨龍族稱籠、冬等等。廣泛流行於雲南、廣西、四川、湖南、湖北、貴州等省區和全國各地。

民族樂器——“鋩”的傳說

傳說在很早以前,在雲南金平的勐拉壩子,住著一戶窮苦的傣族人家,年輕的女主人名叫南娥,勤勞、聰慧。一天傍晚,突然飛來一隻美麗的孔雀,翅膀上懸著一面金色的圓盆,它在貧瘠的土地上輕敲了一下圓盆,隨即發出“鋩—汞”的音響,只見青草叢生、萬物復甦、百鳥歡唱。

南娥斷定圓盆準是寶貝,第二天她跪請孔雀留下圓盆、建立家園、為民造福。孔雀答應了南娥的要求,對她說:“這圓盆叫鋩,來自孔雀國,只要敲它一下,要什麼有什麼。”孔雀敲響鋩、跳起舞,頃刻間,沙漠變綠洲,岸邊起竹樓,樓下拴牛馬,荒山長出了檳榔。

民族樂器——“鋩”的傳說

隨後,孔雀把鋩贈給南娥,便展翅遠飛了。從此,勐拉壩變得美麗富饒起來,傣家紛紛遷來在此安居樂業。是孔雀和鋩給傣家帶來了幸福和歡樂,直到今天,每逢年節喜慶之日,傣家人就情不自禁地把鋩敲響,跳起歡樂的孔雀舞。

關於鋩的來歷,景頗民間這樣傳說:景頗族每年都要舉行“目瑙縱戈”盛會,屆時,數十里景頗山寨的男女老少都身著節日盛裝,歡聚一起縱情歌舞。最初跳“目瑙縱戈”只有增疆(用樹幹製作的大長鼓)伴奏,非常單調。一位景頗老人在傣族寨子裡看見了鋩,便用水牛換了幾面帶回景頗山,到跳“目瑙縱戈”時就用鋩和增疆一起伴奏,人們精神振奮熱烈歡舞,有時還通宵達旦。此後,鋩就成了景頗人離不開的樂器了。

民族樂器——“鋩”的傳說

通體用青銅鑄成,圓盤形,中心突起呈半球形乳狀,鋩面不平坦,邊緣部分也有一圈突起,鋩邊比其它鑼稍寬。鋩體大小不一,規格較多。

常見的鋩一般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鋩面徑40釐米、邊寬6釐米、乳臍直徑7釐米、乳高5釐米;中鋩面徑30釐米、邊寬5釐米、乳臍直徑6。5釐米、乳高4釐米;小鋩面徑20釐米、邊寬3。5釐米、乳徑6釐米、乳高3釐米。鋩面邊緣突起高度0。5釐米~1釐米,鋩邊一側鑽孔繫繩。此外,最小的鋩,面徑僅9釐米、邊寬1釐米,音高可達a2;最大的鋩,面徑72釐米、邊寬14釐米,音低可到f或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