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讓VS荊軻:同被定義為刺客,卻皆有高尚的動機

春秋戰國,這是一個百家爭鳴的年代,亦是諸侯相互爭霸劇烈的時代,此時的中原,猶如火山岩般沸騰起來。

幾百年的山河變化,湧現出了無數的俠客士人,豫讓與荊軻,亦皆生活在這個紛亂的年代。

他們雖被定義為刺客,卻有情有義,而且,他們在決定行動時,皆有高尚的動機

,何為高尚的動機?

人在內心深處是個理想主義者,喜歡思考的是那聽起來好聽的動機,也就是高尚的動機。——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

人們做事通常有兩個理由,一個好聽的,一個真實的。——美國銀行家J·皮爾邦特·摩根

由此可見,人在做事時通常有一個好聽的理由,在內心深處也喜歡思考那聽起來好聽的動機,即高尚的動機。豫讓與荊軻,也是如此,在行動中都有高尚的動機。

讓我們隨著這兩個人的身影,一起來感受當時戰國的局勢風氣。

豫讓VS荊軻:同被定義為刺客,卻皆有高尚的動機

豫讓:我要讓後世懷著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豫讓侍奉在晉國卿相範氏與中行氏門下時,一直默默無聞,中行氏與範氏皆以眾人待他,甚至“我寒而不我衣,我飢而不我食”(《呂氏春秋·不侵》)。得不到重用,無法實現自我,又不被尊重,因此豫讓離開了,轉而投奔到了同為晉國卿相的智氏門下。

在智氏門下時,智伯很欣賞看重豫讓,以國士相待,而且“出則乘我以車,入則足我以養”(《呂氏春秋·不侵》),豫讓也終於得到重用,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也受到了尊重,一切都如他希望地那樣進行。然而,卻想不到,有一天趙無恤啪地一下,將他美好的生活打斷了。

智伯被害,豫讓失去了效忠的主公,亦失去了實現自我的機會,只能躲到山洞中。豫讓想起主公智伯對自己的恩情和賞識,因此決定為主公報仇,才能“魂魄不愧矣”(《史記·刺客列傳》)。

豫讓為智伯報仇,有三個表面的動機:

1,為報智伯的知遇恩情。

豫讓輾轉多處才得到認可和賞識,因此豫讓對智伯的知遇之恩是很感激的,為了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是豫讓刺殺趙無恤的一大原因。

2,

堅守自己心中忠義的信念。

因為從心理學上來說,如果當一件事受到挫折,成功的機率很小的時候,一個人還會堅持某種行為,這時他的長遠信念起著決定性作用。

而豫讓刺殺趙無恤的過程都是不順利的,剛開始刺殺就被發現,因此才要塗漆吞碳自毀容貌,只為接近趙無恤,此時豫讓刺殺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而此時一直支援豫讓的長遠信念就是豫讓心中的忠義。智伯對豫讓而言,除了是主公,還是知己,因此豫讓為了堅守對主公的忠與知己的義氣,為知己報仇是必須的,要做到“士為知己者死”(《史記·刺客列傳》)。

3,

實現自我的價值

。豫讓本來在智伯門下實現了自我價值,可是智伯被害,豫讓又失去了自我的價值,

可是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並不會消失

,因此當他決定為智伯復仇時,也把自我價值的實現放在了刺殺趙無恤上面。

豫讓VS荊軻:同被定義為刺客,卻皆有高尚的動機

除了這三個表面的動機外,還有一個經常被人忽視的動機,也就是高尚的動機。

其友為泣曰:“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不亦難乎!”豫讓曰:“既已委質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史記·刺客列傳》

第一次刺殺趙無恤失敗時,友人建議豫讓委身侍奉趙無恤,再找機會行刺,可豫讓拒絕了,覺得如此懷著二心去侍奉君主是不忠義的,

而他也知道如此做很難,但是他要讓後世那些懷著二心侍奉主人的人感到羞愧,這也就是豫讓刺殺行動的高尚動機,

豫讓想做忠義的代表,讓後世那些不忠義之人看到他的所作所為而感到羞愧。

在春秋戰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功利早已佔據著大部分人的心,而忠義卻早已蕩然無存。

上到諸侯國君,下到公卿將相,很多皆不把忠當回事,三家分晉、田氏代姜、秦齊稱帝這些以下犯上的事屢屢發生,此時的三綱五常形同虛設。

而戰國的義,也實在可笑,公子昂相信與商鞅的朋友之義,前來赴約,最後卻被商鞅算計抓起來,商鞅也趁此機會發兵攻打魏國,最後魏國大敗。孫臏守著與龐涓的同門之義,一同前去魏國,卻被陷害失去了一雙臏骨。代王因與趙無恤有著親戚的情義,前來與趙無恤聚餐,卻不曾想被趙無恤在酒席中殺害,代國也被趙國所兼併。

正因為忠義在當時的戰國如此難能可貴,不忠不義的人又那麼多,豫讓才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動喚醒他人的忠義,希望能做忠義的代表,讓後世那些懷著二心侍奉主公的人感到羞愧,這也是豫讓刺殺趙無恤內心的好聽的理由和高尚的動機。

豫讓VS荊軻:同被定義為刺客,卻皆有高尚的動機

荊軻:我要為各國討回土地

荊軻原先想投奔衛元君,可衛元君卻沒有任用他,因此荊軻繼續周遊列國。來到榆次和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史記·刺客列傳》),荊軻只能離開榆次,經過邯鄲時,與魯句踐博弈,“魯句踐怒而叱之”(《史記·刺客列傳》),因此荊軻又離開了邯鄲。至此,荊軻一直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也不被尊重。

好在來到燕國之後,荊軻的境遇好了些,結交了高漸離、田光等好友,荊軻也得到了尊重和理解,然而卻還是得不到重用,無法實現自我的價值,因此荊軻在與好友喝醉後,又會突然“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史記·刺客列傳》)。

當燕太子丹召見荊軻後,非常看重他賞識他,荊軻終於受到了尊重,得到了重用,有機會實現自我價值。

於是尊荊卿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門下,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史記·刺客列傳》

在得到燕太子丹如此相待後,荊軻答應了燕太子丹的請求,決定執行刺殺秦王的行動。

豫讓VS荊軻:同被定義為刺客,卻皆有高尚的動機

荊軻刺秦表面看有三個動機:

1,報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

燕太子丹對荊軻的賞識和重用,是荊軻以前所感受不到的,因此為了報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荊軻答應冒險執行任務。

2,報答好友田光的知己之情。

來到燕國之後,好友田光一直對他很好,也讓荊軻感受到了燕國的熱情,而為燕太子丹執行任務,也是好友田光最後的心願,因此荊軻為了報答好友田光的知己之情,走向了刺殺秦王的不歸路。

3,實現自我的價值

。荊軻在之前投奔衛元君都不被任用,自我價值一直得不到實現,而自我價值的實現是每個人都有的,因此現在刺秦這個有挑戰性的行動,荊軻也想借此實現自我價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常被人忽略,就是高尚的動機。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距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史記·刺客列傳》

可見荊軻在千鈞一髮之際,並沒在秦王還沒反應過來之時將他殺死,而是希望能夠活捉他,迫使秦王簽訂契約,而這個契約就是“使悉反諸侯侵地”(《史記·刺客列傳》),因此荊軻行刺秦王,就是為了能夠劫持秦王,迫使秦王將霸佔各國的土地歸還,

這也是荊軻刺殺行刺的高尚動機,就是要為各國諸侯討回封地。

此時秦國經過殘暴兼猥瑣地發育,軍事、經濟、地勢等方面都佔據優勢,國力一家獨大,韓國已被秦國所兼併,其他諸侯國也被秦國侵佔了大量土地,都無力與秦國相爭,被兼併是早晚的事,而秦國又以殘暴的手段兼併各國土地,引起了各國人民的憤怒,

荊軻知道“天下苦秦久矣”(《史記》),因此想為大家反暴秦,為大家討回屬於自己的土地,這是荊軻刺秦內心好聽的理由,也是高尚的動機。

豫讓VS荊軻:同被定義為刺客,卻皆有高尚的動機

豫讓與荊軻:同受環境影響的悲劇人物

其實荊軻和豫讓,皆是同受環境影響的悲劇人物。在相互兼併稱霸的春秋戰國,為了增加競爭力,人才是有抱負的諸侯相爭的一樣法寶,“養士之風”也因此形成,這一行為,亦打破了世襲貴族壟斷官職的介面。

而這也給普通人民一個實現自我的機會,

因此很多人都變得功利起來

,紛紛前去尋找依靠,希望能找到一個重用他的主公,豫讓與荊軻也都是如此。豫讓歷經三個主公,才找到賞識重用他的智伯,而荊軻剛開始都無人任用,到遇見燕太子丹才被重用,有了可以實現自我的機會。

也就是因為他們的功利心,他們迫切希望實現自我,因此在得到主公賞識和重用後,滿足了自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也甘心為了報答最遇之恩,而不顧自身性命,去報答他們,這也是荊軻與豫讓,生活在如此環境下的悲劇性。

豫讓VS荊軻:同被定義為刺客,卻皆有高尚的動機

結語

荊軻與豫讓,同被定義為刺客,卻皆有高尚的動機。豫讓的高尚動機是,希望在忠義蕩然無存的戰國,以自己的所作所為喚醒他們的忠義感,使自己成為忠義的代表,讓後世那些懷著二心侍奉主公的人感到羞愧。而荊軻的高尚動機是,替大家反暴秦,給各國諸侯討回被霸戰的封地。

他們是忠義的人,勇敢的人,他們都想做一回瀟灑的英雄,然而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著實令人惋惜。